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窒息了,这部台版《熔炉》居然是真实事件

太窒息了!


最近,台湾出了部现实题材电影,被称为华语版《熔炉》。和《熔炉》一样,这部电影改编自真实社会案件,讲述的是发生在聋哑学校中的性侵事件。


在看这部电影之前我已经做足了心理准备,但这104分钟的观影过程,依旧让人感到窒息,头皮发麻。


《无声》



在这部电影中,有不少熟脸。


女主角陈妍霏,在前几天推荐过的《孤味》中就有出演。


虽然只有20岁,但小姑娘特有灵气,很有春夏的神韵,演起戏来浑然天成,是个好苗子。



男主角刘子铨,前几年的优质台剧《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中的男主角。



还有一位演员,刘冠廷


《阳光普照》中有他,《大佛普拉斯》导演的新作《同学麦娜丝》中有他。


高分台剧《荼蘼》《花甲男孩转大人》《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中还有他。


这挑剧本的眼光,真不错。



这部《无声》是导演柯贞年的第一部长片电影。


处女作就改编这么有话题度的真实案件,挺有魄力。


虽然不及《熔炉》的力度和影响力,但女性视角给整个案件提供了更细腻的思考和更克制的呈现。


整体来说,这部电影还蛮让人惊喜。



故事的男主角名叫张诚(刘子铨 饰)


他是一个聋哑人,刚从普通学校转学来启聪学校读书。


这里的同学和他一样,都是聋哑人,没有人会嘲笑他,这里的老师用手语讲课,不用担心跟不上课。


学校环境优美,满眼绿色,张诚毫不怀疑,自己将在这里度过美好的学生时光。



在校庆晚会上,张诚遇见了贝贝(陈妍霏 饰)


在群魔乱舞的变装舞会上,贝贝穿着泳衣,尽情摇摆着身体,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



张诚喜欢贝贝,贝贝也很热情地和张诚交了朋友。


如果按照正常的故事走向,少男少女,春心萌动,谈一场或酸或涩的感情,多好。


可惜,黑暗过早地进入了他们的世界。



校车上,张诚一如既往地偷瞄贝贝,却发现贝贝没在座位上。


看了一圈,发现校车后排有校服拉起来的帘子。


张诚走上前猛然拉开帘子,看到贝贝被几个男生压在身下,女孩拼命挣扎,但两个男生紧抓着她,另外一个男生已经脱下了裤子……


张诚目眦尽裂,但当事人却丝毫没有被发现的慌张, 旁边的学长小光还给他比了个“嘘”。



而此时此刻,校车上的所有同学都对此见怪不怪,依旧在嬉戏打闹,就连校车上的老师,在看到小光他们之后,也转过了脸。


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第二天,张诚看到贝贝和那群侵犯她的男生们在一起踢足球,好像校车上的一幕没有发生过一样。


当张诚质问贝贝的时候,贝贝说:


“他们只是在玩”。



这是整部电影最让我心惊的一句台词。


贝贝说过这句话,老师说过这句话,全校的同学们也都默认着这句话,性侵就这样堂而皇之地在校园内发生着。


其实,第一次在校车上被侵犯的时候,贝贝求助过老师。


老师说,“你们不是在玩吗?”


同为女性,当贝贝告诉她自己痛的时候,这位女老师说,“老师要怎么帮你,他们又没有欺负你。”



老师没有帮助她,同学们也没有帮助她。


贝贝知道,没有会帮自己,自己如果继续求助的话,反而会被人讨厌。


就这样,贝贝沉默了,她告诉自己,那些男生平时都很好,他们那样只是在跟自己玩。


让人窒息的是,这个校园里,不只有一个“贝贝”。



在张诚的坚持下,贝贝把自己身上发生的事告诉了校园里唯一正义的男老师王大军(刘冠廷 饰)


然后,关于性侵害的调查在校园内正式展开。


有个小男生,在小学四年级就被侵害,面对老师的问询,作为受害者的他还在担心自己会不会被处罚。


有个男生,他性侵了贝贝,但他本人也曾被别人性侵过。


受害者有男有女,分布各个年龄段,很多人既是受害者也是施暴者,最后调查结果显示——


这个校园内的性侵案件足足127起



在让人心惊的现实面前,还有个让人难以置信的事实是,这所有案件都和高年级的学长小光脱不了干系。


大家说,是小光唆使他们那样玩的。


面对老师,小光说他唆使大家的原因是:好玩。


把性侵当游戏,这究竟是天生恶魔还是另有隐情?


