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疫情数据漏洞百出,时效落后20天,高雄多火化的600例是哪来的

不出外界意料,岛内最新本土新增新冠确诊病例再破5万例,新增死亡破150例。尽管数据触目惊心,但也已然令人麻木。纵观疫情发展趋势图,不仅回落的时间远远没到,死亡人数的攀升趋势也非常明显,几乎和英美水平相当。而且台当局同样沿用了这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比对超额死亡的数据就能发现重大问题。不仅如此,台当局每日上报的死亡人数的时效性也是奇差无比。

民进党当局统计数据的时效性有多差呢?有的数据甚至可以追溯到二十多天前,如果严格按照当日死亡人数重新汇总,两周前每日实际死亡人数都高于台当局当天汇报的数据,所以近一周以内数据的真实性还有待考证。就目前的死亡曲线来看,也毫无迎来拐点的迹象。

台当局或许能做在数据上一些手脚,实施一些删减涂抹或是“校正回归”的操作,玩一下文字游戏粉饰太平,但是对于死亡的具体火化人数就很难玩这个把戏了,所以超额死亡率在很大程度上说才是疫情的真实情况。超额死亡大体上就是用现在的死亡数据,减去没有疫情的正常时期死亡数据模型,得到的结果便是疫情造成的死亡数据。

编辑搜图

于是有岛内民众就发现,光是高雄火葬场从今年5月份以来累计的超额死亡数就在一路走高,到6月中旬的时候,已经比2020年每天同期多出600多例,然而台当局那段时间每天通报的死亡病例却只在200例上下。那高雄火葬场同期多火化的这600多人是哪来的?又是什么原因去世的?所以,台当局的疫情数据不能得到有关专家的认可和台湾民众的信任也是意料之中。

这是台当局在死亡数据方面“刻意”制造的巨大漏洞,至于确诊数据就更没有意义了。因为现在的确诊统计全靠感染者自觉上报,上报后也不会有什么对应的保障,以至于海量的瞒报漏报已经无从可查。即使如此,每日的确诊数依旧在6万上下。比起确诊数,更值得关注的其实是中重症的病例,因为目前民进党当局可调配的医疗资源只够应付这些。

编辑搜图

所以结果就是,台当局现在“躺平”抗疫后,全台感染人数一下子就破了300万,医疗资源已是超负荷运转、不堪重负。在民进党当局既没有“清零”魄力、也不敢公开昭示“躺平”决心的纠结心态中,在假模假样的防疫动作下,这种钝刀子割肉,每天岛内新冠死亡数反复爬升的状态恐怕还得持续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