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军训结束后教官选择默默地离开,而不是和同学们道别?

网友一:

作为学生,你们的大学生活开始了。大学里的氛围是什么?自由。不懂得追求自由的学生不是好学生。大学生不再是听从老师指挥棒,让你东就东,西就是西的应声虫,你们要的是自由的思想,以及自由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勇气。不得不说,这一切与军人格格不入,所以,聪明的教官选择与你不告而别。

有句话说的好,距离才能产生美。彼此的生活方式完全不同,为什么偏偏要加了微信加扣扣,然后渐渐懂了相互不是一路人。就让这份年轻的记忆留在彼此的心里好了,其实在许多学生眼中,所谓教官不是某个特定的人,而是一个象征。一个作风严谨的军人的形象。既然是一种形象,就让我们共同来维护这个形象,让他定格在你的记忆里。

最后,教官的任务完成了,彼此真的只是生命中的过客而已,只能选择默默离开了。

网友二:

这是军人的一贯作风,很正常的:

第一、传承八路军老传统绝不扰民,1945年八路军解放上海,不拿老百姓一块门板,集体睡大街。到现在部队换防,深夜或者凌晨出发,不给道路交通添堵,军训过后默默离开这是优良传统的延续。

第二、军人坚毅刚强,不需要太多的眼泪与不舍,更不想流露出眼泪和不舍,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经历多了老兵复退、新兵入伍。呆部队时间长了的老兵都厌倦了离别。

第三、再送教官离开的时候,很多学生会送小礼物、保留联系方式,而教官军训结束后,又要恢复紧张的部队生活,保持联系不利与教官的角色转换。

网友三:

军训期间,教官训练时很严格,休息时跟我们玩得特别开,给我们连起各种口号,喝水都要动作口号,在别人眼里,我们连一直处于很欢快的,会带我们打王者,各种好玩,而我们也经常学我们教官的口头禅,偷拍他的照片当表情包,军训期间我们连练的操也是比较独特,看起来比较帅的,会操前一天教官跟我们说如果我们会操做的好的话就陪我们下来,陪我们多半个小时再走,到了最后一天会操结束直接走人,说是不想看到我们的眼泪!

我们最后一天还在排队会操还没开始就有好多人哭成泪人,教官在下面走,看到了都假装没看到,心酸。军训虽然累,到时真的不舍,教官也说了也许以后都没机会跟军训一样几个班一起,既然一起了这就是缘分,教官来训练我们这也是一种缘分!

网友四:

有的教官可能只是与学院同龄,或者没有没有学院大,但是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他们经历了很多,比大学生们更加懂得怎么在这个社会下生存。他们看着学员没有规律,内心会想起的,或许时候在新兵营的生活。他们是军人,时候中华人民共和国得军人,有着良好作风的军人。

不告而别,或许是给这些大学生上的最后一课,学会面对社会的冷漠。也或者,他们只是不想让相处了半个月的朋友们看到眼里得泪花,也不想看到同学们眼里的水雾。我得教官在分列式结束后被一声紧急集合得哨声喊走的,这是他留给我能最后的精神,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我能感受到,他是不舍的。

网友五:

可能这是纪律吧,并非教官临时设计的场景。这也是军训的最后一节课,军人的离别式,深远、冷峻、默契、坚决。借这个问答帖感谢一位不知名的教官——上个月我的一位家人参加训练营,家人因为一直生活在温和的环境中,对军营的信息传递方式不那么融入,几次受到教官严厉提醒。这种严厉,对于长到十几岁从未被人说过重话的家人来说,情绪有点受不了。

离开军营的前一天训练结束时,教官从操场边的海棠树上摘下这枚果子,送给我的家人,什么话也没说,就摘下这枚果子,递给他。这个事想起来忍不住深思,冷峻的纪律执行者,有一颗温暖而细致的心。这是一位了不起的教官,他把军人的感情方式也教给了学员。可惜我这位家人懵懂的很,因为没有互留信息之类的分别仪式,只知道教官姓张,其他信息一概不知。

网友六:

不是为了让你们难过伤心,教官们只是想教你们,人的一生中有很多离别,每一个在你们生命中出现过的人都是非常珍贵的。是为了让你们在以后的日子里学会珍惜自己身边的每一个人,因为有可能一次再见就再也不见了。

军训结束后,教官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仼务,经过一段时间的严格训练,这些新兵学生蛋子,从一个拖垃不起的社会闲人,训练成手握钢枪的战士,一个从量到质的变化,使学生们明白,你们已经是个小战士了,国家的重任将慢慢的压在你肩上,你们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祖国的未来,希望将由你们肩任,你们必须努力,努力,再努力,担当起这份大任,当军训上完最后一节课时,欢送的哨声吹起,学生们为结束这有意议的生活而鼓掌,教官却默默无声的离开了,这是纪律,也是规律,让学生们留下亲切美好的记忆,这人生的一课,将深深洛在他们心里,一个从父母怀抱进入群体生活就是从今天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