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用锅炉技术自造潜艇,会成功吗?

近期以来台湾地区领导人自造潜艇的决心很大。3月21日,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主持签署“潜艇自造”设计启动及合作备忘签署仪式。当天,台湾“中科院院长”张冠群与台船董事长郑文隆正签约时,突然一阵强风把合约吹走,让现场许多官员尴尬不已,赶紧派人捡起合约继续完成仪式,这个小意外或许预示了台湾“潜艇自造”项目未来的命运。

英国广播公司4月5日报道称,台湾官员周三(4月5日)宣布,将在现有的四艘老旧潜艇基础上,自行建造八艘潜艇。这也是台湾首次公布具体的自建潜艇数目。此前有报道说,台湾海军和台船潜艇自造小组曾前往欧洲数国洽谈,希望得到潜艇外壳的原始设计图以及专利授权,但却"到处碰壁"。

锅炉技术造潜艇能行吗?

众所周知,台湾地区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没有独立发展军事力量的权利。但由于历史原因,台湾地区至今没有投入大陆怀抱。台湾地区没有从国际市场购买武器装备和相关技术的基本权利。虽然美国等西方国家会违背国际精神出售部分武器装备及技术给台湾,但是那些毕竟都是过时的并且十分有限。

台湾缺乏完善的军工体系和必要的人才队伍,更没有坚实的技术基础。可以说台湾地区根本没有自造潜艇的基础条件。台湾地区工业体系缺口太多,缺乏研发能力的完整性,要培养大批的新型领域人才,才可能建立完善的潜艇研发与生产体系,完成自主潜艇的建设。

可是台湾当局提出了一个大胆想法,那就是利用锅炉技术造潜艇。大家知道,经过多年发展,台湾民用技术还是不错的特别是锅炉技术相当先进。

屏东的铭荣元实业,是全球前五名的的压力容器制造商,专长是制造大型锅炉、炼油厂管线等。台湾《自由时报》分析称,铭荣元实业有技术造出高强度HSLA-80合金钢材实体,HSLA-80采用中钢钢材并经过水下震爆测试,具有高强度、易施工等优点,将成为造潜舰压力壳的主要材料。至于潜艇的焊接技术,台湾造船业者天真地认为,建造游艇的焊接技术,用于造潜艇完全没问题。

2016年年底,台湾国防部启动潜艇自造计划,试图耗资30亿美元建造8艘排水量12003000吨级的常规柴电潜艇。今年321日,蔡英文来到高雄左营海军基地,见证台海军、台中科院与台船三方签署潜艇建造备忘录,这意味着,台湾的潜艇自造计划正式启动。

建造潜艇涉及艇体、动力系统、武器装备系统等多个系统。台湾缺乏建造艇体的基本经验。潜艇设计建造不同于水面舰艇,水面舰艇建造如果有误差,只会影响吃水深度,而潜艇整个船身都在水中,排水量在外型设计时就已确定。如果过重或过轻,可能浮不上来或潜不下去。艇体重心浮心也必须误差很小,否则会严重影响操纵和潜艇的噪音。台湾的船舶工业缺乏艇体建造经验。

国外媒体分析认为,台湾根本没有生产潜艇所需特种钢的能力,相关配套技术也是一片空白。台湾提出的潜艇自造计划,也许只是出于赢取民意支持的口号罢了。但是台湾方面却不这么认为。

台湾相关机构认为台湾潜艇制造技术一点也不弱,世界上最先进的锅炉都能生产,难道不能生产潜艇?据台湾《自由时报》22日报道,有高雄造船业者表示,潜艇制造的部分关键零件属于管制出口,例如潜望镜“没有美国的同意,不可能在国际流通”,要组装恐有困难,但在水下耐压等材料、技术方面,台湾技术不输韩国。

台湾区造船业公会理事长韩碧祥说,只要上层有决心,业者一定有办法。过去有些国家只想卖潜艇,不让台湾自己做,几十年来第一次看到决心,台湾的技术不输韩国,不够再从外面补,“关键零件还是要美国帮忙”。

台湾方面认为,全球最大压力容器制造商铭荣元实业,有技术造出高强度HSLA-80合金钢材实体,并经过水下震爆测试,具有高强度、易施工等优点,预期将是自造潜艇压力壳主要材料。

台湾当局盲目乐观不顾现实强行实施自主建造潜艇计划,很可能会步印度的后尘,最终建成的潜艇可能价格昂贵又性能平庸。印度在潜艇使用经验、船体建造、潜艇设备集成技术方面远远强于台湾,其自主建造的卡尔瓦里号都花费了13年才完成定型、装备部队。

另外对于技术短板,台湾地区可能求助的国家也十分有限。由于台湾敏感的国际地位,除了美国、日本有可能给台湾以技术援助,其他德国、法国、瑞典等有能力向其提供潜艇技术的国家会相当慎重。综合来看台湾利用锅炉技术自造潜艇的计划看似宏大,台湾当局的决心也很大,但结果却很难乐观。也许这只是台湾当局的政治策略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