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大学中国留学生失踪超一个月!父母焦急寻子

就读美国芝加哥大学的20岁中国留学生范迪文(Diwen Fan),一个月前离开学校宿舍后至今未与家人联系,范迪文父母向社会寻求帮助,对于热心人提供可靠信息使得家属找到失踪人,父母郑重承诺支付1万美元酬谢金。

根据芝加哥清水正东律师事务所指出,范迪文身高179公分,体重70公斤,中英文流利,5月5日从校园失踪时,戴着一副黑色边框的近视眼镜,背着一个黑色且上面有“EDISON”字样的后背包。

美国中文电视报道称,范迪文父母公开喊话儿子说,知道他付出了巨大艰辛与努力,但谁又能事事如意呢?“因个人所能掌控之外的原因受到挫折,根本不算什么大事,坚强、韧性与毅力才是人生真正的财富”。

范迪文父母还提到,是否还记得父亲常讲的名校并不那么重要,何况目前一切问题均能解决,“你完全可进可退,前程无虞,关键是尽快回归乐观与常态”。

范迪文父母还说,认识他的所有人一如既往相信、支持他,不过,父亲现在焦急万分,母亲整天以泪洗面,弟弟也急切盼望早日见到“象龟哥哥”,范迪文的同学也期待与他在暑期聚会,父母希望儿子不要把自己封闭起来,尽快与家人联系。

另据报道,芝加哥大学也发表声明称,正在与执法部门和家属密切配合,希望范迪文能平安归来。

(来源:美国中文电视视频截图)

预防和寻找失联人员应该怎么做?

中国驻洛杉矶总领馆网站在领事保护栏目领侨专题中,曾专门刊文介绍在美中国公民如何预防失联、如何寻找失联人员。

如何预防失联?

(一)在美中国公民

1.请注意,安全首先是你自己的责任,与家人持续保持联系是你应尽的义务。

2.与家人约定几种联系方式,并保持至少一种方式畅通。

3.如前往无通讯信号的偏远地区,或因故减少与外界联系频率,应事先告知家人或身边友人,并注意在恢复通讯信号的第一时间主动联系,告知健康、安全状况。

4.遵守约定,按时、持续与家人保持联系,注意检查与家人的通讯信息记录并及时回复询问与关切。

5.如与家人发生分歧与矛盾,沟通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切勿意气用事。

6.注意身心健康。如遇心理问题,应及时联系心理医生咨询、就诊等。

(二)在美中国公民亲属

1.与在美亲友经常保持联系,关心他们的行踪、生活和身心健康,如发现需要帮助,应及时提供而不是置之不理。

2.留学生父母,除掌握学生的联系方式外,还应知晓所在学校国际生服务机构、院系指导老师、宿舍同学、校外公寓房东、邻居等相关人员的联系电话,以备不时之需。

3.老人外出应携带写有姓名、家庭住址、联系人信息的卡片,以备急需。

如何寻找失联人员?

失联并不等于失踪。当事人未与家人联系并不意味着已经失踪,也不当然表示已面临险境。根据警方资料,约80%的报告失踪人口在48至72小时内都能被找到或自行恢复联系,最后证明都是安全的,与绑架、谋杀等刑事犯罪无关,因此如遇在美亲友失联,请保持冷静,切勿恐慌。

(一)自行寻找

通过以下方式自行尝试寻找:

1.通过电话、短信、电邮等方式联系当事人或同行人员。

2.通过联系当事人的朋友、雇主、同事、同学等了解其行踪。

3.通过微信等社交媒体寻找可能的信息。

4.如可能,通过当事人银行信用卡、借记卡等消费信息,了解其最新消费记录。

5.如可能,联系有关旅行社、航空公司,了解当事人的行程安排。

6.如可能,联系当事人手机服务商,了解其最近通话情况。

7.可访问全国失踪人口数据库—NamUs登记失踪人员情况并查询相关数据。洛杉矶地区失踪人员信息,可登录洛杉矶警察局网站“失踪人员名单”查寻。

8.你也可以自行通过以下渠道寻人:当地医院、无家可归者避难所、当地或国家犯人数据库查询网站、验尸官(Coroner)、停尸房(Morgue),或致信社会安全局联系当事人,或通过当地Salvation Army等寻人。

(二)报警求助

如已尝试多种途径未果,且确实担心当事人安危,可选择报警。

(三)寻求总领馆帮助

通过以上方式寻人未果,且当事人所在地属总领馆领区,可联系总领馆提供协助。

栏目主编:顾万全 文字编辑:宋慧 题图来源:IC photo 图片编辑:邵竞

来源:作者:中国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