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4次才确诊?!试剂盒产能上去了,为什么确诊还是那么难?

2023年03月21日20:17:25 热门 1424

据1月30日《人民日报》报道,天津一例新型冠状病毒患者在1月25日、1月28日共进行了三次核酸检测,都为阴性,但是在1月30日的第四次检测中呈阳性。

目前尚不清楚该病例是否由于收集、处理、运输或保存不当等原因导致阴性结果。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中在“检测方法的局限性”中,也写明多种因素可导致出现假阳、假阴。

1月30日,21新健康记者从多个交叉信源得到证实,不仅天津,多地多个医院都出现了类似的“漏检”情况,多位临床医生也对试剂盒准确性提出疑问。尽管“漏检”属于小概率事件,但保证试剂盒结果的高准确性仍对疫情防控有重大意义。

为何会出现漏检情况?

“抗击疫情的矛盾点,第一轮挑战在于试剂盒的产能不足、不规范与疑似病例过多。这点通过药监局快速审批,正在逐步缓解。但第二轮矛盾马上来了,就是大量试剂盒鱼龙混杂的质量问题以及夸大宣传、一味追求检测速度,可能带来的漏检和错检问题。而且,这实际上已经发生了。”华南某体外检测业内人士对21新健康记者表示。

01夸大宣传的“试剂盒们”

1月26日晚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启动应急审批程序,仅4天就批准了四家公司四个试剂盒产品,用于紧急应对此次武汉新型肺炎疫情。

检测试剂盒作为三类医疗器械,一般情况下需临床试验后、由国家药监局审批方可正式上市,获得挂网招采机会,并进入院内销售,这需要耗费以年为单位的时间。而此次国家药监局开设绿色通道,极大缩减了审批流程。

但是试剂盒火速获批之后,带来的问题是产品的“鱼龙混杂”,夸大宣传则成为第一个信号。

1月28日,国家药监局批准圣湘生物科技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据其宣传,这款试剂盒能实现30分钟出结果。且根据新华社消息,该试剂盒能实现一人一机一日检测样本量高达1000人以上的检测。

但业内普遍认同的是,目前,已经投入使用的试剂盒需要依赖相关PCR实验室及相关仪器,最快也需要几个小时才能得出结果,动辄十几分钟出结果的试剂盒是否真的可信?

无独有偶,1月29日,绍兴同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宣布研制出可以快速筛查冠状病毒的筛查检测试纸(胶体金法),可十分钟出结果。该消息一经传出,便有人质疑胶体金法用于检测是否会造成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奇高的问题。

华南某试剂盒上游企业负责人向21新健康记者表示:“分子诊断灵敏度较高,通常不会出现漏检情况,但根据此前人民日报报道天津的情况以及部分医院发现患者发热后检测几次才呈阳性的现象,不排除是试剂盒准确性存疑的可能。

“目前疫情严重,试剂研发的推进非常紧迫,很多企业在开发中拿不到临床样本,无法做标准,灵敏度调试可能做得不够充分。此外,现在缺乏临床数据是很普遍的,不只是灵敏度问题,特异性可能也存在风险,各家试剂性能的差别是一定有的。”

02 准确性博弈:灵敏性、特异性跷跷板

何谓灵敏性和特异性?

灵敏性即为真阳性率,也即准确检测出相应病人的概率(可以理解为新型冠状病毒疑似患者是否真的确诊为患者);

而特异性即为真阴性率,就是指正确排除被检测者携带相应病毒的概率(可以理解为非新型冠状病毒疑似患者是否为真的可以排除)。

事实上对于检测试剂盒来说,灵敏性和特异性的关系如同跷跷板,高敏感性与高特异性不可兼得:高敏感性则低特异性,高特异性则低敏感性。

随着检测试剂灵敏度的提高,其漏诊率会随之降低,但误诊率会上升。也就是说,灵敏性高的检测方法,能更准确地识别出患有所检测疾病的患者,但也更可能出现误诊的情况。

检测4次才确诊?!试剂盒产能上去了,为什么确诊还是那么难? - 天天要闻

灵敏性和特异性是天然矛盾的,一种检测试剂盒的灵敏度高,则其特异性相应地较低,反之亦然。

然而据《健康时报》报道,中国疾病预防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官网1月29日发布最新信息显示,其研制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等温扩增快速检测试剂盒,可在8-15分钟内出结果,极大缩短检测时间,配套等温扩增仪器可自动判读结果。并称其试剂盒通过病毒病所新型冠状病毒盲样考核标本盘验证,和商业化的荧光定量PCR试剂盒比较,成本价格较低、灵敏度和特异性均为100%。

