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CNS学院正式启动,引领脑转移瘤战役新征程

导语:2019年4月21日,备受瞩目的中国CNS学院正式成立,并在广东顺德成功启动,国内外肿瘤领域知名专家共同见证了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

为了进一步提升全国恶性肿瘤的规范化诊疗能力,加强对脑转移瘤特别是肺癌脑转移的认识与防控,2019年4月21日,中国CNS学院正式成立,并在广东顺德成功启动。来自肿瘤科、呼吸科、胸外科、放疗科、神经外科等国内外多学科知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聚焦脑转移瘤治疗现状及新进展,为全国肿瘤领域的同道们奉献了一场精彩绝伦的学术盛宴。

启动仪式

本次会议由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内科张力教授、苏黎世综合癌症中心Rolf A. Stahel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射治疗科王绿化教授、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神经外科牟永告教授等共同担任大会主席。张力教授讲到,脑转移瘤患者在临床上,发病率高,预后差,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获益和生活质量。CNS学院的成立,旨在通过这一平台,汇聚更多多学科临床专家的力量,为脑转移瘤特别是肺癌脑转移的综合防治做出贡献,不仅要治疗,更要关注预防,延长病人总生存期的同时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最终惠及更多临床患者。

开场致辞

在激动人心的启动仪式后,大会进入学术宣讲环节。专家们指出,脑转移瘤的发生严重威胁着患者生命,目前针对脑转移瘤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浙江省肿瘤医院胸部肿瘤内科范云教授提到,FLAURA研究显示对于初治EGFR敏感突变阳性NSCLC脑转移患者,奥希替尼较标准治疗显著延长中位PFS(15.2个月 vs. 9.6个月),降低53%颅内疾病进展风险,且奥希替尼组患者发生CNS的进展更少,因CNS新发病灶导致的进展也更少,可预防脑转。Rolf A. Stahel教授强调,对于EGFR敏感突变阳性NSCLC患者,与其他EGFR-TKI相比,第三代EGFR-TKI奥希替尼提供了更长的PFS, 更少的副作用,更好的CNS功效,目前已得到NCCN指南、欧洲ESMO指南等最高级别推荐,是目前一线治疗的优选方案,同时也非常期待奥希替尼在中国一线适应症的获批。

范云教授、刘安文教授

在Q&A环节,专家们分别从各自专业领域出发,就脑转移防治策略、奥希替尼应用时机以及联合治疗的模式探讨等热点问题展开了激烈讨论。与会人员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大会现场

最后,张力教授在总结中指出,脑转移瘤作为临床上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次启动会的成功召开,在全国范围内吹响脑转移战役的集结号角,通过构建以患者为核心,以临床专家主导,社会组织和相关单位等共同参与的平台,2019将发起一系列项目活动,线上线下全覆盖,多科室联动,加强学术宣传与交流,我们期待更多临床医生用科学的力量,守护更多患者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