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岁少年为求刺激
夜晚在城区骑摩托车飙车
将一电动三轮车撞出13米远
64岁老人伤势过重不治身亡
近日,此案宣判!
案件回顾
辽沈晚报56
2021年11月14日晚上,江苏扬州一辆蓝色电三轮停在斑马线上,被一辆由西向东行驶的摩托车迎面撞个正着。事故发生后,交警赶到现场,发现电三轮的车头已被撞烂,两名男子倒在地上,不省人事。
经查,被撞的是64岁的陈某,肇事的则是15岁的吴某,两人都在事故中受了伤。经过治疗,吴某脱离了生命危险,但被撞的陈某因伤势过重不治身亡。
民警勘查事故现场,发现电三轮被摩托车撞出13米远,结合摩托车的行驶轨迹,警方认为,事故发生时,吴某严重超速。扬州市宝应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事故处理中队民警说:“摩托车时速达到81-88km/h,超过限速标志标明的速度60%以上。”
按照规定,年满18周岁才能申请驾照,当时吴某只有15岁,根本无法取得驾照。进一步调查,民警发现,其驾驶的摩托车还存在套牌问题。
民警随后对吴某及其家庭进行走访,发现他长期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父母平时忙于工作,对他疏于管教。民警表示:“吴某初中没有毕业就辍学了,然后一直在社会上游混。2021年4月份的时候因为拉车门盗窃被宝应县公安机关处理过。几个人经常在深夜出来游玩,开着摩托车在各个地方转,或者干一些违法的勾当。”
事发当晚,为寻求刺激,吴某在宝应城区飙车,结果闯下大祸。
随后,警方对吴某采取了行政强制措施。由于双方赔偿金额无法谈拢,陈某家属将吴某和其父母告到宝应县人民法院。法院审理认定,吴某承担全部责任,鉴于他是未成年人,死者赔偿金由监护人支付。同时,法院还向吴某的父母发出家庭教育指导令,责令其尽到监护义务。
案情及法院判决公布后,引起网友热议,提出不少的疑问,主要集中在刑事责任方面。那么,让黔微普法小编和大家共同探讨相关法律知识吧。
1►为什么吴某交通肇事不负刑事责任?
网友的主要疑问在于该案危害大、后果严重,为何肇事者吴某不负刑事责任?
承担刑事责任是有年龄划分的,我国《刑法》第十七条对刑事责任年龄进行了界定:
1.年满16周岁的人,处于完全刑事责任能力阶段,对自己实施所有犯罪行为负刑事责任。
2.年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处于相对刑事责任能力阶段,只对八种严重犯罪行为负刑事责任。
3.年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犯两种严重犯罪且后果严重、情节恶劣的,在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情况下,应当负刑事责任。
4.不满12周岁的人,处于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阶段;不负刑事责任。
本案中,肇事者吴某年龄为15岁,处于相对刑事责任能力阶段,只对八种严重罪名负刑事责任,即“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本案涉嫌犯罪罪名为交通肇事罪或危害公共安全罪,两项罪名均不在上述八项罪名之内,不负刑事责任。
【法条链接】
《刑法》第十七条 【刑事责任年龄】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肇事者吴某虽然不负刑事责任,但办案部门可以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或者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法条链接】
《刑法》第十七条第五款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四十五条 未成年人实施刑法规定的行为、因不满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不予刑事处罚的,经专门教育指导委员会评估同意,教育行政部门会同公安机关可以决定对其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2►法院向吴某父母下达了家庭教育令。
那么,什么是家庭教育令?
本案中,法院发现未成年人吴某实施犯罪行为,根据情况对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予以训诫,并可以责令其接受家庭教育指导。下达家庭教育令也是《刑法》第十七条第五款规定责令监护人对未成年人加以管教的措施之一。
【法条链接】
《家庭教育促进法》第四十九条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发现未成年人存在严重不良行为或者实施犯罪行为,或者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正确实施家庭教育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根据情况对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予以训诫,并可以责令其接受家庭教育指导。
3►既然不负刑事责任,那么民事责任
如何承担?由谁承担?
虽然该案肇事者吴某不负刑事责任,但是民事赔偿责任是要承担的,且由未成年人吴某的监护人承担。
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也是按年龄划分,这里与刑事责任能力的年龄划分有所区别。《民法典》规定,年满18周岁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8至18周岁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不满8周岁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未成年子女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
另外,年满18周岁才能申请驾照,当时吴某只有15岁,根本无法取得驾照。该案属于无证驾驶,即使车辆购买保险,保险公司也可无证驾驶为由拒赔。
【法条链接】
《民法典》第十七条 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为未成年人。
第十八条 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第十九条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第二十条 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八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职责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
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赔偿。
4►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如何计算?
受害方索赔包括人身损害赔偿和财产损失赔偿。财产损失按照损失发生时的市场价格或者评估等方式计算。人身损害赔偿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标准计算。赔偿项目主要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期间伙食补助费、营养费、鉴定费、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赔偿金、精神损害抚慰金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以上赔偿项目作为了明确的规定,这里就不再一一赘述。
来源:厅新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