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怕是炊事班的大头兵吧”
吴洪甫的家中
一群老人聚在村口聊天。
“老吴,听说你以前当过兵,你都打过什么仗?立过什么功?”一个老人问。
老吴名叫吴洪甫,村里人都知道他当过兵,但老吴从不提起打仗的经历,有人问起当兵的事,老吴都找个话题叉开。
有一次老人们聚在一起聊天,大家调侃老吴,“没打过仗吧?才不好意思说。”
老吴张了张口,话到嘴边,还是咽了下去。
“我看你就没打过仗吧老吴!最多是炊事班的大头兵,怕是连枪都没摸过吧!”
大家一窝蜂的笑了起来。
老吴憋红了脸,忍不住开口了:“我…我…我打下过美国人的飞机!”
“打下过美国人的飞机?”老人们相视了一眼,片刻之后,又是一阵大笑。
“老吴,别逗了,打美国人的飞机?你是做梦打的吧哈哈哈!”
老吴想继续反驳,想了想算了,他站起身来,默默离开了。
一等功?!
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来到民政局办事大厅“大爷,您来办什么业务啊?”
老人正是吴洪甫,他拿出一本略显破旧的小本本,“我是退役士兵,我来办优抚待遇。”
退伍士兵证书
工作人员接过小本本,仔细看了看,小本本是一本退伍士兵证书,记载吴洪甫于1960年3月入应征伍,在中国人民解放军543部队服役,1965年2月退伍。
令工作人员惊讶退伍证书上记载着老人的荣誉:一等功!
眼前这个不起眼的老人,居然是一等功臣?工作人员赶紧叫来了自己的领导。
从一大堆尘封已久的资料中扒出了一本满是灰尘的征兵退役档案。工作人员震惊了!
档案
老人从543部队退役,要知道543部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地空导弹部队,自己家乡竟然还有一个隐藏的一等功臣。
民政局迅速给老人办好了退伍军人优抚证。
3天后,村口突然来了几台汽车,车上下来一群干部,手捧鲜花红绸,在村干部的带领下,到了吴洪甫家门口。
县民政局的领导走上前,热情地说:“大爷,您可是咱们县的大英雄啊!”
领导高声对现场群众说:“乡亲们,吴洪甫老人是退伍军人,也是我们县唯一的一等功臣,他可是你们村,不,是咱们广宗县的骄傲!”
直到这一刻,村里人才真正相信和自己同村生活了37年,面容清瘦,家里贫困老吴真的是一名军人,一名大功臣!
从不提起往事,深藏功与名
他年少从军,为了守护国家机密,退伍后务农,深藏37年战功,如今成为人人尊敬的战斗英雄。
年少从军,立下赫赫战功
在部队合照
1941年,吴洪甫生于河北广宗县槐窝村一户农家之中。
当时的中国的土地被列强的铁蹄肆意践踏着,吴洪甫的童年在战乱和饥饿中度过。
1959年,18岁的吴洪甫像当时的许多青年一样,带着一腔热血进入了空军部队,被分配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3733部队二营,成为了一名具体负责导弹发射定位工作的标图员。
吴洪甫任务就是刻苦练习,积极参加苏联专家的培训,带着战友们一起钻研,攻克技术难题。
才成立的新中国,军事领域还不是特别强,而防空一直是我国军事的短板,主要依靠高射炮,但高射炮射程短,精准低,无法实现对高空的侦察。
第一次击落U-2
击落敌机
蒋介石正是抓住了这个短板,从美国高价购买了高空侦察机,组建了“黑猫中队”频繁在我军高空侦察。
一架美国的U-2侦察机在江西南昌上空万米以上盘旋,我军发出多次警报都没有离开,他们知道我国防空薄弱,拿他们无可奈何,便嚣张的大肆侦察我军战略。
是可忍孰不可忍,我党从苏联引进地空导弹技术。视地空导弹技术为最高军事机密。代号“543”。
吴洪甫被分到了导弹二营,营里的同志反复模拟,而吴洪甫的主要任务是负责目标定位。
他就相当于GPS系统。
经过2年的漫长等待,1962年9月9日,一架美国U-2飞过台湾海峡,从福建上空大摇大摆进入我国领空,侦察一番后,又大摇大摆飞到江西上空。
在敌人眼里,认为我们防空弱小,根本奈何不了他们,他们大肆嚣张根本没做任何防备。
8:32分我军雷达锁定敌机,并把这信息传递给标图员吴洪甫。
击落U-2侦察机对吴洪甫来说一定难度,但在接到指令后他立刻调整状态,开始计算该侦察机火力范围,并且准确估算出飞机的位置和轨迹,导弹发射的距离和杀伤范围。
指挥中心收到吴洪甫发来的信息,营长岳振华一声令下“发射!”
