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海关总署发现台湾向大陆销售的石斑鱼中含有违禁药品,便决定从6月13日开始暂停台湾石斑鱼输入大陆。
由于大陆是台湾石斑鱼最大、甚至可以说是唯一客户,台湾的石斑鱼被禁后,这对台湾石斑鱼产业而言,不啻于灭顶之灾。据台湾《经济日报》 6月12日报道,台湾行政机构负责人苏贞昌,一方面指责是“中国大陆一直不遵守国际规范,且常常是政治指导、控制一切。过去放在同一个篮子的过度依赖中国大陆,就是会遭受他们的政治勒索、敲诈。”另一方面,又放低姿态,难得表示:“台湾始终是善意的,只要对等、互惠、不设政治前提,我们都愿意跟大陆善意往来,台湾没有必要关闭两岸往来的大门。”
然而,苏贞昌所谓的“善意往来”,却与事实完全不符。从2016年民进党当局上台以来,两岸关系出现持续倒退的关键原因是蔡当局拒不承认“九二共识”,并且持续在经贸、人文等多个领域给两岸之间的正常交流制造障碍。
民进党当局此前表示,任命邱太三作为“两岸事务主管”等人事安排是对大陆“释放善意”,说得非常好听:“两岸之间需要相互谅解,恢复交流”。实际上,民进党当局仍然通过限制、恐吓甚至是处罚的手段针对台湾岛内支持国家统一、参与两岸正常交流的同胞,持续在岛内实施“去中国化”。上述“毒素”已经渗透到两岸之间的教育、科研、文化、经贸和农业等诸多领域,破坏力显著增强。
民进党当局恶意限制两岸交流的手段非常多样化。
一是通过封锁两岸学术交流的方式阻断两岸高级别学者的对话沟通。典型案件是台湾大学化工系教授李笃中因主持大陆科研计划,被台湾当局教育主管部门认定违反相关条例并罚款。台湾当局大陆事务主管部门还声称将“持续会同相关机关查处类似情况”。
除此之外,厦门市政府、清华大学与台湾清华大学校友会在台湾清华大学校内共同设立的“清华海峡研究院”和“清华海峡研究院新竹办公室”,被台湾相关部门认定违反了“两岸条例”,并被要求立即停止运作、罚款新台币10 万元。
二是阻止台湾年轻人到大陆发展。台湾当局劳动管理部门已经通知岛内的各类中介机构,不允许发布大陆的招聘信息,禁止帮助台湾青年前往大陆工作。民进党当局经济事务主管部门表示,当前民进党方面已经正在部署“关键技术小组”来审查台湾企业对大陆的投资。
三是当前民进党当局限制两岸民众的民间交流往来。在第十三届海峡论坛举行前夕,台湾当局大陆事务主管部门发布所谓“政策说明”,提出一系列禁令,并祭出“两岸条例及相关规定”以及“社会观感与岛内民意”等,恐吓参与两岸交流的民众和组织。
台湾学生参加平潭举办的“首届两岸青少年好家风好家训征文活动”,也受到台湾当局大陆事务主管部门“如违反相关条例或规定将查处”的威胁。此外,爱奇艺也正式结束台湾业务,其台湾代理商发表声明称此举是由于台湾当局“长期不友善的态度”造成的,“这是政治势力凌驾一切的必然结果”。
在去年国庆节期间,民进党当局还对在国庆期间为祖国送上祝福的台湾艺人实施诽谤和恐吓。
“逢统必反”、“逢陆必反”才是当前民进党当局对大陆的最真实态度。苏贞昌嘴上的那些话,恐怕连自己都不信。
至于民进党当局为何对大陆如何忌惮,原因有二:
一是,民进党当局害怕岛内民众真实客观地了解大陆,尤其是害怕了解大陆数十年以来的发展成就和积累的强大实力,这些认识会直接戳破民进党当局的“大内宣”以及“台独”幻梦。
二是,民进党当局各种操弄手段都在大陆的战略定力和战略自信上逐步消解。在两岸议题上,大陆始终牢牢把握主导权和主动权。一方面,对台湾当局“示之以威”,不断加强对岛内“台独”势力的震慑力度,另一方面,对台湾民众“施之以惠”,推动两岸交流克难前行、持续深化两岸经济社会融合,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得到两岸有识之士的广泛拥护。
台湾岛内媒体《联合报》的最新民调数据显示,当前岛内民众对蔡英文当局的不满意程度已经上升到48%。可见,无论台海形势如何风云变幻,时与势始终在大陆这一边,终究有利于主张国家统一的力量,祖国完全统一的历史车轮滚滚向前,这是任何人、任何势力都无法阻挡的。
而苏贞昌、蔡英文之流,终究会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