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中国电科”,关注CETC品牌微刊
3月20日,一架具备四维航迹飞行管理能力的民航A320试验飞机,在天津滨海机场至广州白云机场的往返航路上,完成了我国首次四维航迹精细化管制新技术的试验飞行,也让我国成为国际上第二个成功组织开展此项新技术试验飞行的国家。

在此次试验飞行中,中国电科莱斯子集团自主研发的民航四维航迹运行管制自动化系统发挥了关键性作用,信息保障团队在广州现场圆满完成管制保障任务。

与传统三维航迹不同,四维航迹是在三维空间上增加了时间维度,赋予了航路点“可控到达时间”,确保实现航空器运行全程“可控、可达”的精细化控制,为空管、航空公司、机组、机场等相关方之间高度协同、精细决策提供了技术基础,从而提升空中交通安全高效运行的能力。
基于四维航迹的先进管制方式,对空管自动化系统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地面空管自动化系统的“大脑”必须与飞机飞行管理系统的“大脑”直接通过数字化指令信息进行实时交互,实现对飞行全阶段航迹的精确智能管理。在此次试验中,三次RAT(所需到达时间)测试分别误差 5 秒、1 秒和 4秒,表明由莱斯子集团提供的民航四维航迹运行管制自动化系统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中国电科莱斯子集团成功保障此次四维航迹试验飞行,再次彰显了国内空管自动化系统“领头雁”的实力和地位。未来,中国电科还将继续加大国产化空管设备的研发力度,为我国“民航强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通讯员 沐旭 统稿 何爽
图观电科

总编/金铁增 执行总编/吴江
主编/任青锋 责编/何爽 校对/沈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