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街头扛货父子组合,父亲冉光辉上身光着膀子,肩上扛着袋百来斤的货物,嘴里还叼着一根烟,信步走下批发市场旁边的楼梯,他的手里还紧紧牵着三岁的小儿子,亦步亦趋跟在父亲旁边。这样辛苦的扛货日子,即便每天只有微薄的收入,作为父亲的冉光辉也十年如一日的坚持着,从没有放弃生活,更没有放弃一个作为父亲的责任,他用行动着的爱给孩子撑起一个家,给了孩子稳稳的如大山一般的依靠。
19世纪德国的牧师卡尔.威特在面对幼儿时期反应迟钝,有点痴呆的儿子小卡尔时,他没有气馁,更没有放弃自己的孩子,而是运用自己总结的教育理念和全能教育法,倾注一生的心血,将儿子小卡尔培养成了远近闻名的天才,自己也成为了儿童早期教育的鼻祖。正是因为卡尔.威特一直舞动着从未停止过的爱的行动,所以成就了孩子,也成就了自己,卡尔.威特用行动证明了爱是一个动词。
“母爱如水”,为什么我们会形容母爱如山呢?有人会说因为母亲的爱给我们带来温暖、灵动、亲和,就如同柔水一般包容环绕给人亲切感。没错,但是同样我们要知道这份温暖,这份灵动,这份亲和,这份亲切感也都不是无缘无故的凭空幻想出来的,而是由古往今来无数伟大的母亲用她们爱的行动总结出来的。
马拉松赛道上,45岁的单亲妈妈陈嘉龄推着18 岁的儿子“小比”奋力前行。小比四肢过于纤细、折叠状“窝”在推车里,高兴的手舞足蹈。这是10公里的赛道、小比和推车共40公斤。这也是陈嘉龄第十几次参赛了,只因为,她的儿子在马拉松中总是非常开心。“孩子,希望我们在一起的每一天都要开开心心。”陈嘉龄推着儿子在马拉松赛道上的每一步都是正在正在跳动着的爱,她完美的阐释了母爱在跳动着,且一直都在,从未停止过。
今年的东京奥运会上,46岁的体操传奇丘索维金娜在完成最后一跳时,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许多其他国家的选手上前向其致意。丘索维金娜不仅是一位值得人尊敬的“体坛老将”,也是一位伟大的母亲,,曾经因为儿子患白血病,她带儿子去德国治疗、并代表德国出征数次。“一枚世锦赛金牌价值3,500美元,这对我来说很重要。”她曾坦言自己需要赚钱给儿子治疗。但是,在儿子的病情得到控制后,她又再次的回到了自己的祖国,并且接下来多次代表乌克兰参赛。丘索维金娜用行动表示了对孩子的爱,也用行动表示了对祖国的爱,更是用用行动教会了孩子将这份爱延续下去。
所有以上关于爱的事例,不管是父亲的爱,还是母亲的爱,都在表明着爱是一个动词,它是需要人行动起来的,只有行动起来的爱才可以让人看到,只有行动起来的爱才能让人感受到,只有行动起来的爱才会一代一代渊源流传下去,让我们一起将爱这个动词用行动进行到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