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专注朝鲜战争题材的整合和创作,持续贡献优质内容,请关注我)
引言
朝鲜战争,是现代化战争机器的碰撞,我们对联合国军印象最深的就是震耳欲聋的炮声和铺天盖地的飞机,实际上在整个战争中,双方都是互相学习着对方的优点,我们学习美军的现代立体化作战和后勤管理,美军则学习我们的迂回穿插和大胆纵深,其中在铁原阻击战的时候,联合国军曾经派出了一支韩国特工队,对我军后方的破坏十分严重,更令人惊奇的是这支特工队颇有来历。
利用机动性推进的美军
故事发生的背景是在五次战役的时候,志愿军跨过三八线全线出击,联合国军是一触即溃,并不是他们是在无力抵抗,而是在李奇微的指挥下故意后撤,这就是李奇微最为得意的“磁性战术”,也就是躲避志愿军的进攻锋芒,在我们突入纵深的时候,由于补给线拉长,志愿军的攻击只能维持一个星期,这个时候不得不停下来等待补给,而此时联合国军在利用强大的火力掩护下开始反击,联合国军不只是有正面的大规模进攻,而且李奇微也效仿志愿军的战术组织小规模部队依靠机动性进行穿插,其中就有知名的美军纽曼挺进队,今天叙说的主角并不是它,而是同样穿插到我军后方的一支韩国特工队,他们给志愿军带来的麻烦是最有威胁的。
坦克掩护下进攻的美军
根据当时的志愿军老兵回忆,美军的穿插还是比较谨慎的,他们不太敢以太小的单位活动,对正在撤退中的志愿军大部队来说威胁并不是很大,威胁最大的当属韩国特工队,他们熟悉地形和民情,擅长伪装,敢于大胆的穿插到志愿军后方,攻击落单的战士,袭击医院和兵站,他们不但会说朝鲜话混装在朝鲜民众中,还会讲汉语,危害是相当大的。
凶残的韩国特工队
在一些志愿军老兵的回忆中有这么一个“集合号”事件,正是韩国特工队的杰作。他们在后方突袭了一支落单的志愿军小股部队,很多战士到死都不明白为何自己人会朝他们开枪,这些韩国兵一边说着娴熟的中国话突然就拔枪开火,大部分战士们牺牲了,只有一名司号员落入了韩国特工的手中。这名司号员在韩国特工的威逼利诱之下吹响了集合号,而韩国特工队则在周围架好机枪设下埋伏,就这样,在全军撤退的路途中失去建制的志愿军官兵闻听集合号迅速靠拢过来,根据后来查证,最少有20多名志愿军官兵死于这个狡诈的韩国特工队长只手。这个韩国特工队长由此获得了“敌后猛虎”的称号。
电影《神龙车队》中有过韩国特工的情节
面对韩国特工的疯狂活动,志愿军各部纷纷做出应对,军队中的侦察兵战斗素质较高且有很好的警觉性,为此,志愿军各部纷纷派出所属的侦察部队去断后,来减少韩国特工部队带来的危害,此举果然收获了很好的效果,而那个号称“敌后猛虎”的韩国特工队长也没有高兴太久,最终落入了志愿军的手中。这名韩国王牌特工的克星就是志愿军63军189师的侦察英雄李子忠,后来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某师副师长,从他的回忆中我们知道了一些抓获韩国特工队长的细节。
当时在伪满洲国学习的朝鲜青年
当李子忠俘获这名队长的时候,此人不慌不忙,平静的说了一句:“同志,缴枪不杀啊。”这名队长并不像其他战俘一样恐惧少言,而是颇为轻松地坐在地上,跟亲手抓住他的李子忠交谈起来,非常坦白,知无不言。这家伙如此娴熟的中国话俨然就是一个中国人,后来审讯得知他是“满洲国陆军官校”毕业的,在河北还跟八路军打过仗呢。
充斥在日军中的朝鲜人
所谓“满洲国陆军官校”,即伪满新京陆军分校,当年日本为了加强对朝鲜的统治和利用,曾经抽调了一批朝鲜士官生到这里学习,后来韩国的很多高级官员,比如总统朴正熙、参谋总长白善烨都是这个出身。这些来中国深造的学生,原本是要回朝鲜任职的,后来因为日军在华北战场的兵力捉襟见肘,很多从这所学校毕业的学生都被抽调到河北、热河等地和八路军作战。由于他们属于伪军,但是装备训练和作战水平一点也不亚于日军,被八路军称为“种子伪军”,是重点防范和打击的对象。
后来称为韩国总统的朴正熙(朴槿惠的父亲)
结语
这名被俘获的韩国特工队长姓白,按照资历,他也算是韩国军队里的精英分子了,如果不是化身特工,他最起码是一个团长级别的,他手下的队员大多数去过中国,所以自然熟悉中国军人的作战习惯,更是说得一口娴熟的中国话。果然是应对的那句话,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样如此难以分辨真假的特工队真是志愿军后方的最大威胁。
(笔者专注朝鲜战争题材的整合和创作,持续贡献优质内容,请关注我)
(因为此篇文章为历史领域内容,所以配图均来自于网络资料库,如有侵权,联系必删,敬请见谅。)
参考文献《朝鲜战争》、《最寒冷的冬天》、《血战铁原》
感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