总之,当听到小光说出“好玩”两个字的时候,我在震惊愤恨的同时,满脑子都是“为什么”。



相比较《熔炉》对案件走向,社会舆论的呈现,这部《无声》显得更加克制和温柔。


影片的重心不在于去追究,而在于去探究。


去探究这么大范围的校园性侵案的成因。


去向沉默的受害者,去向放任黑暗发生的学校,问一个“为什么”。



127起性侵案的发生,小光作为唆使者,前期让人恨得牙痒痒,后期又让人心生同情。


因为小光本人,曾经也是一个受害者。


在对小光的不堪过往进行呈现的时候,影片用了一个特别让人震撼的方式。


通过监控,我们看到身量尚小的小光被男老师拉进了一间屋子,小光从屋子里出来后,一脸的痛苦愤怒。


监控显示,这是2006年。



依旧是通过监控,我们看到小光逐渐长大。


他出入这间屋子的方式从一开始的挣扎到并肩而行,再到一个人走进房间。


他走出房间之后,已经不再哭泣,甚至还仰着脸对着监控笑了一笑。


监控显示,这已经是2010年。



4年的侵害,彻彻底底地改变了一个男孩。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像“房思琪”一样,喜欢上了自己的老师,他用“喜欢”两个字来合理化对方对自己的伤害。


与此同时,内心的伤痛无法排解,作为受害者的他转而去伤害比他更弱的人,好像越多人像自己一样被伤害,自己的伤害就会淡化一点。


像他这样的情况,在那127起案件中并不新鲜。


受害者转变成施暴者,这是需要我们去关注和警惕的事情。



除此之外,屠龙少年成恶龙的情况,也在发生。


作为影片的男主角,张诚是揭开127起案件的正义使者,但这个男主角也并不完美。


他决心保护贝贝,但面对成群的男同学时,他显得太过弱小。


对方拗来更弱小的男生,告诉他,只要你碰他,我们就不碰贝贝。


屠龙少年最终成了恶龙,这也是性侵案件一再发生,受害者越来越多的原因之一。



这一切现象都给我们提了一个醒:


心理关注。


学校老师和校长的默认与纵容,是因为侵犯小光的那位老师,来头大,背景牛。


校长当初把这位老师“请”出校园,自认为自己已经功德圆满,但施暴者走了,留下的受害者小光呢?



没有人关心他心里是怎么想的,更没有人去引导他如何从伤痛中走出来。


当小光转变成施暴者,性侵在校园中频繁出现时,校长和老师又为了保全自身,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任邪恶在眼皮子底下发生着。


细想想,如果当初有人关心过小光,后来的127起案子可能就不会出现了。


但特别让人愤怒与心寒的是,不管是在影片还是在现实生活中,这起事件因为取证难等原因,最终还是不了了之。



出于受害者是聋哑人的特殊身份,残障人士的心理状况影片的议题之一。


贝贝在被侵犯后,依旧愿意和伤害他的人在一起玩,即便在真相大白之后,她担心的也是同学们会不会讨厌她,爷爷奶奶会不会伤心,老师会不会被赶走。


她自己的心理感受反而被放在了最末位。


因为她是聋哑人,从小她就没有朋友,相比较自己所受的伤害,她更害怕没有朋友。相比较在外面的世界做个没用的人,她宁可忍受一次次侵犯。



片名《无声》,这是一群无声的人,但片中处处都是他们的怒吼。


“我怕被丢在外面的世界”。


“我们跟别人不一样,我常常觉得我很多余”。


“我们不是坏人”。


在他们心里,正常人的世界反而更让他们痛苦,那些疏远,排斥,无意识的嫌弃,不经意间的恶意,对他们来说都是伤害,对我们来说都值得去反思。


性侵受害者的心理重建,残障人士的心理关怀,这是整个社会应该去认真关注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