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装疯卖傻几十年,登基后模仿唐太宗施政,成为一代明君

  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明君,在位期间国泰民安,万国来朝,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所以他成为后世很多皇帝学习的楷模。而他的一位子孙,仅仅因为学习他的施政方式,便成为了唐朝中后期的又一代明君。此人便是被人称为“小太宗”的李忱。

  

唐太宗

  装疯卖傻的李忱

  李忱,原名李怡,于元和五年出生在唐长安城大明宫,是唐宪宗的的第十三子。他的生母郑氏原来是镇海节度使李锜的侍妾,李锜兵败被杀后,郑氏入宫成为郭贵妃的侍女。后来唐宪宗临幸郑氏,生下了李怡。由于生母地位低下,所以李怡在宫中也不受待见,他常常沉默寡言。宪宗去世后,李怡的兄长李恒继位,即唐穆宗,穆宗封李怡为光王。

  

李怡


  因为李怡不爱说话,所以皇室贵族和宫女太监都把他当傻子。唐穆宗的两个儿子文宗和武宗更是常在宴会上故意调笑他,让他出丑。李怡心思缜密,并未动怒,反而借此装傻,躲开皇帝和朝臣的暗害。会昌六年,唐武宗病危,宦官马元贽为了继续把持朝政,便将“傻子”李怡立为皇太叔,并为他更名为“李忱”,成为新的皇位继承人。

  

唐宣宗

  ​登上皇位的李忱

  唐武宗病逝后,装傻数十年的李忱被扶上皇位,即唐宣宗。大权在握的他一改往日痴傻的状态,变得精明强悍。他知道凭借自己的能力,肯定不足以治理好国家,所以他便将本朝的太宗当作他的偶像,模仿唐太宗的施政纲领。他非常喜欢读《贞观政要》,为了方便阅读,他命人将《贞观政要》写在屏风上,每天都要正色拱手拜读。将“至乱未尝不任不肖,至治未尝不任忠贤”当座右铭。

  

宦官

  在政治上,他整顿吏治、加强皇权、选贤任能,结束了长达半个世纪的“牛李党争”。尽管他是由宦官扶上位的,但他上位的第一件事便是抑制宦官势力,使其不得过分膨胀。然后又贬谪李德裕,肃清朝堂势力。面对不法的皇亲国戚,他也毫不手软,使这些权贵不敢过分欺压百姓。在人才选拔上,他也坚持唯才是举的原则,坚决不以个人喜好而提拔亲近之人。

  

唐宣宗


  在对外关系上,他不断派兵击败吐蕃回鹘、党项、奚人等少数民族,收复安史之乱后被吐蕃等势力占据的大片领土,使唐朝国力日益增强,百姓日益富裕。在纳谏方面,他也模仿唐太宗从善如流。唐太宗有魏征为他把持方向,唐宣宗便找来了魏征的五世孙魏谟,让他时刻提醒自己。在唐宣宗的努力下,本已落败的唐朝国政,开始出现“中兴”的迹象,而唐宣宗也被百官称为“小太宗”。

  

唐宣宗


  为了重现唐朝往日荣光,唐宣宗想活得久一点,所以便食用了太医李元伯所献的“仙丹”。但大家也知道,那些所谓的“仙丹”,主要成分就是汞,吃了会让人中毒。因此,唐宣宗在50岁时病入膏肓,一命呜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