这个富过了五代的美国政治豪门,如何把权力代代相传?

(基辛格与老布什)


这事不是孤例。这里不是国会或骷髅会那种老布什习以为常的、跟“自己人”握手就能达成协议的舒适圈。他奉行了一辈子的交际路线不奏效。


但他没有改变习惯。老布什的舅舅赫伯特·沃克十多年前和纽约豪门惠特尼家族一起买下大都会棒球队,老布什于是经常邀请同僚包厢观战;高端俱乐部和豪华酒店的频繁宴请,更是不在话下。


赫伯特·沃克


总之,老布什任职驻联合国大使的近两年里,家财比工作成绩瞩目,外界评价他,说来说去离不开“有钱”二字。


他的下一次职业变动,还是靠关系。1972年尼克松竞选连任获胜后,想进一步清除异己,党内关键职位统统换成心腹。时任共和党全国委员会主席的罗伯特·多尔,是他想清扫的目标之一。


罗伯特·多尔


谁来取代多尔?老布什听话,钱袋子又深不见底,很快成为尼克松的首选。


老布什最初对这个职位没兴趣。共和党全国委员会主席的工作内容,除了募款就是演讲,在公共政策制定方面没存在感。但尽管不情愿,老布什最后还是接受了:他不想得罪尼克松这么记仇的人,更何况这个人现在还是总统。


(尼克松和老布什)


他接受这个职位的另一个理由是“忠诚”(或者说“抱团”)。但这种“忠诚”,意味着在很多时候,个体都要放弃自己的主张和思考,甚至放弃明显的是非判断。


有件事很能说明他在这方面的偏执。1973年的校园共和党全国委员会主席竞选中,两个候选人罗伯特·埃奇沃思和卡尔·罗夫打成平手。沉不住气的埃奇沃思,向媒体提供了罗夫在以往竞选中使用下三滥手段的实证材料。


(老布什和罗夫)


这事闹得很大,罗夫因此一度接受了FBI的调查。


负责做出最终裁决的老布什,听闻此事愤怒不已,但他不是气罗夫手段脏,而是气埃奇沃思把共和党内部的丑事爆给外人看。


最后,老布什宣布罗夫获胜,还聘请后者为共和党全国委员会特别助理。眼看对手以如此荒谬的原因取胜,埃奇沃思怒而退出共和党。


此前名不见经传的罗夫,自此和布什家族搭上了线,深度参与了包括小布什的总统竞选在内的布什家族诸多竞选。


(罗夫和小布什)


水门事件闹大后就更不用说了。老布什在一年半的时间里,发表118次演讲,召开84次新闻发布会,主题就一个:为尼克松辩解。


不过,随着尼克松无可挽回地走向末路,老布什也受到巨大影响,一度成了华盛顿的“贱民”。虽然他最后也公开表态,要求尼克松主动辞职,但意义已不大。


也正因此,导致他未能如愿成为新总统兼老友杰拉德·福特的副总统,后者及其内阁,把这个位置给了同样家大业大、但名声更好的尼尔森·洛克菲勒。


尼尔森·洛克菲勒


不过福特还是给老布什留了个后路:美国驻中国联络办公室主任。几年前,基辛格进行了具有历史意义的秘密访华,这领域有许多工作要做。老布什接受了这个职位,他打的算盘是:通过积累外交经验,增加未来任职国务卿一职的胜算,为他心中成为总统的终极目标铺路。


(老布什夫妇)


一国的驻外办事处,当然免不了做大量情报工作,后来老布什当上总统后,任命的驻华大使詹姆斯·里雷(中文名李洁明),就是打着外交官名号的资深CIA特工。


詹姆斯·里雷传记封面


除工作外,老布什一家在北京也留下了一些有趣的回忆,比如,家中最年幼的娃多萝西的16岁受洗仪式,便是在北京的一个小教堂完成的。


那段时期不仅是老布什的瓶颈期,也是芭芭拉不愿回首的日子。


大娃小布什虽然靠家里的关系被哈佛商学院录取,但每天酗酒玩闹,到处丢人现眼。


小布什


素来勤勉低调的二娃杰布,则某天突然把一个19岁的墨西哥女孩哥伦巴带回家,并宣布自己要娶她。芭芭拉细细盘问,才知道杰布是三年前以交换生的身份去墨西哥时与女孩认识,二人一直默默交往。


