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柔刚 格尔一“嗯”之杯水风波 (小说)

文 | 田柔刚

格尔,女,某集团高工。她给闺蜜发一微信,吐槽老板,称因回老板布置工作任务的微信,只一“嗯”字,老板在会上不指名地批评为“不懂规矩,没有文化”。她觉得小题大做,委屈之余,想炒老板鱿鱼。然而,朋友圈众口一词:您埋头技术,工作成绩卓著,有口皆碑,但也有所不知,也许应该告诉你,这事是你错,老板有道理。


学姐艾文私信与格尔约咖,以IT界常识教之:如对“冒号”或客户有“十不可”中记载不可以“嗯”回复的箴言。格尔疑其杜撰,说真的假的?艾文即从LV包中取出一袖珍册子给她:这是手抄秘本,皆为微信礼仪之不成文法,类《红楼》中“贾不假白玉为堂金做马”符也,作者名:都云作者痴。序末称:供职场中白月光们内部传阅,秘籍切勿外传。其实并不深奥,以小儿科视之亦可。但我赠你,你宜宝之,好好补上这一课。

格尔深谢闺蜜艾文,回家后一切都顾不上,急急阅后,才得前所未有之新知。

比若:“聊天对话框中文字规范与生活辞汇之异同”类编部有举例:

生活中“呵呵”为笑声,包括声与貌当可闻可视。但是在“框”里则是“一言难尽”,透出屏外的意味甚或为冷笑与鄙夷。

生活中的“哦”意为“是”或“好的”,但一入“框”则如侯门深似海,回复“哦”…一般被认为是“不很明白”或是略有不悦甚至不屑。

而“嗯”字的潜台词是“我很忙”或“没时间搭理”,只有对至亲家人才会理解为“好的”。

还有许多……

格尔有这一卷真经在手,胜进十年道场的感觉。读罢,令格尔脑洞大开,反思一番,有点顿悟的意思,深悔自己一向散漫,不像有的人在领导面前避猫鼠儿一般,更不会像薛宝钗似的招所有的头儿喜欢。这一次回复老板微信仅有一“嗯”,自己觉得正常,但任何人都会认为这是太随便,太敷衍了事。自己向来不敢有向领导套近乎之意思,太随意,却让领导看来是靠年资称咖,冷漠无礼,甚至是工作上不认真。而且事实上已经严肃批评了,而且对职场揾食者简直侮辱性极强,一时接受不了,怪只怪自己职场素质不高,缺乏起码的ABC规则养成,以至让头儿感觉自己是太不懂事。

后知后觉的格尔,顿悟之后大为自责,一向大大咧咧,不晓得王八屁股是龟腚。个人习惯虽无伤大雅,也要改,要学娇莺婉啭,要会恰恰鸣啼,要适应职场“微”群界约定俗成之规。上司的批评虽令人烦恼,但总归是对自己的帮助,不然,自己何以立足职场?况且老板不点名,还给咱留着面子呢。

反思好,大有益,格尔拨云见天的明白了:若是给闺蜜发一“嗯”表情包,个中幽默和娇嗔可心领神会。给高层发这个就欠了一份尊重(甚至有轻浮的嫌疑),毕竟事涉领导面子的事不可小觑。还好,虽在会议间大庭广众中批评,别人都是丈二和尚,不会去摸自己的头脑。

也只自己心知肚明,万幸未让热爱吃瓜一心八卦的人,看出自已是个菜鸟。

格尔少小背朱夫子“不自弃”文却心中鄙夷,认为是虚比浮词。看姬子书“登利禄之场处运筹之界,穷尧舜之词,背孔孟道……”从不认为是学问。现在看,管用的倒往往是过去自己瞧不上的东西。原来不解群中除弱智或装傻装谦学三岁小儿者,岂不闻在权利之前“善其词者得其利”吗?其实,格尔是研究生毕业,博士在读,学历还行, 业务能力也不低。但学业里真没有职场种种潜规则这门课,如果考这个,领导大都是博导级的,自己顶多算是小学肄业。反思又又,上升到理论,终于认识到老板斥责的正确性,自己懊恼的无理性,不仅明白了墨索里尼总是有理,而且进一步懂了龟腚的必要性。

认识一“提高”,委屈抛九霄。立马给艾文发一微信,讲了反思过程和认识高度。艾文语重心长地劝慰她:“嗯”ー下不算原则问题,但能提到原则上去认识,说明你真有了边界感和高姿态,是一大进步耳。格尔毕竟学历高有“文化”,真心感念学姐,说你看我的实际行动吧!

