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这个事件,其实真正的称法,是新的中国恢复了本来在1949年就应该获得了联 合国的席位。因为美国阻挠,让小岛上的那个“刘备”窃占二十多年。
新的中国成立初,美国对中国极为敌视,除了在半岛干了一仗,还封锁了中国二十多年。不过,中国应该“感谢”美国的封锁,让中国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自立更生,实现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伟大跨越。再加上苏-联的强大,把美国压的顺不过气,美国也需要已和苏-联闹翻的中国的支持。到了七十年代初,新的中国回位已势不可挡。
不过,美国虽然需要中国,但毕竟双方隔阂太深,有合作也有斗争。在中国回位的过程中,美国没少给中国下绊马索。但在总体上,美国也默认美国在欧洲的诸小弟投中国的票。
大家都知道这句著名的话:中国重返联-合国,是非洲兄弟给抬进去的。这话没错,76票投中国(陆方)的,非洲有26票。可同时,投反对票的,非洲也是最多的,35票中占15票。而不太为人所熟知的是,除了是非洲把中国抬进去,欧洲同样可以是把中国抬进去的。
76票中,非洲占26票,但欧洲只少3票,达到23票。其中有很多美国小弟,如英国、丹麦、芬兰、冰岛、爱尔兰、意大利、荷兰、挪威、葡萄牙、瑞士,以及半自立的法国,和两边不靠的南斯拉夫。
当时中国和苏-联关系不和,但苏-联和苏-联一票小弟也投了赞成票。名单是:苏-联,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匈牙利,以及和中国关系特殊的阿尔巴尼亚(双阿之一),还有乌克兰、白俄罗斯。
有人会说:怎么会有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他们不是苏-联的加盟国吗?怎么没有东德和西德?
东德和西德当时还没入会,自然不会投票。而乌克兰、白俄罗斯确实是苏-联的加盟国,相当于省,但他们也是实实在在的联-合国成员国。
这就是著名的一国三票。
这事还要从二战说起。苏-联自认反德国的贡献极大,所以在筹建联-合国时,苏联就提出一个让美国的总统罗斯福震惊的提议:让苏联的16个加盟国都在联合国拥有一票,也就是说苏联有16票。苏-联本有16个加盟国,除15个外,还有北欧芬兰东部的卡累利阿-芬兰加盟国(后并入俄罗斯加盟国)。
罗斯福一听就不爽,苏联有16个加盟国就要有16票?那美国还有(当时)48个州呢,给50票?所以,美国坚决反对。史达林也自知理亏,也不坚持16票了,但至少3票。除了苏联已经自动代表的俄罗斯外,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必须拥有一票。
在二战时,乌白二国的贡献特别大,死伤极多。对于这一点,美国也不否认,最终也同意了,但保留美国也拥有3票的权利。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也是联-合国的创始国。
苏-联一国在联-合国就拥有3个正式的席位。投票时,苏-联就平白多了两票,占了很多便宜。所以,这就是投中国票时,欧洲是21国赞成,但却有23票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