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氏宗祠:赣州城硕果仅存的祠堂

刘氏宗祠:赣州城内硕果仅存的祠堂


刘氏祠堂,位于解放街道辖区,藕塘里区域内,是清末刘氏族人合力建成的刘氏宗祠。

清代便有的刘氏祠堂的存在,是凭着它的文物意义。“二水环流,三山秀峙,堂哉皇哉,动人瞻视,人杰地灵,以续以似”。这是对坐落在虔城藕塘里的刘氏祠堂的词赞。古老的建筑物现已列为赣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刘氏祠堂实际上是赣南刘氏总祠。从祠的构思和格式来看,属于祠庙合一、堂馆并存的古代建筑风格。它的规模之大、取材之精、工艺之美,在当时的虔州城为数不多。

发掘出来的祠铭中有一段记载:“章贡精华,崆峒清淑,寐庙巍峨,楼台高矗”。


这座祠堂是从清代同治八年着手策划,经十年的筹备。举人刘安倬趁赴京会试大考的机会,收集各地建筑资料,特别是京城祠庙的建筑式样,并与在京的赣州籍官员才子商讨,为建祠绘制蓝图。

在虔城,以刘安倬、刘拱辰为首,组织43人的筹建班子,发动城乡内外捐资银元一万余两,于城西购买错杂民居50余亩宅基地。祠堂从光绪五年(1879)四月动工,至光绪六年(1880)十月竣工,建筑面积达6000平方米。

刘家祠堂非常完整、规范。《祠记》称:“天下事有志竞成耳”。刘家祠堂背北面南,其原貌是三进大厅,戏台建在大门之内,大厅两侧有治事厅、祭器库、两廊为钟鼓楼。祠有肖墙、庭院、垂花门、抄手游廊、穿堂、仪门、耳房。右边和后院有水塘、花园、亭、台、楼、阁。

现存的大门是斗拱式的飞檐建筑,这是我国建筑特有的一种结构。大门对联写着:“流环章贡秀峙崆峒幸山川别开生面,世衍俊宗家诒顾及大门第赖有传人”。戏台面对大厅、可容千人观戏,台柱有联:“妆成离合悲欢以无为有,演出伦常纲纪作古证今”。

房子采用百年杉木为柱,梁柱雕花彩绘、檐瓦釉花,屋顶净瓶、石狮、宝鼎装饰堂皇。至今屋顶宝石红光尚见。当时与近祠的萍沼荷池、菱塘柳柏掩映如画,雉堞回抱,联曰:“一带林塘堪供诗料,四时花鸟足助天机。”


今天的城市建筑林林总总,气象万千。跻身于这城市现代气息中的刘家祠堂,显然不能与当代高楼相比美,它所有的只是些古典味道供文化人嗅吮。

刘氏祠堂如今虽然显得破旧,有些墙体甚至出现了断损的险象,但雕镂精细的飞檐斗拱,依旧向着天空与土地演绎当年工匠创造的艺术美。气势恢宏的青石巨门,也仍然向着来往客人张扬着一种陈旧的骄傲;深深宅院的正方天井,也还贮藏着昔时刘氏族人的喜怒哀乐。

文/文瑞,图/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