随即格尔主动给老板发一微信,诚恳恭维道:日前承教至感,您见微知著、见多识广、由小见大、由近及远、高屋建瓴、瞻前顾后、言浅意深、领导有方、指点迷津云云,今后还望多多指教!老板回复格尔:谢谢,你进步很快嘛!(看来老板对格尔的一大串谀词,客气地照单全收了)。

一日,格尔路遇退休老同事忘年交大姐名为大荔者,略述此事,意在汇报自己的进步。大荔以前辈身粉,惠赠格尔以肺腑心经,更令格尔觉振聋发聩,受益无穷。方知职场池水非浅,良才可遇。大荔心经是何?一二百言哉,格尔略记之,转发各友,皆认为金句:

“知错,善莫大焉。然知后仅以表扬他人,以油滑迂回表示认错,则非真认错。

能直陈己错,能凸显爽快人真性情,方为君子。

闻过则嬉,则人心失望矣。遇事解释或推卸,是进一步抹黑自己。”

大荔金句,颇能拨云驱雾,格尔至此又云开见月明,从理论上提高了,认识升华了。本来心底认为赞美是从心灵深处开出的花朵,不是讨好奉承、逢迎拍马。现在才真正认识到老板乃真好人,才会直言相告,甚至斥责。悟到这一层,遂觉再无半分懊恼。自己安慰自己,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今天始知也!何况我真心敬畏的是这份工作,不是仅对老板。改了就是好同志,得过且过亦智慧。

思之再三,又发给老板一微信。但不是这句话,却是诚恳道歉:我是真错了,错就错在没有文化,不懂规矩,今后定不忘初心,坚决改正。

经过大家开导,最终还是接受了老板会上批评的那句话。

老板回复:能严格要求自己就是有文化、懂规矩的表现嘛。无心之失,且行且进步,愿共勉之。

完美主义者格尔略觉遗憾的是,期望中的老板没有被她感动而在自愧之余也与自己一样自我批评,使自己变得更好一点,但心中负担一卸,杯水风波归于平寂,感到无比轻松,思想境界提升不惮以千万里计。暂觉前程出现一小片光明,胡愁乱恨之忧思顷刻甩进太平洋爪哇之侧。

呵呵。

附:

有好事者云,在文化市场见艾文给格尔的那本小册子秘笈传抄后的复印本,《职场微信礼仪》,内容真的是多到可以出一本书。

还增加了一些实战举例,如,前有领导发消息不能回 “嗯嗯”,后有收到通知不能只发 “OK”的手势。格尔同事冬瓜就踩雷了,领导微信布置工作,他只回个 “好的”。受到领导在群里公开批评:“好的”是什么意思?

冬瓜当然不敢怼回去,只是私下对格尔抱怨了几句。格尔即告诉他,你的回复过于随意,会让领导觉得你不够重视。“好的”潜台词是不是“知道了”,有没有让人嗅出不耐烦的味?还不如直告“收到”严谨,没有歧义。而且会让领导觉得受到尊重。

而只回复“好的”,领导可能要等着你的后续回复,事情办了没有……。时间一长领导肯定要再追问。你的“好的”岂不是敷衍?一点都不具体,你还想不想干了。

格尔一语惊醒天上人,冬瓜说我真该死,好了,我马上办。三下五除二,把办的结果汇报给领导。而且诚恳检讨了自己当时回复“好的”确实考虑不周,受到批评后马上改进,谢谢领导严格要求,今后定当接受教训。

又对格尔说,谢谢姐,今后对我这样的菜鸟您还要多多指教!

格尔嘲谑冬瓜,也学老板回复:愿共勉之。

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