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太幸运了!
怎么说?
我们可是这整个南山景区里唯一的汉族家庭!
哇哦!
小时候我特别爱喝牛奶,就是那种一大袋里面有16个独立包装小袋的奶粉,每天用热水泡着喝,早晚必一袋,有段时候因为太迷恋喝牛奶,甚至一天泡四杯喝。那个牌子我到现在还记得,叫做——南仔。
虽然后来已经见不到这个牌子的奶粉,但是在我的记忆里,一直以为,南仔南仔,想必是产自遥远又美丽的南山。不过这只是我一厢情愿的意念。
新疆的南山并不出名,比起赫赫有名的喀纳斯来讲,也许很多人并不知道原来在遥远的新疆还有一个叫做南山的景区。这里是乌鲁木齐本地人郊游首选之地。一路从湖北开车到新疆,路上经过了很多游人趋之若鹜的景点,鲜少见到一处景区里,有一大半的游人都是本地人。
在进入南山之前,我们按照计划在加油站买了新疆年卡,此卡368元的价格,与身份证实名绑定,每次进入景区可以凭卡进入。但是这个卡也不是万能的。比如它会限制喀纳斯景区的使用月份,还有景区区间车的费用是不包含的。要知道新疆部分景区的区间车费用比门票还要贵。
如果有去新疆游玩的朋友,只有一两周左右的短期旅程,我们建议没有必要买新疆旅游卡,因为旅游卡包含的景点遍布新疆各个角落,如果不像我们这样把新疆转个遍,大部分景点都是玩不到的。
你们也知道新疆到底有多大。往往一个景点到另一个景点,也许需要花上一整天在路上。
进入南山之前,景色就开始明亮起来,也许是乌鲁木齐拥挤又遍地修路的状况使我们有些无奈,总之看到潺潺流水,一眼万里的峡谷景色,心情豁然开朗。
进入南山景区之后,车辆需要统一停在停车场,之后徒步在山间游览,没有强行乘坐区间车的设置也让我们对南山好感顿生。其实有时候真的希望在大自然里好好走一走,因为大自然里蕴藏着天地万物的灵气。
虽然徒步在两山之间稍许有一点寒意,好在下午的阳光很好,只要走进阳光里,一切都不成问题。
景色并称不上惊艳,在我们美丽的神农架也许风景更甚,但是当你看到那些拖着一家老小欢快前进的少数民族家庭,走在其中会有一股别样的感觉。
包着头巾的维族妈妈问我冷不冷,身边的小孩子朝我们一脸无邪的笑嘻嘻,在半路我们还遇见一个与父母走散的小胖,他与我们结伴,告诉我们说:我妈妈和姐姐她们嫌我走太慢,一不小心就找不到她们了。
我们笑着问他:“你不着急找她们吗?她们看不到你该急坏了吧!”他不慌不忙说:“她们才不会着急呢!他们说我太胖了,嫌弃我。你们看吧她们等会儿肯定在终点嘲笑我。”这位自来熟的小胖与我们一起走了一段路,后来也被我们甩到了身后。(真的不是故意的哈哈)
狭长蜿蜒的山间峡谷,路边就是山上流下的河流,天格外蓝,阳光照到的地方格外暖。
有一瞬间,似乎我们也把自己当做了当地人,散着步,遛着弯,仿佛不是风尘仆仆的远道而来的旅人,而是与大家一样,享受这一刻午后时光的本地人。
也许因为我们享受到这样的心境,才会在景色平平的终点丝毫没失望之意。
这一条还不如我们宜昌大瀑布的瀑布,木木依然兴奋得跑去合影。实际上我看他是想要享受一把被淋湿的痛快。瀑布地下冷得像在冰柜里。
除了瀑布之外,就别无其它了。
所以来到这里,就选择放松心情走走看看吧!
在下山的时候,又碰见了带着漂亮小娃娃的年轻妈妈。她的普通话不太好,但是很努力在跟我们交流。她告诉我们她今年22岁,小孩子已经四岁了。她问我们有孩子没有,我们说还没有,她笑了笑说:我们那里,结婚很早。
她的丈夫在前面带着哥哥的儿子,一个很有爱笑的小男孩。
她说她丈夫的哥哥也才23岁,孩子已经五岁了。她们都是在乌鲁木齐生活的维族人,她是以为饰品加工厂里为饰品做加工的工人,她丈夫在家里的农场工作。
22岁,对于大多数男女来说,不过是刚刚从大学毕业的学生而已。我们因为她的年龄而惊讶的同时,她也因我还没有要孩子而惊讶。她说:“你们应该快点要个孩子了。”
哎呀!不急嘛!
