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农历五月初一,龙舟下水,要一直划到初五,才算结束。曾经,福州有不少制作龙舟的世家,比如在福州方庄,据村民说,曾经90%的村民世世代代都以修造福船为生。不过,到了今天,方庄仅剩两家人,还在坚守着手工修造龙舟的传统手艺。
方剑伟是方庄的一位85后年轻人,也是仅存的两家仍然在修造龙舟的其中一家的子孙,可以看出来,原本百分之90的村民世世代代都在修造龙舟,如今仅存两家,实在让人感叹某些流传已久的文化逐渐在淡出人们的视线中。
类似的传统文化逐渐淡出人们视线的事件时有发生,最明显的有戏曲文化,集市小吃文化,甚至到我们的24节气,由于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前进,比如人们有了电视,电脑,手机,为何还需要看传统戏曲?人们有了大超商卖场,为何还需去集市里吃糖塑?现在科技手段使农业越来越进步了,再去按照传统的节气来耕作农作物是不是就有些多此一举了?
我认为,虽然我们的社会科技在进步,但是这些传统文化技艺是中华民族千年来智慧与经验的结晶,他们可能经历了风风雨雨才将这些文化传承下来的,我们作为后辈子孙,不需要将每一项传统技艺都精通,这也不太现实,但是可以选一项作为课外,工作之余的休闲活动,国家也可以大力推广这些技艺班的开设建立,以供大家来选择参与。
对于幼童的传统文化教育,也应该普及,像是很多小学,中学也都会开设传统文化技艺班,例如剪纸,刺绣,木刻以及戏曲等等非常多种类的传统文化技艺提供小孩子们接触,学习,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让小孩子们在课余时间从事这些有意义的活动对于他们的童年成长也有很大的帮助。
传统文化势必需要从我们这一代人开始努力去保存以及维护,我国正是在世界上崛起的时刻,许多外国人也开始来中国接触我们的文化,若是我们自己都保存不好了,那如何将我们的传统文化弘扬于世界上呢? (郑州大学 董庭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