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5月1日报道,第一共和银行已经被监管机构查封并出售给了摩根大通,周一上班后,这个成立于1985年,2023年已经成为美国第14大银行“第一共和银行”将不复存在!
救不回的第一共和银行:美国最大的危机或已经来临
第一共和银行(First Republic Bank)也称第一信托银行,3月初在遭遇硅谷银行倒闭和签名银行危机的同时也遭遇了流动性危机,股价一度下跌超过70%,大量民众通宵在银行外排队取钱,其存款总额一度下降近41%至1045亿美元!
3月16日,包括高盛、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花旗银行、美国银行、富国银行在内的银行向第一共和银行注入共300亿美元,并保持至少120天,这一操作有所减缓民众的恐慌情绪,到3月底时其挤兑情况有所遏制。
但进入4月份以来,美国经济大环境并没有好转,多家银行相继传出危机,另外还有多位业内人士警告美国至少有50家银行面临倒闭危机。第一共和银行状况继续恶化,4月24日,第一共和银行公布的2023年第1季业绩显示银行于3月份流失逾1000亿美元存款,消息传出,股价再次崩溃。
美媒《新闻周刊》报道,4月25日(周二)开盘后,第一共和银行每股价值为12.23美元。但到收盘时已经已跌至8.10美元,跌幅为49.37%。4月28日(周五),第一共和银行宣布计划开始以亏损的价格出售其债券和证券以筹集资本并开始裁员。
当天FDIC(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宣布正在考虑接管该银行,导致其股价暴跌43%至3.50美元。在盘后交易中再次下跌42%后,总计在过去的6个月中,股价已经跌去90%。FDIC确认即将接管该银行。4月29日,FDIC接触了JPMorgan Chase、PNC和美国银行等多家银行,5月1日,FDIC宣布出售给JPMorgan。
与反应迟钝的硅谷银行以及签名银行的慢慢发酵相比,这次FDIC的速度堪称是超音速,出现流动性危机,注资!一旦倒闭危机则直接接管并且立即找下家,看来FDIC早就已经有预案,发生危机立刻按部就班处理,原因很简单,美国银行已经经受不起民众的恐慌性挤兑了,这更从另一个侧面表示美国银行的问题很严重。
三家银行倒闭的真正原因:居然是投资美债
3月初以来,美国已经有三家银行步入倒闭后尘,第一共和银行的亏损总共有250亿美元,而据《纽约时报》在5月1日的报道,三家银行的倒闭情况是类似的,随着美联储迅速提高利率以对抗通货膨胀,三家银行在贷款和投资的重压下高额浮亏!
当这些亏损额消息被泄露后,这三家银行都遭遇双重压力,以免是投资者抛售股票,导致股价暴跌并失去股市融资渠道,另一边则是储户挤兑,银行现金迅速见底,不得不抛售投资的国债(美债)以换取现金。
但这些银行投资的都是长期美债,目前美联储不断加息对抗通胀,导致短期美债利率走高,当长期美债抛售出现巨额亏损(短期更赚钱时谁要你的长期美债?),本来不抛售时只是浮亏,储户不挤兑,股票不暴跌,坚持到最后还是盈利的,但一旦遭遇挤兑,这些浮亏立刻就变成实际亏损,最终落得抛售资产甚至被收购的命运。
美国最大的危机或已经来临:美债问题,已将引火自焚
美国一直都是用两种方式薅全世界的羊毛甚至抢劫全球财富,一种是美元,另一种是美债,因为美元是国际贸易中主要结算货币,也是各国最重要的外汇储备,也因为如此,美国一直都是有恃无恐的用这两个工具收割世界。
第一个工具美元潮汐
通过一轮降息放出大量美元,在投资地产生的利润后再通过加息过程让美元抛弃资产回流美国,通胀留在当地,利润跑回美国;这一轮操作让人非常恼怒却毫无办法,大量美元涌入对发展经济相当有利,但当美元撤离时却留下一地鸡毛,美国用这种方式已经多次对全世界剪羊毛:
第一次就是收割拉美,1970年代初布雷登森林体系崩溃后,美元滥发导致大量美元外流,其中最近的拉丁美洲就成了“重灾区”,大量美元流入让拉美经济异常繁荣,但到了1979年,美国收紧了宽松的货币政策,美联储把利率提升至1982年的最高点20%!