三发导弹直冲云霄,伴随着“轰”的一声巨响,敌机瞬间击落。
创造了我军首次击落U-2的历史时刻。周总理闻讯发来贺电,吴洪甫等人记功晋衔一次。
再次重创U-2
击落的敌机
敌人也不是吃素的,谁上过一次当还会傻乎乎?敌机被击落后敌人知道我军引进了地空导弹,特地研制了“电子预警装置”。
电子预警装置:一旦被我方雷达锁定,就会自动报警,避开导弹。
吴洪甫也明白日后想再成功击落敌机会难很多,所以他和战友们日日夜夜练习,一次次克服技术难关。
也不是没有办法治服这种“电子预警装置”,只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敌机还是没有办法反应过来的。
最短的时间,这也就意味着定位时间要从原来的18秒压缩到8秒。
经过长达几个月的训练,吴洪甫对自己的战法也十分自信,3发,至少有1发一定会击中敌机。
1963年11月,一架U-2拖着“电子预警装置”再次嚣张的闯入江西上空。
雷达图有了显示,可就在敌机马上进入导弹覆盖单位的时候,我军雷达上丢失了目标。
敌机的“电子预警装置”报警了!
吴洪甫笃定敌机没有飞走,一定还在继续,他通过雷达显示敌机的短短瞬间,计算了速度和航向,大胆推测了U-2距离和位置。“三发必中一发!”
营长岳振华果断下令“发射!”
一声巨响,吴洪甫和战友们再次用精准测算的数据引导成功击落敌第二架“U—2”高空侦察机。
“神了!你个'吴大胆'真是导弹上的眼睛!”
这次击落敌机,吴洪甫被授予个人一等功。
毛主席接见解放军英雄代表
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人民大会堂接见了二营全体官兵,毛主席幽默地说:“你们打下了两架飞机,把蒋介石给打心疼咯!”
周总理握着吴洪甫的手,把吴洪甫表扬了一番:“听说你是导弹的眼睛,我们可要好好保护好这只眼睛啊!”
吴洪甫激动的说:“请总理放心,我们一定再接再厉,把敌机都给打下来!”
1963年以后,导弹二营先后在江西、福建、广西上空三次击落敌人的高空无人驾驶飞机,每次都是一枚导弹精准命中,再度震惊世界。
敌机也老实了。
带着“两个不能”退伍了
在进入部队后的第5年光荣退伍,在24岁退伍时,他的营长告诉他:“务必不能因地方没安排就闹意见;务必不能泄露军事机密和国家机密。”
吴洪甫高敬一个军礼“保证完成任务!”将营长的话深深记在了心里,这一记就是37年。
吴洪甫回家务农
吴洪甫回到了邢台老家,继续扛起了锄头,做回农民。年少离家参军时,他曾豪言万丈:“不干出一番成绩,绝不回来!”
