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生回应“股价突跌53%”:现有债务未违约,控股股东未质押股份

图片来源:祥生控股集团官方微信公众号

出品|搜狐财经

作者|吴亚

股价突然“暴跌”,祥生控股集团(股票代码HK:02599,以下简称“祥生”)引发外界关注。

11月18日港股开盘,祥生股价报3.55港元,较上一个交易日即17日收盘价3.45港元,还微涨2.89%。之后,祥生股价开启“暴跌”行情。截至午盘收市,股价大跌28.99%,总市值仅为76亿港元。

下午开盘后,祥生股价股价继续下挫,截止收盘,报1.58港元,创2020年11月上市以来的新低,单日跌幅达到53.91%;总市值仅为48.39亿港元,仅18日单日总市值缩水超56亿港元。

数据来源:雪球

18日晚间,祥生发布《股价及成交量不寻常波动》的公告,称现有债务并无出现任何违约,且公司控股股东并未质押任何股份。

单日股价跌超53%

自早盘开始股价狂泻,祥生的股价异动就在地产圈引发了不少的关注。

从成交明细来看,开市前祥生控股集团现大宗交易,每股作价3.45港元,涉及900万股,涉资3105万元。随后又分别有220万和111万的大单,合计超1200万股抛售,为今天的闪崩打下了基础。

如将时间线往回拨,在11月4日时,国际评级机构标普曾将祥生的发行人信用评级从“B”下调至“B-”,展望“负面”。与此同时,还将祥生美元票据的的长期发行评级从“B-”下调至“CCC+”。

公开资料显示,标准的信用等级标准,从高到低可划分为:AAA级、AA级、A级、BBB级、BB级、B级、CCC级、CC级、C级和D级。加号和减号,表示评级在各主要评级分类中的相对强度。

其中,标普评级“B-”评级说明显示,违约可能性较“BB”级高,发债人目前仍有能力偿还债务,但不利的商业、金融、经济条件可能削弱发债人偿还债务的能力和意愿。

标普评级“CCC”评级说明则显示,目前有可能违约,发债人能否履行财务承诺将取决于商业、金融、经济条件是否有利。当遭遇不利的商业、金融或经济环境时,发债人可能会违约。

标普认为,祥生持续用现金偿还到期债务将妨碍其未来12个月的流动性。且祥生利用手头的现金偿还债务,将减少其购买新土地或建设的资源。此外,该行还认为,祥生在再融资或将其信托贷款展期方面将面临困难。

不过,祥生不是唯一一家被下调评级的房企。今年下半年以来,在政策和市场双重高压环境下,房地产行业面临了销售艰难、利润下滑、债务承压的多重困境。

而评级机构密集下调房企信用等级的动作,也从未间断。搜狐财经不完全统计发现,仅11月以来,被穆迪、标普和惠誉等三大评级机构下调评级或展望的房企,便包括融信中国、德信中国、雅居乐、佳兆业世茂集团、中南建设等。在此之前,三大评级机构下调地产公司的信用评级累计超百次。

图片来源:企业公告

针对18日的股价异动,祥生在公告中表示,其通过自查并经由公司董事会确认,并不知悉有关今日股份的成交价格及成交量波动的相关原因;或任何必须公布的内幕消息。

同时,祥生表示,“本公司运作一切正常、其现有债务并无出现任何违约且本公司控股股东(定义见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证券上市规则)并未质押任何股份。”

年内无债务集中兑付压力

祥生成立于1995年,三年时间实现销售额从百亿到千亿的规模跨越。2020年11月登陆港交所,成为2020年赴港上市房企中规模最大的一家,也是内房企前三十强最后一位上市的企业。

最新一期财报显示,2021年上半年,祥生实现总营业收入158.9亿元、净利润9.7亿元,同比增长19.6%、135.6%;毛利率18%,微降0.1%,但与2020年基本持平,系期内确认收入的物业项目土地成本较高。

销售业绩方面,期内祥生控股实现销售额496.81亿元,同比增长30.4%;权益销售面积376.3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8.3%;平均售价13200元/平方米,同比增长1.6%。

在“三道红线”方面,截止今年6月末,祥生控股净负债率为96.6%,已符合“绿档”要求;现金短债比为1.2倍,持续优化;剔除预收款项后的资产负债率降至79.4%,未达标监管要求。

从中报财务数据来看,祥生净负债率指标的改善主要得益于:截止期末,其借款总额(包括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公司债券及优先票据)为462亿元,与2020年末基本持平;现金及现金结余(包括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制现金等)为273亿元,较2020年底增长12.4%,由此导致公司的净有息负债余额由2020年末的218.7亿元,下降了30亿元至188.9亿元。

再具体拆解来看,截止期末,祥生货币资金273亿元。其中受限资金高达118.36亿,现金及现金等价物76.24亿,但其一年内需偿还的短债达到了221.62亿。

另据祥生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谈铭恒在2021年中期业绩会上透露的信息,上半年祥生控股也加大了股权合作的力度,引入了合作创造资金29亿;加之利润结转增加了公司的权益,在综合因素作用下,导致净负债率指标优化。

据其介绍,祥生会用1-2年时间,使“三道红线”全部达标,主要措施包括持续多元化拿地策略,合理安排交付节奏,加强资本市场融资力度,以及开源节流等。

从公开信息梳理来看,目前祥生有三笔美元债还处于存续期内,将分别于2022年1月、6月,以及2023年8月到期。此外,祥生2020年12月于深交所发行一笔5亿人民币住房租赁专项私募债,将于2023年3月2日到期。也就是说,祥生当下并无债务集中兑付压力。

此前在11月4日,祥生还曾公告,其已于公开市场进行回购间接附属公司合计845万美元的2022年票据,占票据发行本金总额约2.82%。

“公司将继续监察市场状况及其财务架构,并可能于适当时候进一步购回优先票据。”祥生还在公告中表示。

最新数据显示,祥生10月单月实现合约销售额40.82亿元,较上月环比增长21.24%。今年前10个月,祥生实现合约销售总额约为683.6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