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窃16年后,四川图书馆馆藏文献惊现广东拍卖行!拍卖公司回应来了

近日,一则“四川图书馆馆藏文献现身广东拍卖行”的消息在网上流传。

9月13日,四川省图书馆就馆藏近代珍贵文献《鱼雁集》丛札流出事件发布官方声明称:

这批近两百封近代名人信札——由林思进本人于三十年代精心编成《鱼雁集》——确系四川省图书馆旧藏,但已于2004年12月13日四川省图书馆书库失窃案中被盗。

图/四川日报

9月14日,广东崇正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许习文接受羊城晚报记者独家采访,首次回应事件相关问题。

许习文表示:

经网上查证,此批拍品曾经于2005年拍出。从“崇正林思进藏札”的委托人处获悉,委托人正是于2005年通过拍卖获得这批林思进的珍贵信札,并珍藏至今,并委托崇正以多个标的进行拍卖。

图/四川日报

羊城晚报独家专访

羊城晚报:在征集过程中,拍卖公司有怎样的义务和流程?是否有义务核实来源?

许习文:在征集拍品时,我们会要求委托方说明来源,以确保拍卖物的合法性;合同上也会要求委托方对拍品来源的合法性做出保证。同时我们也做内部拍品的审定,文物类拍品会通过“中国被盗(丢失)文物信息发布平台”进行核实。但林思进这批藏札,我们在该平台上查不到有登记,也就是它没有被登记在册。

拍卖企业对拍品真伪和来源性质进行初步判断并评估能否上拍后,须向国家文物主管部门报批。根据《文物拍卖管理办法》,拍卖企业须在距拍卖日35个工作日前报文物部门审核,文物部门出具批复文件后方可上拍。

那么国家文物主管部门对拟拍卖标的进行审核,其中一项内容就是要确认:该拟拍卖标的,是否为不得拍卖的文物、是否属于馆藏被盗(丢失)文物等。国内的馆藏被盗(丢失)文物通常通过“中国被盗(丢失)文物信息发布平台”查询,有备案者,不得上拍。

这一次广东崇正的春季拍卖会是2020年9月13日举办,而《广东省文物局关于“广东崇正2020春季拍卖会”文物标的的批复》盖章日期为2020年8月26日。广东崇正2020年春季拍卖会是严格按照拍卖程序进行的。

羊城晚报:自网上出现质疑声音后,拍卖公司采取了什么措施?

许习文:预展拍卖前夕,广东崇正已注意到,有外界声音对本次拍品林思进藏书札的来源进行质疑。针对不同声音,广东崇正本着负责的态度,经研究决定,第一时间对《古逸清芬》专场图录号731-776号拍品进行撤拍。

故《古逸清芬》专场图录号731-776号拍品没有出现在预展现场,也没有进行拍卖。

羊城晚报:关于“林思进信札”的情况是怎样的?

许习文:经网上查证,此批拍品曾经于2005年公开拍出。从崇正林思进藏札的委托人处获悉,该委托人正是于2005年通过拍卖获得这批林思进的珍贵信札,收藏至今,并委托崇正以多个标的进行拍卖。

羊城晚报:从拍卖公司角度,类似情况可否减少或避免?

许习文:在“中国被盗(丢失)文物信息发布平台”上,查不到林思进这批藏札的任何信息,委托方对这批藏札也是善意取得的,整批信札上面也没有四川省图书馆的任何印记。这种情况怎么办?

但是我觉得,通过这件事也能传达出一种很有益的意味,那就是随着网络越来越发达,信息透明度越来越高,网民的参与度也非常高,相信关注和保护文物的环境会慢慢更好。同时,我们也呼吁全社会都来关注和保护文物,那才是文化之幸。

背景资料

林思进(1874-1953年),字山腴,晚年自号清寂翁,成都华阳人,晚清举人。曾任内阁中书,成都府中学堂监督,四川省立图书馆馆长,华阳县中校长,成都高等师范学堂、华西大学、成都大学、四川大学教授,四川省通志馆总纂。1949年后任川西区各界人士代表会代表、川西行署参事。1952年任四川省文史研究馆副馆长。著有《中国文学概要》、《华阳县志》(编纂)、《清寂堂诗集》、《清寂堂文录》、《吴游录》等。

1938年,林思进将黄宾虹、谢无量、陈宝琛、廖平等76位名人写给他的200多通信札汇编整理为六册(经折装,楠木天地板),并亲自题签,是为《鱼雁集》。这批书札涉及近代政教文化名人甚多,数量庞大,内容丰富,是极为难得的近代史研究材料。

附:四川省图书馆官方声明

来源| 羊城晚报、金羊网、羊城派,部分资料来自四川日报

文字|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朱绍杰

校对 | 周勇

审核 |艾渝

签发 |孙朝方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