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房跑路,充值卡作废;美容美发店撤场,预存的钱打水漂;教育机构闭店,家长交的课程费无处索要……随着预付经营模式的扩张,所引发的消费纠纷也日益增多。
上周消息,银川市中级人民法院集中宣判涉健身房预付式消费服务合同案件,为当事人挽回经济损失十几万元,这也再次让预付消费成为热议话题。
近年来,银川各类健身房跑路的新闻屡见报端,诸如帝壹阳光游泳健身汇、清水游泳健身中心、御泉湾芊奕健身房等,都给消费者造成了巨大损失。
去年年底至今年年初,银川吉加健身多家门店陆续闭店,众多会员四处维权,直至最近这起案件才尘埃落定。
事实上,不仅是健身行业,餐饮娱乐、美容美发、培训机构、儿童摄影等行业都是携款跑路的重灾区。
预付消费之所以流行,是因为它背后的双赢逻辑。对于消费者而言,提前充值往往能享受更大优惠,对于商家而言,则有效锁定了客源并能提前回笼资金。
然而,这看似互惠互利的消费模式,正在渐渐走向歧路。预付卡消费前期缺乏有效监管,后期维权困难,一些商家便肆无忌惮地圈钱走人,加上疫情影响,也有不少抗风险能力弱的商家跑路,预付卡消费风险陡增。
商家圈钱跑路的行为,不仅损害了部分会员用户的权益,也严重破坏了市场秩序,对群众消费热情的打击更致命。
面对种种乱象,监管部门不能再任其发展,还需要拿出更有力的措施、更坚决的态度,将这股歪风邪气遏制住,牢牢守护消费者的权益。
目前来看,对预付卡消费的监管关键在于重心前移,只有有效监管预付资金,严格审核经营主体资质,才能减少商家圈钱跑路现象。同时,要提升商家违规成本,完善举报和投诉渠道,进而形成监管合力。
元旦假期将至,很多商家都将推出预付优惠等促销活动,监管部门要早早介入,为消费者提前扫清隐患,给预付消费装上“安全阀”,让大家敢放心花钱,消费市场才能迸发出更大活力。
下面一起关注一周榜单
向上滑动阅览
“分享+赞+在看”
告诉身边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