杰布和哥伦巴


芭芭拉最初对这事很排斥。自家从未恋爱过的娃,突然说要和一个各方面条件相差巨大的外国人结婚,这对任何家长来说都很难接受。但同样,正是因为她太爱娃,因此虽有种种顾虑,最后还是同意了这门婚事。


作为杰布这一代布什家族的第一个儿媳/女婿,哥伦巴并不像其他同辈那样紧密团结在芭芭拉周围,其语言、性格、成长背景都是原因之一。反过来,布什家族其他成员,对哥伦巴也一直有微妙的排斥感,杰布的一切事业挫折,在他们看来,都是哥伦巴拖后腿造成的。


但这种种,都不及一件事给芭芭拉的打击大:她这辈子唯一爱过的男人老布什,有了一个情妇。


情妇名叫詹妮弗·菲茨杰拉德,比芭芭拉小十岁,有过一段婚史。老布什任职共和党全国委员会主席时,便开始和詹妮弗眉来眼去,被调到北京后,他把詹妮弗以特别助理的名义带了过去。


(红圈左至右:芭芭拉、老布什、詹妮弗)


1974年12月,在詹妮弗到达北京的前一周,忍无可忍的芭芭拉回到美国。这是布什家族第一次没在一起过圣诞节。老布什未受影响,自顾自和詹妮弗过二人世界。不过为仕途考虑,他安抚了芭芭拉,说这事只是“小插曲”。


芭芭拉不管信不信,也只能接受这个说法。她没料到,这个“小插曲”将绵延十多年,直到80年代末老布什竞选总统时,才迫于压力,彻底和情妇分手。


家庭内外部的沉重压力,一度将芭芭拉逼到绝境。她患上了抑郁症,最严重时甚至无法清醒地开车。


但老布什没心情管芭芭拉的情绪。彼时,CIA臭名昭著的精神控制实验正闹得沸沸扬扬,局长威廉·科尔比辞职。总统福特及其幕僚考虑了多个人选,兜兜转转,最后又找到老布什。


(老布什和福特)


大洋彼岸的老布什,对华盛顿的纷纷扰扰鞭长莫及。CIA局长一职不是他想做的。这个他完全不了解的领域,不仅无法助力他的总统梦,还可能让他惹一身骚。

但他的被动处境,和当年不情愿地接受驻联合国职位时并无不同。1976年1月,他成了这个争议无数的情报机构的头子。不过,虽然情报工作他不懂,但融入CIA对他来说不难,因为这里从来都是耶鲁人的地盘。


他还在CIA给情妇詹妮弗留了个执行助理岗位。


作为临时补位选手,老布什在CIA也只待了一年。1977年1月吉米·卡特就任总统后,他被扫地出门。不过他没有放弃白宫梦。他计划重返商界,赚几年钱,为日后再次出发准备资金。


(吉米·卡特和老布什)


老布什通过老友牵线,加入了诸多企业的董事会,并在各处进行巡回演讲,收入源源不绝。另外,过去十年的政坛履历,令他本就壮观的朋友圈进一步扩大。通过协调全球各地的政商关系,老布什无论是商业还是人际版图,都提升到了新高度和复杂度。


其中最重要一条海外关系,是约旦沙特阿拉伯中东国家的王室成员。老布什不仅和他们做生意,还以中间人身份,牵线这些人与洛克菲勒等知名家族进行交易。


(中间为老布什与沙特法赫德国王)


另外,老布什举办了几场低调的、只面向家人和核心密友的筹款会,并成立了两个政治行动委员会,为日后的总统竞选储备粮草。管理委员会的,是罗夫。



7


1975年,小布什从哈佛商学院毕业了。他对接下来人生的规划很简单:复刻自己无比优秀的爸爸的人生路。


小布什


那么第一步,就是像当年的爸爸那样,投身德州石油业。


对一个名字里有“布什”两个字的人来说,想在德州发财太容易了,那里处处是布什家族的朋友。小布什来到德州米德兰市的消息刚传开,便有络绎不绝的当地富豪主动联系他,表示愿提供帮助。