前所未有的高利率让大量资本回流,10年间美元产生的利润全部跑回美国,而拉美国家因为经济繁荣而增发的本币则成了通胀的根源,开始陷入经济危机,大量资产被低价贱卖,甚至连天然气,自来水,铁路,通信,电力等事关国计民生的产业也大量落入了美国资本家的手中。
后来美国还用《广场协议》收割了日本,之后就是大家都知道的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收割东南亚,特别是亚洲金融危机,香港虽然背靠内地才没有元气大伤,但即使是中国这么大经济体量也是遭受了损失,这个武器威力相当强大,要是没有强大的经济体系做后盾,难保不被美国当韭菜收割。
第二个工具就是美债
发行债券是国家和机构“融资”的一种方式,正常情况下,以未来预期收益为筹码借钱,等到债券到期后再赎回,然后发行新一轮债券,信誉好、收益好就不怕没有销路。但美债却不是这样操作,美国是强行要求全球“经济合作伙伴”购买。
并且在到债务上限时并没打算兑现美债,而是实施“量化宽松”(QE)政策,不断提高美国政府的债务上限,从2008年开启第一轮QE以来,美国政府已经进行了四轮操作,于2014年9月17日推出,但到了2020年因为疫情开放了无限量QE。4月19日,美国国会众议院议长凯文·麦卡锡公布2023年“限制、储蓄、增长”法案将联邦债务上限从31.4万亿提高1.5万亿到32.9万亿美元。
这代表什么意思?也就是在预期收益没有增加的情况下扩大发行债券,虽然看起来账面数据多了,但美债上限提高,美元增发,通货膨胀严重了,手里的美元更不值钱了。简单点说就是一锅粥不够分了,美国又往里面掺了勺水,看起来够了,但营养不够了。
割韭菜、剪羊毛还不够,美国继续作死
如果美国只是这样操作的话,估计在全球还能多割几年,因为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一个完全可以替代美元的货币,但美国已经开启了作死的模式,在俄乌冲突发生后美国居然冻结了俄罗斯的所有美元账户,没收了俄罗斯的海外资产,还把俄罗斯踢出了SWIFT结算系统。
这让很多国家瞬间清醒过来了,美元是美国人的美元,结算体系和玩法规则都是美国人定的,打工几十年好不容攒下点美元资产,结果美国人说冻结就冻结,说没收就没收,这让人咋过呢?
所以从那会开始就有很多国家就动了小心思了,比如俄罗斯是不得不选择,而印度、东南亚和南美以及中东多国是怕,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总归是不靠谱,所以要放在多个篮子里,本币交易,人民币互换交易等等,反正就是要在美元交易上撕开一个口子。
然而俄乌冲突发酵引起的“血案”并未结束,它还揭开了美元几个“臭不可闻”的盖子,俄乌双方打了一年多,欧洲与美国都不遗余力的援助,全球粮食、能源市场暴涨,导致各国CPI指数高涨,与那些疯了一样暴涨CPI指数的国家不一样,美国其实不算高,也就在9%左右,但这是年GDP高达20多万亿的美国,除了1970年代的金融危机外,美国就没那么高CPI过。
所以降CPI就成了2022~2023年拜登政府的主要内容,原本想着让沙特增产石油降CPI,结果碰了几次软钉子,拜登快要自闭了!只能不断加息让美元回流来给美国经济托底,然而却发生了意想不到的事件!
美债这个工具:开始反噬美国自身
美国内大量银行都以杠杆的方式购买了大量长期美债,这次加息导致短期美债暴涨,本来也没啥事,但银行浮亏消息传出遭遇挤兑,银行不得不抛售长期美债,这个浮亏从账面直接转成了亏损,撑不住的三家银行已经“倒闭”了。
然而更可怕的事情不只是银行倒闭,而是美国联邦存款保险政策遭遇不信任,3月17日,耶伦在就硅谷银行、签名银行倒闭接受质询时,来自于俄克拉何马州的共和党籍参议员詹姆斯·兰克福德质问耶伦:
“为什么我们纳税人的钱不仅要为那些支持拜登的亿万富豪买单,还要为将资金存放在硅谷银行的中国投资者买单?”
