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是志村的救命钱啊。”6月3日一大早,襄城县湛北乡山前杨庄村党支部书记魏建立眼中含泪在村室里数钞票,望着桌上厚厚的一沓钱,眉头紧锁的他终于有了点笑意。
魏建立口中的李志村是山前杨庄村村民,因患癌症花光了积蓄,无法继续治疗。村干部们了解情况后吃不下饭了,发动村民为李志村捐治疗款。仅一天半功夫,红色的捐款箱内便累积了厚厚一沓现金,加上微信捐赠,截至6月3日中午,该村550户村民中共有256户参与捐款,其中68名党员全部捐了款,爱心捐款额26485元。看着饱含沉甸甸的善意和希望的钞票,村监委会委员朱付坤面露骄傲:“不管村里遇到啥事,乡亲们立马就积极响应,出钱的出钱,出力的出力,乡邻和睦,互帮互助是常事儿,俺可是全国文明村啊!”
2020年11月,中央文明办授予山前杨庄村为全国文明村镇!一个拥有27个姓氏的村,为何会有这么强的凝聚力,成为襄城在文明乡镇建设工作大局中的“领头雁”?这与全村知礼重教、民风朴实分不开,更与村两委干部务实为民、不断加强党建引领分不开!
近年来,山前杨庄村在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同时,高度重视家风和民风建设,相继开展了“党员干部示范”专项行动、“最美家庭”创评、“十星级文明户”评选、开设“红黑榜”、打造“民风主题文化街”等活动。记者被一户院墙上的几个荣誉牌吸引住了,这是村民孙霞家,墙上张贴着“最美家庭”、“光荣之家”、“共产党员户”等荣誉牌。她的儿媳还被评为“好媳妇”。孙霞挠头笑着说:“这都是村里对俺家的肯定,村里得这些荣誉的还有很多家呢!俺以后还要做的更好。”
在干群共同努力下,山前杨庄村精神文明之花遍地开,民风更纯良向上,村里凝聚力更强,村民在共建共享中拥有了更多归属感和参与积极性。
山前杨庄村党群服务中心大门口是没有围墙的,就如电影《千顷澄碧的年代》中的那样,山前杨庄村拆除了党群服务中心的围墙,也用实干,拆掉了隔开党员干部和群众的那堵“心墙”。修下水道、修排前路、实施殡葬改革、建文化广场、建公厕……从人居环境入手,从群众急难问题入手,山前杨庄村干群齐心协力共建共享美好家园,如今的山前杨庄村,葱郁的果园,雅致的庭院,一步一景惹人流连。孙霞老伴崔国亮竖起了大拇指:“过去都说咱大街是‘水泥路’,污水横流,现在,路多平整干净,俺村还建了四季采摘园,可漂亮。
由于项目少,以前村集体经济是山前杨庄村的短板。村两委换届以来,新两委班子在传承上一届两委班子实干精神的基础上,以更足的干劲和魄力,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在荒地上种上了车厘子、樱桃、石榴、李子、杏、桃、柿、猕猴桃等30亩“摇钱树”,打造出了四季采摘园,承包给本村果树种植能手后,村集体一年能增收十万元,还实现了村民就近就业。荒地摇身一变成聚宝盆,三年后果树结果,采摘游也会发展起来,四季有水果,四季有游客,四季可增收。
“乡风纯、乡村美、乡村富”的蓝图在山庄杨庄村正变为现实。“我们村将继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锻造出更强的基层党组织铁军,学史力行,为群众办好事,靠实干巧干走好乡村振兴路,不负国家级文明村的光荣称号!”展望未来,山前杨庄村党支部书记魏建立干劲满满。
襄城融媒
记 者 | 张甜甜 李 兵
编 辑 | 张甜甜
校 对 | 王 晴
责 编 | 顿 伟
审 核 | 孙若平 李晓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