但即便先天条件优越至斯,小布什都没能如预想般顺利发财。折腾了两年,他只赚到些微薄的利润。


于是他跳到第二步,从政。


1977年,德州第19选区的众议员乔治·马红宣布退休,小布什闻讯,动了接替马红的心思,遂致电爸爸寻求帮助。


老布什早早给共和党全国委员会总部打好了招呼,还通过前民主党全国委员会主席罗伯特·斯特劳斯,来打探对手的情况。


罗伯特·斯特劳斯


钱就更不是问题了。芭芭拉翻出数千人的好友名册,一一寄信。几周后,布什家成了吸钞机,资金从四面八方滚滚涌入。


虽然方方面面已经准备到如此程度,小布什还是输了1978年议员竞选。但他没有太过伤心,因为彼时他终于迈入了人生新阶段:1977年的一次友人聚会里,31岁的他对一个叫劳拉·韦尔奇的同龄内向女孩一见钟情,相识五周就订了婚。


(小布什和劳拉)


这个儿媳妇得到布什全家的支持,毕竟终于有人能拴住小布什这个浪荡子了。


转眼到1979年,老布什正式拉响总统竞选号角。布什家族再次举家出动,芭芭拉要求所有竞选相关工作,凡能用自家亲戚的,就用自家亲戚,她信不过外人。竞选办公室仿佛家族聚会,挤满了布什-沃克家族的人。


芭芭拉带着家人进行全国巡回拉票演讲。她翻出八千多人的朋友名片,每到一地,就联系当地友人助力。


牺牲最大的是杰布。他放弃了委内瑞拉的工作,举家搬回美国,全职支持爸爸。他不仅自己勤奋,看到其他兄弟姐妹不够努力时,会大声训斥他们。相比之下,小布什的投入程度远不及二弟。


(老布什父子)


老布什最大的优势是圆滑、谨慎、妥帖,因此在哪都能交到一群朋友,但在竞选中,这也成了他最大的劣势,因为一个没个性的候选人,很难激起选民的热情。他没有政治立场,他唯一的立场就是友谊和忠诚。


他的人缘甚至好到给他带来了困扰。CIA因其过往历史,一直是个极有争议的存在,政治竞选候选人一般不想主动和他们惹上关系。但听闻老布什要参加竞选后,CIA老友们成立了名为“布什特工”的组织,来拉票助选,CIA安全主管罗伯特·甘比诺甚至辞掉了工作,全职加入老布什的竞选活动。很多人因此一度担心,这些特工会把他们搞情报工作的肮脏伎俩,用到竞选工作中。


罗伯特·甘比诺,老布什后来当选总统后任命他为兵役署署长


相比圆滑的老布什,果敢而立场鲜明的罗纳德·里根,显然更符合当时美国选民的胃口。老布什甚至连德州都没能保住,里根在德州农村地区大受欢迎,而老布什只拿下了休斯顿和达拉斯等城市。


最后,里根无甚悬念地成为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前总统福特被视为热门竞选搭档,福特本人对这个“总统+前总统”的组合亦信心满满,甚至公开做了表态。其强势做派令里根既被动又不爽。


(里根与福特)


里根更心仪的竞选搭档是向来温顺、配合度高的老布什。他主动联系后者,在一些关键议题上统一了立场后,很快达成一致。


(老布什与里根)


他们就像两个互不了解的相亲对象,通过接下来的竞选过程才慢慢熟悉,逐渐加深了对彼此的认可。里根气势如虹,打败了公开形象乏味软弱的现任总统吉米·卡特,一路杀进白宫。老布什顺顺当当成了副总统。


布什家族的政治成就达到了一个新层级。芭芭拉把布什、沃克、皮尔斯、克莱门特、豪斯、艾利斯等家族的一百三十多号人组织在一起,举办了大型家族聚会。


当时普利斯已离世八年,但他给后代留下的关系网,代他见证了这一时刻。普利斯生前好友、前参议员及驻德大使约翰·谢尔曼·库珀,在自家为老布什举办了一场大型庆功招待会。


(约翰·谢尔曼·库珀)


老布什依旧心怀当总统的终极梦想,但他对自己的副总统生涯定位得很明确。他对助手说得很直白:“别指望我制定政策。我的工作是巩固和里根的关系。”


不争不抢的老布什,很得里根欢心,但第一夫人南希·里根,却一直视老布什夫妇为眼中钉。她散布老布什的谣言,动辄不邀请芭芭拉出席公开活动,里根的八年总统任期里,芭芭拉被南希穿了无数次小鞋。


(芭芭拉与南希)


