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里是么一凹MYAO。
猫咪的骨骼结构让他们能够摆成奇形怪状的样子,但人类千万不要强迫猫咪噢
很久以前就有这样一个争论:猫咪到底是什么形态?明明很小很窄的缝隙,猫咪却能顺畅通过,还改变自己的形状,完美隐藏在花瓶、水盆以及家里的角落中,导致出现“防贼容易防猫难”的现象。
早在2017年,法国科学家法尔丁在计算了猫的流体力学参数后证明,猫咪可以是固体,但也确实是液体,而且长毛猫还能变成气体,充满整个容器。此研究让法尔丁获得了当年的搞笑诺贝尔奖,以及10万亿津巴布韦币的奖金(大概是人民币2毛钱)。
好的,以上仿佛是胡说八道,但其实千真万确的事情,有没有让你突然思考,对啊,为什么猫咪是液体? 不是,为什么猫咪这么软?
通常,一个成年人有206块骨头,儿童会多几块。但是一只猫咪可以有230块以上的骨头,连尾巴都有20多块,自然他们能活动的关节也就变得多了。而且,每只猫咪的骨头数量还不太一样,幼猫也会更多一点,猫跟猫的差距也是挺大的...
猫咪的肩胛骨非常灵活,可以向所有方向运动,而且猫咪的锁骨退化了!在它们失去性感锁骨的同时,也获得了细长又灵活的身体,基本上猫脑壳能通过地方,猫咪就能过去(胖猫除外...)
并且猫咪锁骨和肩胛骨都陷在肌肉里,他们运动时一般都是前脚先着地,这让落地的冲击力被肌肉缓冲,不会伤害内脏和其他骨头,所以猫咪从高处跳下来,也能平缓着地。
不像人类拥有牢固、稳定的脊椎,猫咪的脊椎骨全都是“不规则骨”,间距很大,关节中间还有厚厚的、非常有弹性的软骨,这让猫咪可以轻松旋转180度,也可以像弹簧一样拉伸,有些猫猫伸懒腰的时候,体长甚至能翻一倍,就会感觉猫咪伸懒腰特别舒服~
另外,你有没有发现,猫咪无论怎么“摔下来”,一定是四脚着地的。著名的科学家麦克斯韦就曾经沉迷“丢猫”研究。其实也是因为灵活的脊椎骨,帮助猫咪在空中顺利翻转,脚掌着地,完成“翻正反射”。
翻转的技能虽然牢牢刻在猫咪的基因里,但高度太矮的话,猫咪来不及翻身,太高则有摔伤的风险,可能会让猫咪骨折、内脏破裂等等,不要因为人类的恶趣味就乱丢猫猫,楼房一定要封窗,不要侥幸!
玩归玩,闹归闹,猫咪的灵活度也是有限度的。现在有些网红视频,会故意让猫咪勾住,或者把猫塞进小容器里、扭成奇怪的样子,千万不要模仿!!对猫咪的身心都有很大的伤害!
平时没事也别瞎扯猫猫,特别是不要乱拽人家尾巴。猫尾巴上的神经非常丰富,拽坏了容易导致猫咪大小便失禁、身体失去协调、伤害脊椎,拽不坏也可能会打开猫咪“攻击”开关,给你挂点彩。
猫咪是我们的宝贝,也是主子,好好爱护他们啦~
文 案|Luna
插 图|荒 熊
校 对|喵 酱
技术审核:
欢迎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