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领域,是美国围堵中国的主战场。
从早年的技术封锁,到近些年的芯片禁运等等,不论美国对华态度如何,在高新技术领域对中国进行围堵的行动始终没有变化过。
(芯片是高新技术领域的代表)
就在前几天,韩国方面的媒体称,美国正在试图组建一个“芯片四方联盟”,进一步对中国进行围堵和封锁。
这个“芯片四方联盟”是什么来头?美国又为什么觉得可以靠这个联盟来围堵中国?美国这个图谋能不能实现呢?
1
“四方”都有哪四方?
这个“芯片四方联盟”的四方,分别是美国、日本、韩国以及台湾地区。为什么美国人要选这两个国家和一个地区,加上自己组成“芯片四方联盟”呢?
首先,美国搞的这个“芯片四方联盟”不仅仅是要在芯片上对中国进行围堵封锁,其范围包括整个半导体行业领域。
而美国、日本、韩国以及台湾地区,都是在半导体领域举足轻重的存在,可以说基本上就是大半个世界半导体行业的精华所在。
(美国在半导体行业积累丰厚)
比如美国,作为很长一段时间内半导体行业的领跑者和开拓者,美国在半导体行业积累下相当可观的技术优势。
就以大家熟知的芯片领域来说,虽然目前美国在芯片制程方面,已经不再是世界领先的技术水平。
但是在芯片制造流程中至关重要的设计环节,美国仍然是世界领先水平。
同时,大部分使用在芯片以及半导体行业的工业软件,美国的研发能力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所以美国对于半导体行业有着很强的掌控能力,属于半导体行业的顶级选手。
(台积电是现在芯片制程的领头羊)
我们上面提到美国不再是芯片制程方面的领跑者,那是因为目前芯片制程方面的领跑者属于台湾地区的台积电。
作为一家专攻芯片制程的企业,台积电在芯片制程的技术上也有着世界领先的水平。
台积电成功攻克5nm制程芯片的量产,这是全球目前量产芯片中制程工艺最高水准。
全世界有超过一半的芯片由台积电供应,而芯片又是半导体行业中一个相当重要的产品,所以台积电对于半导体行业也有属于自己的话语权。
目前,台积电在攻克3nm制程芯片量产技术,如果成功攻克的话,台积电将会进一步提高话语权。
而另外一家实现5nm制程芯片的企业是韩国的三星电子。和专攻芯片的台积电不同,三星电子还有两个其他产品。
(三星电子是老牌半导体企业)
其中一个是电子屏幕,三星在智能设备的电子屏幕开发上有着相当深厚的功底,同样是这个行业的领头羊。
另外一个就是半导体存储器,这是半导体行业中几乎和芯片一样重要的产品,应用范围极广,对半导体行业影响很深。
三星电子在半导体存储器领域是全球数一数二的研发、生产厂家,可以说是半导体存储器领域的领跑者。
日本在半导体行业的名声虽然没有台积电、英特尔、三星这些公司那么大名气,但其影响一点也不小。
(虽然名声不大,但是日本在半导体行业也颇具影响力)
半导体设备方面,日本有东京电子;半导体材料之一硅片方面,日本有信越化工、SUMCO;半导体靶材方面,日本有日矿金属。
可以说,在半导体行业的许多领域,特别是半导体原材料领域,日本都有不低的影响力。
2
“联盟”?——各方可能的态度是怎样?
“芯片四方联盟”的四个成员影响力看来是实打实的,那么美国能不能凑齐这四个成员,来组成“芯片四方联盟”?
