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内容来源于《测绘通报》2022年第9期,审图号:GS京(2022)0710号
利用InSAR技术观测台湾花莲地震断层滑动与运动机理分析
梁斌1,2,3, 魏冠军1,2,3
1. 兰州交通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70;
2. 地理国情监测技术应用国家地方 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甘肃 兰州 730070;
3. 甘肃省地理国情监测工程实验室, 甘肃 兰州 73007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964008);兰州交通大学优秀平台(201806)
关键词:花莲地震, InSAR同震形变, 断层滑动, 库伦应力


引文格式:梁斌, 魏冠军. 利用InSAR技术观测台湾花莲地震断层滑动与运动机理分析[J]. 测绘通报, 2022(9): 68-73.doi: 10.13474/j.cnki.11-2246.2022.0266.
摘要
摘要:基于Sentinel-1卫星升降轨SAR数据,采用D-InSAR技术提取了2018年台湾花莲县Mw6.4地震的同震形变场。结果表明,2018年花莲地震造成的最大地表形变量为38.2 cm,以隆升为主,断层上下盘最大相对位移为50 cm。利用InSAR观测得到的升降轨地表形变数据,分别构建2018年与2021年台湾花莲两次地震的断层三维滑动分布模型。结果表明,2018年花莲Mw6.4地震主震断层为靠近米伦断层的西倾隐伏断层,断层最大滑动量为1.8 m,以左旋走滑为主兼具少量逆冲分量,断层破裂传播至米伦断层西侧,影响了苓顶断层和米伦断层的地震活动性。2021年花莲Mw6.0地震发生在苓顶断层北段,断层最大滑动量为0.38 m,断层滑动以左旋走滑为主,两次地震事件均具有高倾角滑动特征。综合两次地震静态库仑应力的重新分布和M-T图发现,2018年花莲地震对2021年地震起触发作用,应力沿断层从高纬度向邻近低纬度传输累积,花莲地区及近海海域短周期内地震活动性仍强烈,主要表现为小震频发、中强震孕育周期短等特点。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梁斌(1994—),男,硕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变形监测、数据处理。
E-mail:[email protected]
通信作者:魏冠军。E-mail:[email protected]
初审:杨瑞芳
复审:宋启凡
终审:金 君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