在景区露营是我们的Plan A,在停车场附近有很多当地的毡房,他们大多在这里做着烤羊肉串和出租毡房的小生意。搜索露营地无果,我们又把目光抛向停车场,可停车场在车辆走光后,变得空旷冷清,虽然还没到夜晚,峡谷吹出来的风很大,想必夜晚更甚。
我们开着车往景区门口的方向一路寻找,山坡上有一个小村子,大多是自家建起的小平房。每一户都是独门独院,带门前的小花园。木木提议开去山坡上找找,看看有没有人愿意让我们在院子里借用一晚。
要说运气,那一天我们可是大大的有。
在山坡上兜兜转转来到一家小平房花园前,本来还担心会不会语言不同而沟通不畅,结果房屋主人的普通话比我们还要好。他得知我们来意之后,丝毫没有犹豫,直接说:“行啊!就是晚上很冷,你们在院子里受得住吗?”
有那么齐全的迪卡侬装备,当然受得住啦!
房主有两个儿子,小儿子还没满岁,大儿子在读小学三年级。加上老爷爷老奶奶,一家六口都从乌鲁木齐来到南山过暑假避暑。南山确实是个避暑的好地方,太阳下山后的温度,就好比冬天。
女主人裹着羽绒服到院子与我们打招呼,他们家大儿子看到我们搬东西搭帐篷,特别好奇,一个劲儿问问题。不知道是不是暑假在这山里憋坏了,连晚饭都不愿意与家人吃,硬要在外面跟我们一起吃泡面。
一家人非常友善,给我们拿了热水与水果,起初答应让我们进来的大哥也裹着大衣到院子里跟我们聊起天。我们说大哥太感谢你了,我们原本以为要折腾很久才能找到合适的露营地,没想到我们开口问的第一家,就给了我们这么棒的院子。
大哥很惊讶,说:“那你们太幸运了!我们可是这景区里唯一的汉族人。”
老爷爷拿着相机出来了,说要跟我们照相。他的相机里都是他自己拍的风景,还有一家人一起为院子除草、种花的记录。他平常爱好摄影,搬到南山避暑也是老爷爷的意思。
最初到新疆的时候,老爷爷还不知道自己将会在这里安置一个家。直到儿子降生,他才真正对新疆有了亲切感。如今他的儿子孙子都与他们一起在乌鲁木齐生活,被问到关于乌鲁木齐戒备森严,人们活得不自由这个话题,老爷爷总是说:“会好的,这样的日子会结束的。
太阳下山之后的南山可以用冬天来形容,冷风嗖嗖,我和木木双双裹上了厚厚的羽绒服。
木木问大哥:“如果我们去问维族家庭,一般他们是不会答应让我们搭营的吧?”大哥回答说:“不太会,他们的普通话没多好,有可能不明白你们的用意。而且现在维汉的关系,也挺敏感,虽然跟以前比好了很多,但多少人们还有些顾忌。”
当家大儿子被妈妈强加了大衣,裹着就飞奔出来。他说:“我给你们讲一讲我班上的笑话吧!”
然后,一个九岁的小朋友给我们讲了半小时的冷笑话。
最后他妈妈生气得跑出来拉他回去,拽着他说:“你不冷别人站外面听你讲话多冷!让哥哥姐姐好好休息。”
哈哈哈,确实挺冷的。冷笑话也挺冷的。
他不舍得看向我们。也许对于他来说,我们就是新世界,当他抢过木木手里的打气筒给床垫打气时,兴奋的表情像是得到了一个新玩具。
夜深了,风更凉了。
我们将羽绒服压在睡袋上当被子,尽管帐篷外又黑又冷,帐篷里却又暖有亮。隔壁院子里有几只羊时不时咩咩叫两声,像是与我们作伴的邻居。远处的山变成让人生畏的黑色,近处平房透出的光变成让人温暖的橙色。
这样的露营就是我们想要的样子啊。拉上帐篷拉链,美好一天用一个美好的方式结束,一切刚刚好。
一木行
文:一一
编辑:木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