这就要看四个成员对中国是什么一个态度,以及和美国关系有多深。
台湾地区很大可能性会响应美国的建议,甚至可能是四个成员里面最积极的一个。
(台湾当局经常搞些“台独”的小动作)
无他,台湾地区现在已经深陷“绿营”的政治操弄,对于任何和中国大陆作对的行动都显得很积极。
对台湾地区的台独分子来说,中国大陆的实力每强大一分,他们就会更害怕一分。
而美国提出的任何针对中国的图谋,在台独分子眼中就像落水者的一根稻草,不管有没有用先拼命抓住再说。
从之前的情况来看,台湾地区一直都是美国针对中国的行动中最积极的成员。
出于台独分子自己的政治图谋,他们甚至会不顾台积电的正常运作,也要响应美国人的建议。
日本方面的情况和台湾地区比较类似,同样是日本政客有自己的政治图谋,从而对针对中国的行动比较配合。
(这一届日本政府对华态度比较不友好)
自从岸田文雄担任日本首相以来,日本对中国的态度又回到了之前的老样子,在钓鱼岛、台湾等问题上不断触碰中国底线。
这一行为无疑是对敏感的中日关系造成严重的破坏,同时也使得中国不得不改变对日本的态度,以应对这些挑衅行为。
毕竟,能安安静静坐下来谈,那才有得好声好气地谈。要是总在那里蹦跶,那我们也没必要给多大面子。
可以说,美国推动组建“芯片四方联盟”的话,台湾地区和日本将会是响应最积极的成员,甚至比发起者美国还要更积极。
美国作为这个“芯片四方联盟”的发起者,反而并不是那么积极推动这一联盟,或者说在步调上并没有达成一致。
(许多美国半导体企业在中国业务规模都不小)
正所谓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中国拥有一个庞大的半导体市场,对中国采取半导体领域的封锁势必会影响不少美国企业在中国的利益。
由于中国市场规模大,而且长期以来中国国产半导体行业发展程度并不高,所以美国半导体企业在中国相关的业务规模是很大的。
对中国半导体行业的封锁不可避免地会损害这些企业的利益,所以这些企业或多或少会对这个“芯片四方联盟”持反对态度。
如何平衡国内这些反对力量,是美国在推动“芯片四方联盟”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的因素。
而且,如果美国政界对于推动“芯片四方联盟”的意见都没有统一,下定决心要搞的话,那在国内这些反对力量的作用下,最后很有可能会不了了之。
(华尔街并不是铁板一块)
至于最后一个成员韩国,其态度就有些微妙了。
韩国三星集团在韩国有着无可比拟的影响力,所以韩国政府的态度很难决定三星集团的选择。
况且,韩国政府本身在对待中国的态度上,就不像台湾地区那么积极,也不像日本那样和中国有直接的领土争端。
考虑到三星集团本身在中国就有不少半导体产业的商业来往,跟着美国人搞封锁的话,三星集团将会蒙受不少经济损失。
这对于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的三星集团来说是比较难以接受的,所以韩国或者说三星集团在这件事上参与的积极性不会很高。
只不过,三星电子并没有决定自己选择的权利。
3
没有自主决定权的韩国
1987年,为了进入液晶面板市场,三星电子开始凭借自身雄厚的资本和实力,搞起了“逆周期战略”。
这个“逆周期战略”简单理解就是,三星电子准备靠砸钱来在液晶面板市场上打开一个口子,从而进入这个新兴市场。
很明显,搞这种操作是要砸很多钱的。1991年到1994年,平均每年三星电子要亏损超过一亿美元。
那可是在90年代,当时的美元还是很值钱的,不像是现在美元天天贬值。
(90年代是液晶面板发展的高速期)
原本按照三星电子的计划,这一段亏损是进入市场必须要付出的代价,对于家大业大的三星电子来说也属于可以接受的范围。
但谁能想到,在三星电子还没能成功打入市场的时候,1997年到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来了。
连着亏几年钱的三星电子被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弄得极为窘迫,一度濒临破产边缘。而三星集团的情况也相差无几。
甚至,此时韩国全国的经济状况都极为不乐观,面临着空前绝后的经济压力