南希没来由的恶意,令整个布什家族感到困惑。多年后芭芭拉回忆往事时说:“我真的非常非常努力地尝试讨好南希,但她真的恨我们,我不知道为什么,但她真的恨我们。”


这两家人之间还有些奇怪的联结。


1981年3月,刚任职总统两个月的里根遭枪击,所幸经抢救后康复。枪击犯名叫约翰·辛克利,他的亲兄弟斯科特·辛克利,是老布什三儿子尼尔·布什的好朋友。因为这层关系,老布什一度被怀疑为枪击案幕后主使。


约翰·辛克利


斯科特·辛克利


尼尔·布什


老布什当副总统的这八年,家里最大的几个孩子也到了三十岁上下的年纪,纷纷成家立业。有对比就有高下。


小布什经商成绩惨淡,婚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戒不掉酗酒的恶习,却偏偏是家中长子,被寄托了最高期待。他除了80年代末在友人牵线下投资的一支棒球队赚了一笔外,实在没有拿得出手的成绩。他的石油公司被Spectrum 7收购,后者后来又被哈肯能源收购。作为哈肯董事会成员,他对公司最大的价值是他的姓氏。


自小低调勤勉的杰布,比小布什小七岁,早早结婚生娃,在迈阿密一家房地产公司负责新业务开发,活得稳定靠谱,反衬得哥哥更不像话。他也有政治梦,亲身参与过爸爸的竞选活动后,这个梦在他看来变得更加具体可行。


(前排为老布什和杰布)


80年代中期,杰布竞选迈阿密戴德县共和党委员会主席一职。他赶上了好时候。1980年后,共和党获得36000名新注册选民。当地的古巴裔选民是里根反古巴政策的强烈支持者。杰布娶了拉美裔老婆,西语说得溜,亲爹又是里根的副总统,集天时、地利、人和于一身,最后顺利当选,开启政治生涯。


杰布


1987年,他被新上任的佛州州长鲍勃·马丁内兹任命为佛州商务部长。这个任命背后有故事。马丁内兹是里根的支持者,所以他自然也愿意给副总统老布什提供好处。后来老布什当选总统后投桃报李,任命马丁内兹为国家药物管制政策办公室主任。


马丁内兹和老布什


1988年9月从州商务部长的位置卸任后,杰布有近十年未再参加竞选。他遵从布什家族一贯的“赚够钱,再竞选”方针,重返商界。


少不了灰色交易。例如,古巴裔商人麦克·雷科雷给杰布提供政治资金,杰布则出面联系政府部门,帮雷科雷摆平其企业遇到的法律纠纷。一年后,雷科雷被起诉犯有欺诈罪后跑路。


只比杰布小两岁的三娃尼尔,也急于做出成绩。他避开了大哥的德州、二哥的佛州,打算在科罗拉多州做番事业。作为副总统的儿子,吸引生意伙伴易如反掌,但尼尔的经商头脑,比小布什好不了多少,他在油价低迷时进入石油业,亏了个底儿掉。


(尼尔和老布什)


老布什这厢也遇到了问题。他原本计划一如往常地低调度过里根的第二个任期,然后在1988年再战总统竞选,没想到1986年伊朗门事件爆发,冲击了整个里根政府。


里根的支持率几乎腰斩,老布什的当务之急是撇清关系。但别的暂且不论,军售款项中汇给尼加拉瓜反政府武装的那部分,和他实在有渊源。布什家族与拉丁美洲的关系,可追溯至四十年代。


老布什的姥爷伯特·沃克,与墨西哥铁路公司有过生意往来。老布什的爸爸普利斯,从事金融业时投资过墨西哥,从政后也以参议员的身份在那短暂工作过。老布什自己做石油生意时,在拉美地区钻探过石油;后来当上CIA局长后,他大力推进支持拉美极右翼独裁政权的活动,如秃鹰行动等。


老布什


老布什一家对拉美各国反政府武装的帮助,早已超过工作层面:


大娃小布什加入了老布什高中老友罗伯特·麦考利成立的组织AmeriCares,该组织在两年内,向萨尔瓦多危地马拉洪都拉斯等地提供了1400万美元的资金,向尼加拉瓜的反对派媒体提供了200吨新闻纸;


(老布什夫妇为AmeriCares的活动站台)


二娃杰布所在的佛州,是反卡斯特罗的美籍古巴裔大本营,因此他轻松募集了数百万美元的款项和物资,并将其运送至中美洲


三娃尼尔在科罗拉多州为该组织积极募资;


四娃马文·布什,向其所在的金融界的朋友广泛推销该组织,并陪同向尼加拉瓜运送了一批物资......