俄克拉何马州的共和党籍参议员詹姆斯·兰克福德
堂堂美国议员居然会提出这种低智商的问题,这是存款!代为保管的存款,不是投资!美国人居然想黑了中国人在美国银行的存款,这种丧心病狂的说法实在让中国储户怕了,加上同期瑞士政府授意瑞银对AT1债券违约,让大量投资者信心丧失。那段时间传出的大量资金从欧美涌入东南亚,特别是香港等多家银行,原因就是投资者对美国信心下降,出尔反尔的政策,层出不穷刁难投资者的美国议员,实在让人放心不下。
另一个更可怕的“事故”则是美债卖不动了,各大美债购买国,不仅没有新购美债,还在抛售美债!连G7成员国都在猛抛美债,英国、法国、德国、日本、加拿大、意大利都在狂抛美债,其中2月份英国抛售了253亿美元,日本抛售226亿美元国债,加拿大抛售了180亿美元,德国、法国、意大利都在同步减持。我国2月份则减持了106亿美元美债,总抛售规模已经高达4600多亿美元。
美国发行债券,有人买才能“融到资金”,要是没人买,那就再提高收益率,不断提高的收益率总是会吸引到投资者,但此前购买长期国债的美国银行就倒霉了。因为在短期收益更高的情况下没人会去购买长期国债(也可以亏本销售),那些美国银行的购买的长期国债如果坚持不到购买年限兑现就会出现巨亏,一边是美债卖不动加息,另一边却是银行面临倒闭,手心手背都是肉,美国打算咋办?
中国的绝招: 美国也看不懂
美债的问题,耶伦是解决不了的!因为问题不在耶伦这边,也不是现在发生的,而是积累已久。各国对美元和美债的怨气可不是这么容易能消除。坊间已经多次传闻耶伦要求中国购买国债,但大家看到了,不仅没有增购,反而在减持,这也是近期美国不断搞事的源头,美国这厮与众不同,人家有事求人要送礼,美国倒好,不断刺激你,让你反过来求他,有这办事方式吗?所以中国一点都不急,晾他个一年半载,看看到底是谁更着急!
人民币正在悄悄的国际化:美国人都没察觉
CIPS(跨境人民币支付系统)于2015年10月8日正式启动,但进展并不顺,尽管中国政府大力推行,但进展不是很快,主要是缺乏一个主动使用CIPS的契机,俄乌冲突是一个很大的机会,俄罗斯大量交易转而使用CIPS,另一个则是各国也打算找一种美元以外的备用支付方式,CIPS成了备胎,但仍然缺乏主动交易的动力,因为人家手里也没有人民币!
3月28日的《纽约时报》刊发的一篇报道称发现了一种中国人将人民币国际化的罕见方法,报道称中国在过去的六年时间里,总共向发展中国家提供了1850亿美元的紧急贷款,这个金额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贷款还要多。
纽时称中国的贷款没有那么多附加条件,而且还款方式比较特别,中国的贷款的还款是用人民币偿还的。这些国家的外汇储备中的人民币的比例甚至还高于美元,这种让西方国家意想不到的操作方式下,中国不知不觉的就把烫手的大量美元外汇给处理了,另一个则是人民币正以一种悄悄的方式走向国际并回流,正在以另一种方式达成美元潮汐回流模式。
《纽约时报》这一报道,彭博社、CNN等多家西方媒体突然明白过来了,中国人在几年前就已经开始去“美元外汇储备”,而整个西方却浑然不觉。这招主动人民币国际化真是出乎美国的预料,用美国人的美元,完成人民币国际化!这一招不知道是哪个天才想出来的,美国人看来是要头疼了,因为中国的外汇储备高达3.13万亿美元,想怎么玩都行!
美国经济真到了一个十字路口了,不断作才落的现在这个下场,事到如今还有回头路吗?笔者看是没有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全球去美元化正在进行中,怎么也得搞几个多元结算货币出来,只要能削弱强势美元,只要能平衡风险,大家都是愿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