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人防(又称“民防”)工事是干什么的吗?我们国家现在和谐稳定还有修建人防工程的必要吗?我们今天来看看关于民防工程,各国都是怎么做的。

世界民防简谱
中国
中国人民防空自1950年创立以来,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组织指挥体系、防护工程体系、通信警报体系、专业队伍体系和人口疏散体系逐渐壮大,应付现代战争及重大灾害事故,有效保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近年来,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指引下,人防工程伴随城镇化快速扩展,北京、上海、长沙等87个重点城市的防护工程面积人均超过1平方米。人民防空这座“地下长城”,与武装力量一起构成强大的攻防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国际民防最新动态
近日,据英国《卫报》网站报道称,瑞典海军正在重新把司令部搬回到冷战时期一个旨在抵御核攻击的庞大地下堡垒——穆斯克基地。

资料图片:停泊在穆斯克地下船坞内的瑞典维斯比级隐身护卫舰。(瑞典国防部官网)
据可查阅的资料显示,穆斯克基地于1969年建成,拥有能够保护军舰的巨大地下船坞、数英里长的隧道以及办公室和医院。报道称,现在穆斯克基地的设施已经废弃,全面升级改造需要数年时间才能完成。据介绍,这个地下指挥中心要到2021至2022年才能配齐全部设施。
建民防工程过时了吗?
经常有人会问:现在还有修建人防工事的必要吗?我们从瑞典海军的举动就可以看出,修建人防工事无论什么时候都不会过时,人防工事属于国防工程,只有强大的国防、坚固的堡垒才能保民安、护民利。
瑞典
瑞典是北欧唯一没有参加北约的一个中立国家,采取“武装中立“政策已达 170年之久,长期处于和平环境之中。但瑞典却从来没有放弃过增强国家整体防御力量的努力,它将民防与军事防御、心理防御、经济防御等同作为其总体防御的重要组成部分。
瑞典认为,从缩短隐蔽需要的时间和尽量减少损失的角度看,数量多、规模小的掩藏部,比数量少、规模大的掩蔽部理想。
至今,全国已建有民防地下掩蔽所6.6万多处,600多万床位,可容纳70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85%。目前,瑞典仍以每年5.5亿瑞典克朗的资金用来修建掩蔽部,使掩蔽部的数量以每年15-20万个的速度增加。
我们再看看其它几个国家的民防工程:
美国
美国是超级大国、超级军事强国,也是世界上民防建设最先进的国家。为防范敌人空袭,美国建成了约60万个掩蔽部,城市75%的建筑都有地下室,人均防护面积达2㎡。
俄罗斯
俄罗斯作为传统军事大国极重视民防,民防部队平时兵力2.5万人,战时可扩编到10万人。全国有8个民防区域性中心,人均通用防护设施不低于0.5㎡,所占空间不少于1.5m³。
瑞士
瑞士是一个军事力量相对较弱的中立国,近190多年未有战争,但世界最完善的地下掩蔽系统在瑞士。瑞士民防掩蔽部20万处,掩蔽位置600万个,100%容纳全国人口。二战时,因瑞士民防基础扎实,纳粹德国方未轻率入侵。
南联盟
南联盟长期受战争威胁,全国地下有四通八达的道路网和商业街等民防地下城。如深埋地下30米以上、掩体可抗 3000度高温的首脑指挥工程;4英尺厚砼防护层、2英尺厚钢筋砼防爆门、用以掩蔽飞机和导弹的防护工程等;儿童甚至能在外界的漫天轰炸中安然入睡。
日本
日本政府认为在未来战争中城市防空的最理想方法是建造地下城市。全国大量构筑地下街、地铁、地下停车场、地下发电厂、地下油库等地下工程。全国20多大中城市建有100多条地下街,总面积超100万㎡。
总结
所以,“深挖洞”永远都不会过时。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明确指出:人民防空实行“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的方针。
新中国人民防空工作创立69年来,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各级人防部门不再以单纯的战备姿态被动地服从经济建设大局,而是顺应市场经济大潮,因“洞”制宜。从人防和经济发展的双重需要出发,“防空洞”既作为战场,也当成市场建设,融入应急体系,追求战备、社会、经济的综合效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