他回到了自己的故乡,吴洪甫把自己的退伍士兵证书、立功证书、勋章等等全部藏了起来。
可面对父老乡亲问起他军中生活,他每次都是轻描淡写地说:“我在部队只是个做饭的。”
说起吴洪甫乡亲们说:“只知道他当过兵,不知他当了什么兵,打过什么仗。”
当时还没有“退伍士兵的安置政策”,吴洪甫便回乡当起了农民。
营长说的的“两个不能”,吴洪甫一直记在心中,关于部队的秘密,他一直守口如瓶。
生活拮据,却甘之如饴
吴洪甫和老伴
回乡后的吴洪甫生活并不富裕,他试过经商,但因为人豪爽质朴,总血本无归。
母亲因病瘫痪,妻子患上严重疾病,儿子因为一场意外致残,吴洪甫的孩子甚至因为贫困,不得不辍学外出打工。
吴洪甫本可以靠着自己在部队获得的荣誉证书,向当地政府申请补助,但他认为自己不能给党和国家添麻烦,更不能因此而泄露了国家机密。
广宗县是国家级贫困县,槐窝村又是全县的重点贫困村,吴洪甫退伍回来一分钱没有,吴洪甫的家庭情况村民们也都看在眼中。
当地推选低保户时,大家都选举了他,吴洪甫果断拒绝了大家的好意。
在他看来,自己有手有脚,能够靠劳动养活自己,低保名额应该留给更需要的人。
这位国家英雄,退伍之后一直过着清贫的生活,但他却甘之如饴。
于家,吴洪甫觉得心中有愧,于国,他时刻告诫自己不能因为一己私欲而违背军令。
那个枪林弹雨的岁月
吴洪甫和老伴说起自己事迹
沉默了37多年,吴洪甫这时才骄傲地向家人讲起了自己在部队中的事迹。
他拿出自己获得的勋章和证书,第一次以主人公的身份给大家讲个话那个曾经的老兵。
直到这时,他的家人和当地村民才知道了吴洪甫的英雄事迹。
当地的媒体和政府听闻此事后,吴洪甫一夜间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农民,成为了当地的战斗英雄。
尽管英雄事迹已经被人知道,吴洪甫仍没有退伍军人身份来向政府申请任何补贴,改善家中的生活。
英雄身份被发现后他的生活并无变化,唯一与之前不同的是,他将部队中的英雄故事告诉了更多的人,感染更多的人,英雄精神传承了许多的人。
“秘密”解除了,他却哭的像个孩子
“秘密”解除时,吴洪甫最想的,就是再回去看看他的老部队和老首长。
他偷偷跑回北京以前部队驻扎的地方,可是营房都已经搬走了。他找了很多年,也打听了很多年,始终一无所获。
2014年,终于和老部队取得联系,可老营长刚刚去世一年;得知这个消息,70多岁的老人,顿时哭得像个孩子。
吴洪甫在英雄树前
2019年11月21日,吴洪甫受邀来到自己的老部队——中国空军地空导弹兵第二营。营史馆旁边的英雄树,是为了纪念当年的老营长岳振华等老一辈地空导弹兵而种下的,下面埋藏着岳振华一半的骨灰。
吴洪甫来到树前,向英雄树敬礼,他蹲在地上,久久不肯离去,擦拭着英雄树的石碑嘴里说着:“向老营长复命!”
吴洪甫:我时刻想着,不给“英雄营”丢脸,只能做好,不能做灰,不给“英雄营”抹一点灰。您放心,请营长地下安息。
国家也不曾忘记这些英雄
(左边第二个)吴洪甫
2019年10月1日上午,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群众游行活动中,吴洪甫应邀坐上“致敬”方阵的20号礼宾车。
一曲深情的《红旗颂》奏响,紧随着由300余名青年执旗手组成的旗阵,21辆庄重美观的礼宾车徐徐驶来。
伴随音乐,礼宾车队通过受阅区。人们纷纷注目致敬。
吴洪甫郑重的抬起右手,向祖国和人民敬礼!
一个敬礼,一句承诺,一件军装,一份传承!
卸下戎装,坚守一方
吴洪甫给孩子们传承精神
吴洪甫:一日为兵,终身为兵
他每天看新闻和军事节目。常到学校给学生讲述当年部队官兵苦练本领、为国杀敌的英雄事迹。传承英雄精神。
有句话说得好:大江东去,岁月无声;脱下军装,坚守一方。
无论是否身着军装,他都在发光发热,秉承军队的光荣传统回报这个伟大时代。
“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
吴洪甫在一张纸上默默写下一句誓词:“我宣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听党话,跟党走,为共产主义理想发挥余热,做新时代的好退役老兵。”
吴洪甫最美退役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