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撒人家
尝鲜餐厅 | 珥季路
傲客自费试吃第 379 家 尝鲜评级通过第 182 家
云南人有一百种方式吃米线。
如果把米线交到阿昌族人的手里,
那
他
们
…
就会立刻给你表演一场徒手吃米线。
“我们德宏的户撒最出名的就是过手米线啦,就是用手当米线容器来吃。”
正在忙活的老板自豪地笑了笑。
【过手米线】是阿昌族人独一份的吃法,已经传承了600多年。由于过手米线的选料要好,加之制作的工序繁琐复杂,在以前物资匮乏时,阿昌族人只有在大型节日和贵宾来临时才做过手米线。
阿昌族的过手米线不仅传承和制作上颇有讲究,吃起来也是相当有仪式感。
这一碗可谓是过手米线的灵魂所在,烤肉沫裹上充当调料角色的稀豆粉,再加上烧皮、花生碎、小米辣、香菜等调料,用筷子将它们嚯嚯均匀。
“再倒一点这个酸水进去提提味,一点点加,嫌不够酸再加。”
酸水颜色很像米酒,凑近闻是清新柔和的酸味,要不是同行的两位编辑吃酸不行,我能给它一整罐倒进去。
最后在手心上放上一团红米线,舀上一些刚才拌好的肉沫,就可以入口了。
红米线不仅香嫩,还不结团不黏手,稠又糯的稀豆粉更凸显了烤肉沫的软嫩。烧皮吃起来很脆韧,有点像大理生皮的口感。
有酸有辣,肉香米香一口便能在嘴里感受到。
还有两道配菜煮干萝卜和折耳根,虽然店员小姐姐说是单独吃,但放在米线上一起吃也很可。
我觉得,过手米线的“创造性”更能让吃的过程变得有趣,毕竟,放上不同的配菜,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口米线是什么味道。
“放块烤五花肉裹米线里应该也不错的吧。”
肥瘦五五开的五花肉,火候烤得刚刚好,外皮焦脆,内里弹牙。
在它最香最嫩的时候,蘸上浓稠的腌菜膏,感受齿间肉汁与酸汁的碰撞。喜爱腌菜膏莫过于它最能掩盖掉肥肉带来的腻味,独留丰腴的油润香了。
给德宏人一片芭蕉叶,他们能包烧了整个世界。
幼嫩的芭蕉花穗加上各种佐料拌匀,用片宽大的芭蕉叶裹紧后开始焖烤。
刚上桌的芭蕉花还热乎乎的,揭开芭蕉叶,浓郁的清香争先恐后地往外跑,勾得我相机都来不及摆,迫不及待就尝上一筷子。
芭蕉花原本的苦涩早已完全隐去,只剩清甜在我嘴里打转了。
再就着嚼一块酸爽的柠檬鸡,天气再热也没关系。
凉透的乌鸡肉,已经被柠檬和大芫荽的清香腌得相当入味了,再加上辣椒带来的刺激,酸辣的刺激顿时直冲头顶。
柠檬鸡是水煮不过油的,正在减肥的我实在太喜欢它了,这么好吃又懂事的鸡,已经盘算来第二盘了。
折耳根、大芫荽、辣椒等和切碎的牛肉沫一同急火爆炒,牛肉香和佐料香谁也不让谁,但又融合得特别妙,干辣椒呛出微微的辣意,并不夺味。
这种碎碎的又特容易刺激味蕾的菜特别适合拌饭,嗯,忍不住要了一碗白米饭。
吃惯了小清新的柠檬撒,不如来试个暗黑系的苦撒。
“能吃生的吗?”
自动忽略隔壁千斤顶满脸的不可置信,“能。”
生苦撒是最传统的撒撇,“生”和“苦”则是它最暗黑的两个特点。
主料是用牛的胆汁和胃液调制成的苦水,放入敲打过的生瘦肉,再把韭菜、芫荽等作料切碎搅拌均匀即可。
▲生肉
将配菜米线、牛肝放进蘸水一般的主料里浸透,捞起放进口中,带点酸辣的苦立刻在口腔中爆炸。
“唔…太苦了,超级苦。”
带着凉意的苦味在嘴里兜兜转转消散后,又尝出一点点回甘来。
*这道菜深受德宏人的喜爱,还能清热解毒,若是不嫌苦,很推荐尝试。若是介意生肉,他们家也能换成熟肉的。
酸笋杂菜汤是超级大的一碗,酸得格外清爽,煮的菜也很新鲜,最后一桌子菜都已经吃完了,还是忍不住舀了一碗又一碗。
米饭里菠萝很入味,酸爽也不甜腻,但是米饭蒸得有点硬,口感有点打折扣。
店面不算太大,布置的很有民族特色。
这家店左边是曾探过的嗨鲜食堂、右边是功夫粥,不远处还有一家虾王湘菜,嗐,这小块地方可谓是美食圣地呢。
已经中午一点多了,依旧有很多外卖小哥忙进忙出,我低头查了查家里的距离,11公里,真是差点哭出声。
不过,德宏菜真是我的心头爱,一定要在天气凉下来之前再来吃上5678次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