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安定君 · 编辑 | 抹茶喵
11月8日早上6点,初中生唐某从校门口走出,6天后,遗体从距校门500米元的池塘捞出来,“身上有淤青,鼻子和嘴边有血水。”
澎湃新闻11月15日讯 针对“湖南衡阳祁东县某中学初中生唐某失踪六天后遗体在校门口池塘打捞上来”一事,11月15日,祁东县权威信源向澎湃新闻证实,初中生唐某失踪后遗体在池塘被发现情况属实,目前当地警方已介入调查。
15日凌晨,出事学生的父亲唐先生向澎湃新闻介绍,儿子系留守学生,今年14岁,就读于祁东县步云桥镇中学初三,平时在校寄宿,放假时和爷爷生活在一起,“成绩位列班上中等,性格内向,与班上同学关系一般。”
唐先生称,自己11月8日接到儿子班主任消息称小孩已经失踪,失踪当日,学校正在进行期中考试。11月9日,自己从东莞赶回老家寻子。11月10日,家属苦寻未果,向当地派出所报案。直到11月13日,儿子遗体从距离学校校门约500米远的池塘里打捞上来。
唐先生透露,学校校门口视频监控显示,儿子于11月8日早上6点多从学校校门口走出,再也没有回过校园。
“看到遗体时,儿子身上有淤青,鼻子和嘴边有血水。”唐先生否认儿子系班上班长、死前曾遭校园欺凌的网络传言。
他表示,11月15日,儿子遗体将进行尸检,相信警方会查明儿子真正的死因。
15日,祁东县权威信源向澎湃新闻透露,中学生唐某失踪后死亡情况属实,目前当地警方已经介入,正调查学生死亡原因。
来源:澎湃新闻
相信警方会查明死因,给家长一个说法,但是更值得我们关注的是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
现今的社会环境,有的父母为了生计问题,会选择出外打工,由于没有办法在打工的城市照顾孩子,会选择将自己的孩子留在农村生活,或者交给亲戚照顾。
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近年来越来越为人们关注。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他们不仅常常受到意外伤害,自身的心理状况也堪忧。
他们是另一种形式的“孤儿”,心理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
留守儿童自杀例子并非个案,近些年来,留守儿童自杀事件屡有发生:
2014年,安徽省望江县就发生了9岁留守儿童上吊自杀的悲剧;
2013年,江苏盱眙县两留守儿童因缺乏父母关爱相约服药自杀;
2012年,浙江省玉环县6岁留守女童看电影触景生情欲跳海自杀;
2011年,西安蓝田县10岁留守儿童喝农药自杀;
2010年陕西扶风县5名留守儿童相约自杀的悲剧更是震惊国人;
2009年留守女高中生结伴烧炭自杀;
2008年安徽少年因思念父母自杀。
这些还只是少数见诸媒体的案例,现实中,究竟有多少留守儿童曾有过自杀的想法和行为,恐怕难以估计。
希望这一次次的悲剧,能够真正引起社会和政府对留守儿童问题的重视。也希望更多父母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不要再人为制造“留守”的孩子,更不要让孩子们对“爱”死心。
留守儿童自杀现象的背后,暴露出这个群体存在突出的心理健康问题,这样的心理疾患,轻则只是孤独、自责、过敏等,重则表现出自残、自杀乃至暴力等倾向。
太原安定医院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闻莉老师表示:留守儿童由于常年与父母聚少离多,而且隔代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思想也有一定的影响。作为父母,我们要正视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1.叛逆暴躁:留守儿童由于年少无知,会误认为父母不管他,放弃对他的教育,在心理上会造成反正没人管的叛逆心理。
在农村学校违纪学生中,“留守学生”占绝大多数,低年级及学前儿童一般表现为逃学、迟到;不完成作业;小偷小摸;不诚实,经常说谎;高年级“留守儿童”开始出现叛逆心理,攻击意识很强,与老师顶撞,不服从管教,更有甚者还盲目冲动、打架斗殴。
2.自卑:相对从小就有父母陪伴的同学,留守儿童心理会无形中形成自卑的心理,误认为自己是没有人关爱,没有父母可以撑腰。
家庭环境的不稳定使他们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从而带来较强的孤独感。他们由于缺乏感情依靠,性格内向,遇到一些麻烦事会显得柔弱无助,久而久之变得不愿与人交流。长期的寡言、沉默、焦虑和紧张,极易使这些孩子形成孤僻、自卑、封闭的心理。
3.三观判断:隔代的教育问题有可能会导致留守儿童对现今社会造成有偏差的理解能力,由于父母从小就缺乏教育。
留守儿童靠自己薄弱的理解能力,难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甚至有可能自暴自弃,出现逃学辍学的行为,很早就迈入社会。
太原安定医院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闻莉老师表示:留守孩子在父母缺失的家庭中,因为缺失父爱母爱,他们成为了一群“心灵孤儿”,爷爷奶奶照顾得再好也不能替代父母对孩子的陪伴和关爱,亲情缺失所产生的心理问题会对孩子造成严重的伤害。(拨打健康热线:0351—6629999进行咨询)
对于孩子来说,有父母的地方才是家。如果你的孩子无奈“留守”,希望你能做到:
1.争取多跟孩子见面,多抱抱他们,亲亲他们。
2.如果实在见不了面,就多打电话,或者在网上聊聊,问问他们高兴或不高兴的事,让他们感受到父母的爱,感受到家的温暖。
3.逢年过节回不了家,能否把孩子接到身边小聚。
太原安定医院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闻莉老师建议:当留守孩子逐渐长大后,发现了一些行为问题,父母需要思想上高度重视,但是行为上需要谨慎处理。减少立刻要说教、说服或者压制孩子的做法,不轻易给孩子贴上“坏孩子”的标签,多陪陪孩子,听听孩子心理的想法,多去看孩子身上的优点。严重的问题,有必要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的支持。
留守儿童的悲剧让我们明白:眼下最为急迫的要务,其实是对各地留守儿童进行一次专门的心理健康普查。太原市安定心理援助志愿服务中心,一个专门服务大众心理健康的公益机构,可以帮助需要帮助的留守儿童做免费的心理健康普查,对于查出存在心理危机和疾患的留守儿童,我们将会制定专门的心理援助计划,对他们进行心理干预和治疗。(拨打健康热线:0351—6629999进行咨询)
太原市安定心理援助志愿服务中心是由太原市民政局批准和主管的民办非企业公益机构。中心主要由太原安定医院心理、精神卫生专家及省内外精神卫生领域有关专家、心理咨询师、心理学工作者、社会工作者、心理学志愿者等组成,主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援助志愿服务,承办政府及有关部门组织或委托的心理援助志愿服务,宣传和普及精神卫生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用心理健康的理念为各类人群提供心理援助志愿服务。
更多热点剖析,请关注“心灵围炉”微信公众号!
本文图片如有违规或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