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鱼春婷 胡筱楠
全球油价快速回落
据经济日报8月24日报道,本轮成品油调价周期内(8月9日—8月22日),国际油价震荡下降。平均来看,伦敦布伦特、纽约WTI油价比上轮调价周期下降4.03%。中国国内成品油价迎来“五连降”。国家发展改革委23日发布消息,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自2022年8月23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205元和200元。
据测算,本次调价折合成升价后,92号汽油每升下调0.16元,0号柴油每升下调0.17元。以油箱容量50L的普通私家车计算,加满一箱油将少花8元左右。有分析师表示,按市区百公里耗油7L-8L的车型,平均每行驶一百公里费用减少1.2元左右。对满载50吨的大型物流运输车辆而言,平均每行驶一百公里燃油费用减少6.8元左右。
数据显示,8月份,国际油价受多重因素影响跌势凶猛。8月21日,美国WTI原油开盘价格为每桶 89.65 美元,较年内130美元的高点已相去甚远,较前交易日收盘价下跌 1.2%。8月22日,欧洲Brent原油开盘价格为每桶 93.07 美元,较前交易日收盘价下跌 1.2%,自俄乌冲突发生以来首次跌破95美元关口,并且在8月17日创下了盘中91.51美元/桶的新低。
有专家称,部分石油生产国增产、欧盟放松对俄石油限制、全球经济不景气等3个主要因素,是导致全球油价快速回落的原因。
一是以利比亚为代表的世界主要产油国同意增加石油产量。7月份利比亚石油部长表示,该国日均石油产量恢复至120万桶,较6月底翻一番,已回升至4月初的水平,这一增产行动给高企的全球石油市场降温明显。
二是由于担心原油价格上涨和全球能源供应趋紧,欧洲各国政府放松了对俄罗斯石油的出口限制。英国《金融时报》8月初报道称,除了将俄罗斯排除在海上保险市场之外的计划被推迟,欧盟还修正了此前的对俄制裁内容,允许部分欧洲企业同俄罗斯石油公司进行交易,以便向欧盟以外的国家运输石油。
三是全球经济衰退的预期在增强,全球二季度经济数据显示,西方主要国家通货膨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美国经济连续两个季度萎缩,这些数据可能加剧人们对经济衰退即将到来的担忧,导致能源需求放缓。数据显示,2022年第二季度全球石油平均日需求量为9856万桶,略低于第一季度平均日需求量9936万桶。
石油市场动荡,原油价格波动未来可能加剧
而另一方面,“欧佩克+”认为当前油价下跌过快,放风将采取措施稳定油价。同时,包含欧洲气荒愈演愈烈、俄石油出口受限、多个石油生产国政局不稳等多方面因素,可能导致原油价格波动加剧。
欧洲面临天然气短缺愈演愈烈,欧洲气价再度飙升。8月16日欧洲天然气价格上涨至243.11欧元/兆瓦时,较前一日上涨幅度超10%。自7月27日起,由俄罗斯通往德国的天然气管道“北溪-1”的输气量已经降至满负荷输送量的20%,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 PJSC)表示,输气量减少的原因是又有一台涡轮机要维修。8月22日,该公司表示将在本月晚些时候关闭通往德国的北溪(Nord Stream)天然气管道,进行为期三天的维护。欧洲政界人士曾提出,俄罗斯可能会在今年冬天对天然气完全停供,即使德国已在努力应对价格上涨的问题,也将会导致食品和能源价格飙升,陷入经济衰退。
以应对“严重的供应中断”,沙特和阿联酋已准备“大幅提高”石油产量。路透社8月4日报道,熟悉海湾地区主要石油出口国想法的消息人士称,如果今年冬天全球面临严重的供应危机,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准备好了“大幅提高”石油产量。一名消息人士透露,欧佩克成员国的大概拥有200万桶—270万桶的日闲置产能。但他同时表示,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可能会“大幅增加”石油产量,但只有在供应危机恶化的情况下才会这么做。
此外,利比亚、叙利亚和伊拉克等产油国政局不稳影响生产。利比亚拥有非洲最大的原油储备,8月份以来脆弱的石油产量反弹到每天120万桶的正常水平,但利比亚内部仍然存在严重的政治分歧,若无解决方案,利比亚国家石油公司将很难保持目前的原油产量。据央视新闻报道,叙利亚石油及矿产资源部此前公布,叙日均产油量的八成以上被掠夺。曾作为产油国的叙利亚目前不得不依靠进口来满足需求,同时也意味着叙境内出现能源供应不足、油价随着国际油价上涨等问题。伊拉克拥有超过1500亿桶的原油储量,占世界已探明石油储量的12%,但该国政局在后萨达姆时代陷入长期的不稳定状态。据文汇报8月18日报道,伊拉克“无政府状态”僵局进入第10个月,政治认同失序导致政局持续动荡。
上述因素均会导致石油市场动荡,在秋冬季全球能源需求量增加的叠加作用下,石油价格可能出现较大反弹。有分析师认为目前,市场对经济和需求前景依然担忧,但供应趋紧预期延续,下一轮中国国内成品油调价上调的概率较大。
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辑 胡筱楠
校对 余悦
审核 王祖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