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葬,以“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的印象留存在人们心中,被称作是“暴利”的行业。在《人生大事》之前,我对这个行业的人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外公的葬礼,走失亲人是非常慌乱且不知所措的,站在外公床头,甚至不知道要做什么能做什么,就是在这个时候,我注意到了被请来的那一群人。他们对一切丧葬流程都非常熟悉,一步步冷静甚至有点冷漠地主持着所有事情,入馆、抬棺、下跪磕头、下葬等,让非常慌乱的家人,找到了方向,也让去世的外公,体面地离开了人世间。
《人生大事》唤醒了我的记忆,这部剧以丧葬为主线,以三妹的主角视角叙事,讲了生、老、病、死这几件人生大事, 故事设计非常精妙,虽然最后结尾的用骨灰做烟花有点落入俗套(不过我喜欢烟花绽放那一瞬间的绚丽,甚至想如果自己生命是这样收尾的也挺不错),但是整体瑕不掩瑜,对于一部小成本的商业片来讲,这部电影的故事切入点非常独特且有深度。
影片前半部分的莫三妹冷漠地处理僵硬的尸体、冷漠地编造谎言利用痛失爱女夫妻的同情心拿到订单,对逝去的生命毫无尊重且厌倦着这个行业,看起来对任何事情都不挂心。但是,小文这个“小哪吒”闯进了他的生活,鲜活且生命力旺盛的小姑娘,天不怕地不怕,打架、咬人、童言童语让莫三妹对鲜活的生命有了新的认知,他冷漠的心有了温度。
故事大的转折在莫三妹前女友请他给情敌“拼装缝合”尸体,这时候逐渐开始有了人的温度的莫三妹,被前女友的哭求说服同意求父亲帮忙。这点其实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部分,电影中把这个情节放在这个位置,煽情却不让人讨厌,因为这里让人看到了莫三妹的变化,而且这种变化是潜移默化顺理成章的。如果在故事开篇就放这个镜头,会让莫三妹的人设立不住,导致整部电影叙事崩盘,但是,放在莫三妹逐渐打开心扉的时候,就显得顺理成章了。
这里插一些这个情节的镜头语言。这个故事点是转折,更是为高潮起铺垫的重要情节。这里用了多个特写镜头,尤其是以眼睛为主视点的脸部特写,莫三妹前女友含泪的眼睛,以莫三妹的主视角拍摄,有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让这部电影的叙事,更加流畅。
以主角的视角叙事,必定是重主角的心理成长的。这部电影最成功的地方,也在于此。莫三妹的心理成长线,以小文的闯入为开端、为情敌缝合尸体为大转折、二哥救人而亡的故事为深入解读,最终以父亲的去世进入高潮,莫三妹彻底改变了对丧葬行业的想法、对生命的认知,他对自己和他人生命从冷漠不尊重到冷静尊重。
莫三妹在这部电影里面,人物形象独立且完整,不是套路化、脸谱化的人物,而是一个活生生有血有肉有性格有特色有故事的人物。
《人生大事》这部小成本电影的成功,在于叙事的成功。希望国产电影能够抛弃一些脸谱化的人物形象,重视故事和人物的打造,让观众看到鲜活的世界和有生命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