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营先锋丨从特警到警务实战教官——他扎根训练一线,百炼成钢

从一名特警,到广州市公安局警察训练部的警务实战教官,张伟民走过了从警的24个年头。他勤钻研、敢拼搏,从事警务实战教官岗位工作以来,凭借着贴近实战的教学技能,专业、严格、灵活的教学风格,开展教学工作600余次,教授学员超过2000余人,成为了全市公安系统警务实战教官队伍里的精干力量。

张伟民(右一)

“勤”“钻”“研”是他的教学要求

1997年,张伟民从警察学校毕业后加入了广州特警,全市特警100天特训营让他脱颖而出,很快就被选拔为小教员协助开展包括武器、格斗、攀爬、战术、队列在内的全科训练,这是他第一次做教官,也正是因为这一次,在他心中种下了成为一名警务教官的种子。

在2015年选调到警训部担任警务实战教官以前,张伟民从来没正式站上过讲台,想要得心应手地组织警务教学工作,并不是那么容易。多年的特警磨炼,让他深深体会到警务技战术在实战中的重要性。在成为一名警务教官以后,他却深刻感受到“警务技能教学,不是那么容易做好的”。张伟民知道自身存在不足,但因为有热爱,他坚持学习,花费大量时间进行翻阅课程专业书籍,学习前辈的优秀课件,跟班旁听老教官们授课,主动向警校的前辈教官请教;在课间和学员们积极沟通,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一遍一遍打磨着自己的课件和教学方法,一步步充实课程储备,一点点提升授课技巧。

为了使教学更加贴近实战,2016年,张伟民主动报名到派出所锻炼一年。在派出所期间,他主动申请到各个岗位开展工作,丰富了基层工作经验,为以后的课程设计更贴合实际打下坚实基础。

张伟民(左一)

“敢”“拼”“博”是他的工作态度

2015年刚到警训部时,恰巧全局在开展教官比武,领导考虑到张伟民新来乍到,对教官的各项业务不熟悉,特安排他进行观摩学习。但张伟民凭借着一股不服输的精神,主动提出参加教官比武。经过激烈的角逐,张伟民所在的教官团队最终荣获团体第一名,而他也在手枪比赛中荣获第二名的好成绩。

2017年,西藏自治区拉萨市为了提升教官队伍的能力水平,特邀广州市公安局选派教官远赴拉萨开展为期3个月的教学工作。张伟民主动请缨前往。面对高原反应、水土不服等困难,他顶住压力,拼尽全力,出色完成任务。回到广州的张伟民笑着说:“我把十几斤肉留在了拉萨”。

2018年,西藏警方举行全区大比武,拉萨市公安局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把比武队送到广州市公安局训练一个月。这个任务落在了张伟民肩上。训练结束时,拉萨市公安局特别提出邀请带队的张伟民教官再次赴藏,继续为队员训练2个月至比赛结束。历经苦练、巧练,带领队员敢拼、善博,拉萨市公安局最终获得全区第一名的佳绩。

“专”“严”“活”是他的教学底色

张伟民在手枪应用射击方面有较深的功底,他从介绍枪械的构造出发,带领参训学员了解各种手枪的特性,两者的结合使学员快速掌握实用射击技巧。在一次教学中,有个从警多年的女民警实弹射击考核成绩不理想,重考时由张伟民负责讲授射击课程。张伟民第一时间分析该民警的射击掌握情况,经过几发实弹的分析,他马上找到原因并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点拨。最终,该女民警补考时达到了“优秀”的水平。

在手枪射击训练过程中,上膛是最关键的一步,张伟民对学员的上膛动作要求非常严格,有上膛不到位导致发生射击故障的学员往往会被他“惩罚”。之后再次悉心教学,直至学员熟练掌握。张伟民打破以往手枪射击训练枯燥乏味的授课模式,以实战案例为线,带出“简单、实用、易练”的各种实战技能,使得参训学员能更快地熟练掌握各项警务实战技能。

“精”“细”“暖”是他的爱家之道

2021年5月,广州本土新冠肺炎疫情再起,张伟民第一时间奔赴荔湾区疫情防控第一线,化身警界大白,参与到“三人小组”的工作中去。张伟民的妻子是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ICU护士长,疫情重现,市第八人民医院作为广州第一定点医院,接诊量可想而知,而作为ICU科室领头人的她,更是没有休息过一天,也没有回过家。就这样,张伟民和妻子各自坚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将今年高考的儿子一人留在家中。同在广州却不能见面的一家三口,连视频通话都是奢望,张伟民休息的时候妻子正在病房,妻子下班时儿子却在上课,他们只能通过微信留言的方式互相问候,加油打气。张伟民把对儿子的鼓励写在了防护服上,把对家庭的责任埋在了心底。

春华秋实,百炼成钢。张伟民扎根训练一线,从一名新兵新手锐变为业精技强的警务技能教官,凭借着突出的工作业绩,他被评选为广州市公安机关市局级教官。虽然教官岗位平凡,但张伟民坚守训练一线岗位,忠诚履职,用行动与汗水诠释人民警察的初心使命。

编辑丨小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