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乌克兰军队在西方满怀期待的眼光中,冒死对俄军发动大规模反攻。根据基辅当局公布的消息显示,在经过半个多月的进攻作战中,乌克兰军队夺回了数千平方公里的土地。不过,乌克兰军队为此付出的伤亡代价,甚至连西方媒体也都看不下去。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日前承认,基辅并不指望通过发动反攻来扭转战局,而是希望借此来换取西方国家继续提供军援。现如今,随着乌军攻势的减弱,俄总统普京日前表明态度,俄罗斯的目标不会改变,俄军的进攻也没有停止,虽说近点缓慢当正在不断控制更多的地区。
随着乌军攻势的减弱,泽连斯基为避免俄乌冲突“冷场”,他需要制造另外的话题引起西方关注。据《参考消息》报道,泽连斯基日前在接受英国路透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只有莫斯科释放乌克兰战俘的情况下,基辅才会允许俄罗斯恢复通过乌克兰出口氨,以此来缓解全球化肥短缺的现状。
在此之前,联合国曾建议俄罗斯的化肥生产商通过管道将氨输送到乌克兰的边境。而总部设在美国的大宗商品交易商特拉莫,可以在那里购买俄罗斯的氨,并向世界有需要的地区供应。据悉,在乌克兰境内的管道每年可以向世界各地输送250万吨的氨。不过,自俄乌冲突爆发之后,这条管道就被关闭了。
受俄乌冲突和西方对俄制裁等因素的影响,国际肥料价格不断飙升甚至面临供应链断裂风险,将不但世界农业生产的一场噩梦,同时更加剧国际粮食供应链危机。而泽连斯基却以此为筹码,试图借此要挟莫斯科释放乌克兰战俘,这也未免过于高估此举对莫斯科的影响了吧。
泽连斯基借此威胁俄罗斯,而“人质”却是国际社会的利益。对于泽连斯基的这一要求,莫斯科的回应更是简单直接。据《参考消息》报道,克里姆林宫迅速拒绝了泽连斯基的这一要求。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指出:“人和氨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这也难怪莫斯科会断然拒绝泽连斯基的这一要求,因为他这是在将联合国的相关建议当成政治筹码,企图借此迫使俄罗斯在某些问题上向其做出妥协。氨是制造化肥的主要原料,俄罗斯是氨的供应商。氨出口受乌克兰的影响而受挫,受害的不是俄罗斯,却是那些渴望更多肥料用于农业生产的国家、以及那些深受粮食匮乏所害的国家。
俄罗斯并不反对通过管道供应氨。而泽林斯基的这一举措,纯粹就是为一己私利而损害其他国家的利益,理应受到联合国或者国际社会的更多谴责。不过,对于这样存心加剧国际肥料供应危机的国家领导人,却是西方国家眼里的“宠儿”,国际社会恐怕也拿他没办法。
西方对乌克兰的偏袒,并非为该国利益或者老百姓的死活着想,而是希望该国能够通过流尽最后一滴血,继续充当西方遏制俄罗斯的炮灰。事实证明,西方很难借助“战至最后一名乌克兰人”达到它们所期待的目标。毕竟,俄罗斯虽因战争造成一定的损失,但其实很多西方国家,尤其是欧盟,它们所承受的代价甚至比俄罗斯更大。这一点,从近期美欧国家此起彼落的罢工、抗议浪潮就可以看出,那些反俄挺乌的西方国家政府,正在承受着比俄罗斯更加巨大的政治压力。
西方纵容乌克兰以反俄之名,行损害包括西方自己在内的全世界国家利益之实,最终极有可能会导致乌克兰“从这世界地图上被抹掉”。更重要的是,俄乌两国都是主要粮食大国,而西方挑起俄乌战争,并对俄实施制裁,将对国际粮食和化肥供应链造成致命性破坏,结果在加剧它们自己的滞胀危机外,还会因为国际信用和影响力削弱,从而无法避免地走上下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