马文·布什


最后,老布什虽没有在法律层面上为伊朗门付出代价,却不可避免地在1988年总统竞选时受其余波影响。


而说到这场总统竞选,老布什最后赢了,但留在历史里的,却和他本身无关。



8


谈1988年这场竞选,绕不开老布什的竞选经理李·艾沃特。后者为打压对手所做的种种,已永载美国总统竞选史(虽然是耻辱柱)。


李·艾沃特


党内初选阶段,老布什的对手,正是当年被尼克松顶下共和党全国委员会主席之位,后由老布什接替的罗伯特·多尔。艾沃特的团队投放了大量虚假信息,令多尔焦头烂额。


罗伯特·多尔


赢得党内选举后,又用同样手段攻击民主党候选人麦克·杜卡基斯。那年9月,一则以黑人杀人犯威利·霍顿为主角的广告播出,该片画外音对比了老布什和杜卡基斯的政策,并称正是因为后者允许罪犯周末出狱,才会导致霍顿再次行凶。


艾沃特和老布什


也是直到这时期,老布什才终于狠下心来,和詹妮弗彻底分手。在此之前,他对这个情妇的“痴情”已经到了匪夷所思的程度,连芭芭拉对此都已经是破罐破摔的态度,经常大大咧咧地提及詹妮弗,仿佛她是个无法改变的客观存在。


老布什胜选后的那年圣诞,布什家族成员在芭芭拉的监督下,寄出了九万张圣诞卡,对各界亲友的支持表示感谢。


(老布什胜选)


接下来是瓜分胜利果实。以老布什的人缘和地位,在这么敏感的环节也依然免不了得罪人。当初他没有选老友詹姆斯·贝克为竞选搭档,承诺会在当选后任命其为国务卿。贝克勉强答应,心生不满。


(贝克和老布什)


老布什后来虽履行了诺言,但裂痕已产生且无法挽回。1992年大选前,矛盾进一步扩大,有一次贝克对老布什提出提升民调支持率的意见,圆滑如老布什,竟然没绷住,对贝克直言:“如果你真那么聪明,你咋没当上总统?”


布什家族素来低调,对镁光灯能躲则躲,但台面下不全然如此。老布什的哥哥小普利斯,在弟弟成为总统后,放下了华尔街的工作,打着布什家族的名号,以顾问或合伙人等身份,在全世界赚钱,毫不避讳。


小普利斯


芭芭拉凭借亲切的慈母形象,收获了不少粉丝,每年母亲节,她都会收到雪片般的贺卡。但作为一个把“自己人”和“外人”分得极清楚的人,她无法接受一些过于热情的信件。有一次,她如此回复了其中一封:“我有我自己的孩子。我不是你的妈妈。”


芭芭拉


她这辈子唯一在乎的就是她的家人,谁敢说她孩子不好,她能拧断谁脖子。总统的孩子受到的关注自然多,芭芭拉曾因此自责到痛哭,说自己和老布什毁了孩子们的生活。


老布什的民调支持率,在海湾战争结束后达到最高(在一些南方白人男性群体中甚至达到过100%),后又随经济衰退而下降。同时下降的还有他的健康状况,而这又进一步影响了他在情绪控制方面的能力。


1992年的总统竞选,是一次少见的“三人行”,对选民来说,充满活力的克林顿、个性张扬的独立候选人罗斯·佩洛特,都比沉闷古板的老布什有吸引力。四年前替他力挽狂澜的李·艾沃特,已在一年前因病去世,他又少了个武器。


(左至右:老布什、佩洛特、克林顿)


那年11月3日,克林顿当选新总统。十几天后,老布什的妈妈多蒂去世,布什家族失去了一个灵魂人物。老布什受到双重打击。一辈子都喜欢被亲友环绕的他,那段时期以罕有的独处来逃避痛苦。


次年,老布什全家重新开始和老友们联络感情,其中最远可达地球另一端的中东。1993年4月,他们受科威特王室邀请,飞去当地畅玩数日。老布什的四儿子马文,借此行和科威特王室萨巴赫家族搭上线,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地互相投资与对方有利益往来的公司。


(老布什与科威特内阁部长)


