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音乐,又一次迎来复古潮。
近日,由腾讯音乐娱乐集团(TME)带来的周杰伦“地表最强”、“摩天轮”两场TME live线上重映演唱会在全网刷屏,从预热到开播,一直在热搜上居高不下。
据不完全统计两场线上演唱会总观看量近1亿,创造了在线演唱会最高观看纪录。100+微博热搜,微博话题总阅读量46.8亿+,持续霸榜微博热搜、实况热聊top1。这样优秀的数据,不得不感慨“华流yyds”!
对广大网友来说,这已经不是一场单纯的线上演唱会了,青涩的记忆随着歌声涌上心头,是一代人无法割舍的青春回忆。
01 线上演唱会:疫情下的新模式“出道”
严峻的疫情形势下,为了保证安全,线上演唱会“异军突起”。其实不只是这次的周杰伦,还有许多明星也举办了线上演唱会。
2022年5月27日,罗大佑首场视频号线上演唱会在19:30正式上线,观看人数近4200万。
同日,孙燕姿抖音线上唱聊会16分钟点赞破1亿,24分钟点赞破2亿,34分钟点赞破3亿,46分钟点赞破4亿,59分钟点赞破5亿,66分钟点赞破6亿。
2022年4月15日的崔健演唱会,在4个小时的直播中,61岁的崔健吸引了超过4400万人观看。
2022年4月1日,张国荣离世19周年时,腾讯音乐同宝丽金唱片一同,推出张国荣经典演唱会“热·情”的高清修复版,吸引了1740万人次观看。
除此之外,王菲、陈奕迅等明星也纷纷在线上演唱会亮相,他们的每次出现,都会使得全网关注,好不热闹!
但其实早在2021年12月31日,出道超20年的台湾主流乐队五月天,晚上11点通过线上 “五月天陪你跨年演唱会”的直播方式,陪伴粉丝一同迎接2022年的到来。
当五月天演唱《香水》时,场景随音乐不断变化,埃菲尔铁塔、鸟巢体育馆等依次呈现……运用数字技术为观众呈现虚拟舞台,演出舞台与节目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对整体的把握。给予观众以沉浸式、个性化体验。
这算是正式打开了演唱会新方式,与元宇宙共同实现音乐艺术的延伸。
这次的线上演唱会影片以电影级的规格打造,采用XR延展实境,粉丝们不仅可以在直播影片中浏览高雄、爱河等地美景,还能在演出时与五月天一同进入不同的背景、场所甚至是环游世界,身临其境般地参与其中,通过元宇宙与五月天一同迎接2022年。
元宇宙的出现,赋予疫情时代的娱乐化以新的诠释。从各平台这一系列的尝试我们可以看出,虚拟演唱会和线上演唱会这些元宇宙概念的核心元素正在为音乐的“互动”解锁新场景,提供新思路,这种虚实融合的模式逐渐改变着大众认知。
02 “演唱会+”新探索,多方共赢
2020年之后,元宇宙概念开始推行,线上演唱会获得发展良机,在数字化技术加持下,近年来多家平台纷纷策划开展线上音乐演出。
用户在线上演唱会的“集体狂欢”让直播平台找到了新的流量密码,腾讯、抖音以及爱奇艺等多家平台均在该领域展开激烈竞争。
2020年,腾讯推出TME live,打造音乐娱乐演出线上线下“全景声态”,随后在2021年共举办了56场现场表演,
抖音近年来也在音乐内容领域持续投入。从去年下半年起,抖音先后与中国音乐、摩登天空等音乐公司达成合作,意图打造从创作、发行到宣传的全链条音乐体系。
平台也相继发力线上演唱会业务。2021年3月,爱奇艺官宣了女团THE9的首次线上演唱;阿里旗下的票务平台大麦推出“平行麦现场”;网易云音乐在2020年推出全新线上演出品牌“云上LIVE”……
“线上”已经成了音乐互动的一种模式,并以此为基础不断向元宇宙发展。
