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C减产协议震天撼地,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2016年11月30日的夜晚,OPEC时隔八年再度达成减产协议,OPEC不再无功而返,重拾威严震撼市场,油价闻声向上狂飙10%。虽然市场对于产油国究竟能否落实减产协议仍然心存疑虑,但至少近期、OPEC的声望和号召力已经王者归来。

本次减产协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点:OPEC所有成员国同意将日产油量减少120万桶/日左右,新日产目标为3250万桶左右,从2017年1月起、期限维持6个月有效;非OPEC国家同意日产量减少60万桶,十五年来首次减产的俄罗斯约占一半(但细节还有待确认,因此不要期待过高);OPEC将建立专门委员会监督减产;暂时中止印尼的OPEC成员资格。

上面这张表为OPEC官方公布的数据,而其中伊朗部分或许出现了两个低级错误,因为之前公布的10月伊朗产出在369万桶/日,所以对应幅度上,其实是允许伊朗增产10.7万桶/日。本次OPEC会议,伊朗成为唯一一个被允许增产的国家,数字上来看算是最大赢家,也确实获得了一定利好,但增产后幅度仍未达到400万桶/日的目标,实际上伊朗自身势必不是非常满意的。而尼日利亚利比亚获得豁免权,可以不用减产,数字上来看也算赢家。但是由于政局动荡,尼日利亚2016年10月产量较1月已经下滑了近20万桶/日,因此实际上也没有占到什么便宜;利比亚同样因为政局不稳而免于减产,但利比亚10月的产出已是年内最高,因此实际上算是不错的结果。而刚刚回归的印尼被暂停OPEC成员国身份,因为印尼表示是石油净进口国,参与减产有难度。

隆众石化网分析师李彦表示,如果按照各产油国占OPEC总产出的比例来承担相对应的减产责任,那么实际上每个产油国在这份协议中都多承担了一部分。而产油国平均多承担的比例为1.94%,多承担比例还在这个数字之上的国家依次为沙特伊拉克阿联酋科威特。阿联酋和科威特距离平均水平很接近,同时科威特人均资产储备很高,阿联酋则拥有强大的财政和外部缓冲工具,因此实际上影响不大。沙特承担了最大的减产比例,但是其实也只是相当于把产量降至了去年四季度至今年年初附近的水平(近五年来的高位),实际上没有特别吃亏。本次会议最大的输家是伊拉克,因为21万桶/日的减产幅度超过了其应承担比例,使其十几年来免于OPEC削减的优惠待遇宣告终结,且现在伊拉克要应对反政府武装,财政压力吃紧(但为了推高油价,咬咬牙,也不算过分,所以最后伊拉克同意了减产协议)。

即便OPEC成员国能严格遵守减产幅度,120万桶/日的减产幅度也不足以扭转当前供大于求的格局,而若非OPEC产油国也能够严格减产60万桶/日,则供需回归平衡的速度可能将大大加快,甚至2017年的年中就有望达成。问题是,所有的产油国都能够严格减产么?没有人会偷偷增产么?要知道OPEC历史上曾达成过17次减产协议,而实际仅落实了60%的额度。而且据外媒分析,获得豁免权的尼日利亚和利比亚,最多有可能增产30-60万桶/天,伊朗也存超额增产的可能性。

受益于OPEC减产协议,国际油价已连续两日大幅上扬,布伦特突破53美元/桶。而水涨船高的油价也会让美国原油产量复苏,一旦美国原油产量从现在的860万桶/日恢复至960万桶/日的2015年高点,增长幅度也有约80-100万桶/日(之前美国原油的年增产能力可达125万桶/日哦)。但至少近期,市场还可以享受OPEC减产协议的狂欢盛宴。

对于现在的国际原油市场而言,55美元/桶仍是较敏感和高阻力的关口,油价更是很难迅速触及60美元/桶。供需面决定油价中长期的走势,而真实的供应依然大于需求。而且,12月13-14日,美联储年内首次加息,就要来了。12月4日的意大利公投,也有飞出黑天鹅的概率哦。

无论如何,OPEC已经转变了态度,未来国际原油价格重心的抬升是大概率事件,40美元/桶之下的油价,要说再见了。

隆众石化网(longzhong1988)成立26年,拥有全国90%以上石化产品供应链客户资源,首创B2B3.0行业精准营销的电商模式,同步运营隆众石化网、石化通、安全交易平台,2014年正式开启石化行业电商4.0时代。

点击右上角,关注公众号或分享至朋友圈。几十万客户资源随身携带,海量供求资源,真实市场报价,躺着看资讯趴着发供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