这时候,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就是IMF,向韩国伸出了“援助之手”。IMF总共向韩国提供了570亿美元的援助性贷款。
(IMF是一个由美国主导的国际基金组织)
这笔钱让韩国政府,以及三星集团等韩国财阀渡过了金融危机,但IMF的“援助”绝对不是没有代价的。
这代价对韩国来说是丧权辱国的:对美国等国际资本开放股权和金融市场。
韩国人为什么后来把这一天成为“国耻日”?因为从那以后,韩国所有的财阀,甚至韩国政府都沦为华尔街资本掌控的工具。
以三星电子为例,其百分之五十五的普通股在外国资本手里,而分配利润的优先股则更是有百分之八十五在外国资本手里。
可以说,在现代金融体系下,三星电子完全丧失了其自主性,很多时候并不能决定自己要做什么。
(韩国很大程度上已经丧失了国家的独立性)
在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整个韩国都是输家,而最大的赢家是IMF。IMF当年在韩国总共也就出了570亿美元。
但仅仅2018年一年,仅仅三星电子一家,就带来了超过360亿美元的利润。
所以,尽管韩国政府或者三星集团,对于美国提出的这个“芯片四方联盟”可能不感冒,甚至有所反对。
但如果美国国内意见实现统一,下定决心要推动“芯片四方联盟”的建立的话,那么韩国就算再不愿意,也没有选择权。
决定韩国政府选择的不是韩国政府,而是美国华尔街。
4
中国如何破局?
对于美国推动建立“芯片四方联盟”的行为,中国又该如何破局呢?
最为治本的方法那当然是把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这是应对技术封锁最为彻底的解决方法。
虽然目前中国半导体行业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和世界先进水平有一定的距离。
但随着中国从国家战略层面整体布局半导体行业,这一局面正在逐渐改变中。
(中国半导体行业已经得到国家的全力支持发展)
比如晶圆代工领域,也就是平常所说的芯片制造领域,中芯国际已经在不久前实现14nm制程量产,而且已经突破7nm制程技术,只不过还没能开始量产。
虽然这和台积电为首的5nm制程量产的世界先进水平还有一段距离,但考虑到14nm制程芯片在即将到来的物联网时代有着极大的使用需要。
可以预计中芯国际将在未来迎来一个广阔的市场,从而能够获得丰厚的利润。
而这些利润将能够进一步支持芯片制造技术的开发工作,加快突破7nm甚至5nm量产的进度。
芯片制造领域只不过是中国半导体行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大部分的半导体行业中,中国企业都已经解决有无问题,开始向中端甚至高端技术领域进军。
(在半导体存储器领域,中国已经追上韩国的步伐)
只要保持国家战略定力,保持对半导体行业的支持力度,依托中国广大的市场需求,中国半导体行业发展前景一片光明。
除了直接在技术层面对付“芯片四方联盟”以外,中国还可以在外交和经济上,对“芯片四方联盟”进行内部分化。
我们前面分析四个成员的结果中,韩国没有自主权,台湾地区已经铁了心要对付中国大陆,所以这两个可以暂时不考虑。
日本相对来说自主性较高,同时和中国也有着密切的经济来往,加上一直以来日本政府的态度并不算坚决,很容易出现摇摆。
(中国和日本之间是可以开展更多的经济对话的)
所以日本方面是一个可以突破的口子,如果降低日本参加“芯片四方联盟”的积极性,甚至让其不参加,那么“芯片四方联盟”的封锁效果就会大幅度下降。
当然,更直接的是分化美国内部势力。
中美之间有着规模巨大的贸易来往,所以就像我们前面提到的那样,美国国内本来就对这种封锁行为有反对声音。
如果能够利用好这些反对声音,那么最起码可以拖慢“芯片四方联盟”建立的时间,为中国半导体行业发展争取时间。
(中美之间应该更多讲合作而不是对抗)
甚至可以让这些反对声音增大,或者通过经济手段让更多美国势力加入反对之中,让美国政府推动“芯片四方联盟”面临重重阻力。
如果美国政府没有强顶着国内反对压力也要推动“芯片四方联盟”的决心的话,那很有可能会不了了之。
不过,这种方法并不完全可靠,最可靠的方法还是发展中国自己的半导体产业,这才是治本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