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湖小舞
载有132人的东航MU5735航班搜救正在紧张进行中,目前除了发现客机残骸和碎片,尚未发现机上失联人员。
随着东航波音737-800飞机在广西梧州上空失联坠落悲剧发生,据媒体报道,在航班既定的目的地广州白云机场,退改签处排起了长队,有旅客表示听说了航空事故,决定退票改乘高铁。
在一次严重空难发生后,大家对飞机产生恐慌,出现恐飞情绪其实完全可以理解,毕竟,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谁也不希望拿着这仅有一次的生命去冒险。不过,必须要说的是,民航确实是所有交通工具中安全系数最高的交通工具。
大家可能都注意到了一个细节,东航坠机事故发生后,自2010年伊春空难开始,中国民航持续4227天的安全运行纪录被“清零”。要知道,按照此前民航局航空安全办公室对外披露的数据,截至今年2月19日,中国民航运输航空持续安全飞行时间突破1亿小时,创造了中国民航历史上最好的安全发展新业绩,同时也创造了世界民航历史上最好的持续安全飞行纪录。
1亿小时换算为年的话,大概是11415.5年,很多人感到不可思议,但这确实是快速发展的中国民航创造的纪录。当然,随着东航坠机,如今一切归零,但民航却永远值得人们信赖。
此前,国际航空运输协会发布的2021年商用航空安全指标数据显示,多个指标与2020年和此前五年平均值相比,每百万次飞行的总事故率为1.01,也就是说每99万次飞行才会发生1起事故。2021年全球航空总致命风险指数为0.23,这意味着一名旅客平均每天搭乘一次航班,历时10078年才可能遭遇一次致命事故。
以我们为例,上一次发生严重航空事故,还是2010年8月24日的伊春空难,当时,河南航空一架执飞哈尔滨到伊春的支线客机在伊春林都机场跑道690米处场外提前接地坠毁,客机断成两截,部分乘客在出事时被甩出机舱,事故导致42人遇难,54人生还。在之前,中国民航自2004年东航“11.21包头空难”后保持的2102天飞行安全纪录终结。
近年来,随着2014年马航370、2018年印尼狮航610和2019年埃航空302几次空难的相继发生,特别是由吉隆坡国际机场飞往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的MH370航班,机上227名乘客中多达154人为中国乘客,至今下落不明,让大家对乘坐航空工具出行增加了一些心理负担,甚至恐飞,其实,在过去20多年中,全球航空安全整体已有所改善,大家可以放心乘坐。
这一次东航事故后,在社交平台上流传的画面显示波音737飞机近乎笔直地快速坠落,飞行轨迹显示在2分多钟时间里,飞行高度由8869.68米降至1333.5米,引发大家关注和猜测,必须要说的是,这些疑点尚待进行专业调查,事故最终原因需要等待官方调查结论,依靠黑匣子来解开谜团。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仍困扰航空业的一个主要安全隐忧就是失控型事故,所谓失控型事故指的是与计划飞行路径出现不可恢复的偏差,具体原因可能由机械故障、人为操作或环境干扰引起。在2014到2018,5年间最惨重的25起航空事故中,这类事故占到了10起以上,在这类事故中,机上人员大多很难幸免于难。
航空界有个关于飞行安全的“海恩法则”: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及1000起事故隐患。如今,东航已经宣布停飞所有波音737-800机型,为机上132人祈祷的同时,也期待着事故原因能够早日破解,只有找出原因并消除隐患,才是打消乘客恐飞念头的最直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