阿联酋也顺势与布什家族取得了联系。例如,1995年,杰布和马文加入由该国王室收购的大型食品生产商Fresh Del Monte的董事会,而当这家公司欲在佛州购买不动产时,借用了杰布的公司做壳。


尼尔也没闲着,他和科威特及沙特王室都有生意往来。


总之,老布什离开白宫后这些年,一家人一直在马不停蹄地赚钱。杰布很快赚到两百多万美元,冲击州长之心再次蠢蠢欲动。


大约同一时期,小布什也放出消息:他想竞选德州州长。


连爱子如命的芭芭拉,都觉得这事太荒唐了。沉稳靠谱的杰布,从政理所当然,但小布什——正如马文说的那样——完全是“家里的小丑”。


(小布什与杰布)


但政治竞选活动,牵涉面繁多且细碎,竞选人本人的资质,只是其中可轻可重的一环。更何况,杰布本身也存在不少问题,最明显的是对父母的强烈依赖。1994年的竞选中,他频繁让老布什为他站台拉票。相比之下,小布什从1993年11月宣布竞选德州州长后,只在一次集会中邀请过父母出席。


(二十多年后的总统竞选中,杰布又因提到妈妈,被竞选对手特朗普大肆嘲讽。)


这段时期,小布什和杰布极少交流,甚至有点关系紧张。杰布曾因其豪门身份被质疑,于是怒回:“我竞选州长,不是因为我是乔治和芭芭拉的儿子,而是因为我是小小布什、诺伊尔、小杰布(杰布三个孩子的名字)的父亲。”


小布什觉得这句话不错,在后来的一次采访中原样套用。杰布知道后很不爽:“这完全是抢劫。”


(杰布与小布什)


小布什还有个得力竞选助手罗夫。后者之于小布什,犹如李·艾沃特之于老布什。


罗夫


小布什最后成了德州新州长,杰布则未能如愿赢下佛州。布什家族的开心背后,掺杂着说不出的古怪。他们一直觉得家族这一代的领军人是杰布,也寄托了最大期望在他身上。结果赢的是小布什。


与积极拓展和维护朋友圈的老布什夫妇相比,小布什夫妇在这方面毫无兴趣。在整个州长任期内,他们从未在家办过正式接待活动,所有私下招待仅限极少数密友。


而具体政府事务的处理,小布什则完全下放给三个最信赖的下属:罗夫、卡伦·休斯、乔·奥尔鲍。至于他自己,则在每天早上九点和下午五点露面开两场会,其他时间出去玩自己的。


小布什与卡伦·休斯


但下属只是下属。即便是罗夫这样服侍布什家族二十多年的部下,也不能抢小布什风头。有一次,小布什的新闻发布会结束后,还有很多记者留下来继续采访罗夫。小布什于是走过去,厉声问:“罗夫的发布会结束了吗?”罗夫吓得脸色发白,马上离场。


小布什与罗夫


而杰布不仅竞选失利,家也乱了套。他的三个孩子,除了大娃乔治·普利斯·布什还凑合外,二娃、三娃都不是省油的灯。当时二娃诺伊尔吸毒成瘾,哥伦巴独自顾家顾得怒火中烧,大骂杰布:“你把我的人生毁了!”


杰布的女儿诺伊尔


杰布于是回归家庭,直到1998年才再竞选佛州州长,并终于如愿。


老布什没有退休的念头,吸钞能力非常强劲。他每年做约50次演讲,报价为单次六位数。有时他不收现金,改收股票,比如1998年他收取环球铁路公司价值10万美元的股票,后来这10万美元暴涨至1340万美元。


阿根廷总统梅内姆是他的好友,于是老布什儿子尼尔在阿根廷的石油和天然气生意顺风顺水;


梅内姆和老布什


老布什为其任职顾问的巴里克黄金公司,致信60年代就认识的印尼总统苏哈托,要求后者特批印尼一个金矿的开采权;


苏哈托和老布什


总部位于华盛顿的商业银行凯雷集团,由曾任里根政府国防部长的弗兰克·卡鲁奇担任主席,另有许多前白宫高级职员在其中任职,老布什自然也加入其中,并代表该集团,在自己非常熟悉的中东寻找投资机会。


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1999年6月,州长小布什宣布竞选总统。他不仅又赢了,而且谁都没料到,他的总统会当得如此“轰”动,而一脉被布什家族维护了数十年的利益关系,随之浮出水面。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