检测4次才确诊?!试剂盒产能上去了,为什么确诊还是那么难? - 天天要闻

这句“灵敏性和特异性均为100%”投下了一片疑问的阴云,何种技术使其能够突破自然的公理?

此外,一位检测行业工作人员对21新健康记者表示:“我了解的情况是,圣湘被批准的同样是常规rtpcr试剂盒,但他们宣传能30分钟快速诊断,与批件严重不符。圣湘所批件适用机型,根据报道是使用常规荧光定量pcr仪,整体需要时间2小时左右,与常规的PCR试剂没有区别,即需要普通荧光定量耗材。”

目前圣湘主推的分子检测技术诊断POCT技术平台,属于毛细管荧光定量模式,需要特制的毛细管耗材,而其宣称30分钟出检测结果,却没有提及整个反应时间。

“Real-time PCR最大的特点就是实时,样本检测时间与样本浓度相关。理论上,目前常规的荧光定量PCR只要样本浓度够高,也可实现30分钟出结果,如果逆转录时间短,可能会更短。但是这样追求速度的同时,会造成效率的下降,也就是低浓度样本漏检。目前疫情严重,无症状者或轻症者体内浓度低,如果一味追求反应快,漏检率就很高了。”前述工作人员补充道,

03 确诊之难,难在实验室资源

“现在来看,加快审批之后试剂盒的产能是够的,达到一天50万人份的产量并不难。但是并不意味着确诊效率就能全面得到提升,现在的主要矛盾在于PCR实验室不够。”前述检测行业人士说道。

目前已研发出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主要是PCR(聚合酶链式反应)试剂盒,其对检测环境和设备都有着较高要求。下放到各级医院难,一是因为试剂需要在仪器上使用,不是所有地方医院都有仪器;二是使用这类试剂需要培训,人员素质的问题也会限制其使用。

目前,需要有专门的实验室分区,来分别完成试剂配制、样品处理、核酸扩增及产物分析四个实验过程,才能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这种实验室并不算普及,基层医院一般没有,只有具备一定规模的医院、疾控中心和研发机构才会建设符合条件的实验室。同时,因为PCR过程易受污染,对于检测人员的操作也有一定要求。

根据长江日报报道,武汉已经下沉试剂盒到指定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武汉市肺科医院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武汉市第一医院、武汉市中心医院、武汉市第三医院、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10家机构,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

28日开始,武汉市指定的检测机构还增加了8家,包括武汉市武昌医院、江汉区疾控中心、硚口区疾控中心、蔡甸区疾控中心、江夏区疾控中心、黄陂区疾控中心、中科院武汉病毒所、华大生物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保证火线获批且进入临床的试剂盒质量,基层疾控中心和一些基层医院的实验室设备,以及确保检测人员的技术水平,才是解决目前确诊之困的关键。”检测行业人士说道。

本文首发于21新健康(Healthnews21)

检测4次才确诊?!试剂盒产能上去了,为什么确诊还是那么难? - 天天要闻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热门分类资讯推荐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 - 天天要闻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虽然说《爱情公寓》这部剧在剧情上充满了争议,但是一定程度上,这部剧也是很多人的回忆,是伴随了一代人的青春回忆,而且剧中的很多角色都成为了经典,他们的口头禅也一直被拿来玩儿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没红,被陈赫拉进爱情公寓爆红,如今怎样了 - 天天要闻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没红,被陈赫拉进爱情公寓爆红,如今怎样了

谈到《爱情公寓》这部火爆一时的欢乐喜剧,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爱情公寓》中那个把曾小贤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现实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剧中的形象也判若两人。1981年出生在辽宁沈阳的榕榕,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后来成为了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