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社会科学报”关注我们哦!

回顾美国例外主义发展的历史,美国例外主义经历了从“独善其身”到“全球干预”的演进,“孤立主义”与“干涉主义”是美国例外主义的两个方面,始终交织在其历史发展的进程之中。2018年9月4日,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在美国《评论汇编》发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原文 :《约瑟夫·奈:美国例外主义的两个方面》
赵荣耀/编译
图片 |网络
美国应该维持当前的国际秩序。这一秩序促成了前所未有的繁荣,也锻造了现代史上大国之间无战事持续时间最长的时光。美国的领导有助于这一体系的建立,也是该国际秩序得以成功的关键因素。尽管有批评者指出,1945年以后的美国秩序既不是全球性的,也并不总是自由的。但赞成者却认为,虽然秩序并不完善,却带来了空前的经济繁荣,并促进了民主传播。

这样的争论不大可能对特朗普总统产生重要的影响,特朗普在就职演说中就已经公开表明,“从今天开始,将只是美国优先,美国优先……我们会与世界其他国家和睦修好,但是我们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我们明白,所有国家都有权以自己的利益为先。”
但是,特朗普继续指出,“我们不刻意将自己的生活方式强加于人,而是希望我们自己以身作则,为别人树立榜样。”他说得有道理。这是一种被称之为“山巅之城”的传统,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美国国务卿约翰·昆西·亚当斯曾在1821年的独立日发表了著名的声明,称美国“不要到国外去寻找恶魔加以消灭,她真诚希望所有人都获得自由和独立。她将只是自身自由与独立的捍卫者和支持者。”

但是,“独善其身”以及榜样示范并不是美国外交政策中唯一的道德传统,还存在着干涉主义传统。“干涉主义”这一传统盛行于20世纪。当时伍德罗·威尔逊在寻求一种外交政策,以确保世界民主的安全。约翰·F.肯尼迪呼吁美国人为了多样化而保护世界安全,但他也向越南派遣了1.7万名美国军事顾问。自冷战结束以来,美国参与了七场战争和军事干预。
美国人常常视自己为与众不同的国家。庞大的经济体量奠定了美国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如果美国这个第一大经济体不带头提供全球公共产品,所有人都能从中受益的产品将会生产不足。这是美国例外论的一个来源。但也有学者指出,美国例外论的核心原因在于其强烈的自由主义特征以及以此为基础的意识形态愿景。当然,美国的自由主义意识形态从一开始就存在着内部矛盾:奴隶制被写入宪法。美国人在外交政策中如何推广自由主义价值观方面也一直存在着分歧。

美国的邻国实力较弱,美国受到两大洋的保护,19世纪主要集中于西进运动,并试图避免卷入当时发生在欧洲的权力斗争。到了20世纪初,美国已经取代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它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干预打破了力量平衡。到20世纪30年代,许多美国人开始认为干涉欧洲是一个错误,又开始奉行孤立主义。二战后,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和哈里·杜鲁门开始认为美国不能再闭关自守了,全面展开全球参与。此后70多年间,美国一直奉行干涉主义的政策。直到2016年,特朗普才成为第一个公开质疑这一政策的总统候选人。特朗普之后的每一个美国总统都将面临一个根本性的问题:美国能否在不进行军事干预和不进行改革的情况下,促进民主价值观?与此同时,在不推行霸权主义的情况下,美国是否能在建立和维护所需的机构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文章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625期第7版,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相关文章



社会科学报
做优质的思想产品
官网
http://www.shekeba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