我们可以看到,各大头部公司都将市场竞争转向了线上直播形式的演唱会。从而可以推断出这其中的利益商机,为音乐人提供宣发机会,实现音乐人与品牌、乐迷的多方共赢,更是释放音乐的商业价值。
仅说腾讯一方,微信视频号在跨年夜与五月天合作线上演唱会直播当天,观看人数超过1400万人,为线上演唱会打下良好基础。这之后在罗大佑2小时的演唱会里,演唱了20多首经典金曲,按照主题分成了“光阴的印记”“童乐箴言”“恋曲2022”三个板块,还用微信视频连线了嘉宾,为“云上”观众带来更多体验。对于腾讯来说,先试水非但没有翻船,反而打了极其漂亮的一仗。也正是腾讯的这几次大胆尝试,才为“演唱会+元宇宙”探索了一条新道路。
03 用户群体记忆、怀旧情怀的集体欢腾能否有持续流量
对于用户来说,看演唱会的理由有很多,但近年来的线上演唱会,我们见到最多的是——集体记忆的怀旧情怀。
在周董的演唱会上,无数歌迷“为青春买单”。对于他们来说,听的不是一首歌:是多年前吹过的风,年轻时走过的路,青涩时爱过的人……
每一场演唱会都可能是大众集体的青春追忆。这些音乐人作为时代偶像,代表着里程碑般的符号。她们带着粉丝们的情感羁绊,引发热烈讨论,二次传播应运而生。因此,演唱会通过线上的元宇宙加持,网络直播媒介的放大,让更多人自主进行记忆加工,情感解读。
“怀旧”则成了承载这一切的情感因素,催化着受众内心的“躁动因子”。线上演唱会这种情绪共鸣极强的场景中,很容易使受众思维跳脱本身,但又达到一致,形成“集体欢腾”。
无论是情怀型用户,还是活跃度和互动性更高的粉丝型用户,都会受到影响,催动“集体欢腾”的产生。
04 “怀旧”过度,受众是否会继续买单?
过分的成功总会让人开始不安:这样的怀旧式欢腾能否一直持续?
答案可想而知,没有创新总不会走得长久。
怀旧是人的一种情感状态,但并不是全部状态。怀旧也可以是音乐的一种形式但绝不会是所有形式。
黑格尔说,音乐是一种完全消除空间性,无论在内心生活在表现方面都完全退回到主体性的浪漫艺术。但音乐除了是人们娱乐和审美的艺术产品,更是人类精神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音乐寄托了我们一部分的精神文化,所以我们更要多方面发展,看到四处都是商机。
“老歌”已经是过去,但人不能停在过去不走,那就要探索新的模式。线上演唱会包容并济,允许多种多样的形式。
元宇宙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技术推陈出新。例如加拿大歌手Justin Bieber和虚拟娱乐公司Wave合作举办了元宇宙线上演唱会,创建了歌手虚拟动画形象,通过瞬时捕捉技术复现歌手本人的瞬时动作,受众可以通过表达喜爱的符号与歌手的动画形象进行互动。优质的虚拟舞台建模,精彩的现场表演、具有想象力的动画特效配合用户评论,为这场虚拟演出带来了较为前沿的样态试验。
还有加深内涵、公益同行等也都是人们愿意去接受的形式。
2020 年 4 月的堡垒之夜 Travis Scott 演唱会仍被反复提及。10 分钟不到的时长,不影响它成为虚拟演唱会的巅峰。
在数以百万计的玩家和直播观众面前,一颗小行星坠入地面,玩家被气流震飞开来,巨大的 Travis Scott 从爆炸中浮现,开始表演他的单曲“Sicko Mode”。
整个游戏场景伴随着音乐,变化出丰富的舞台效果,上演一次次视觉奇观,火雨、群星、海底、太空…… 玩家可以自由移动和调整视角,在失重状态下跟随电子音乐律动。
这场虚拟演唱会归功于堡垒之夜开发商 Epic 的技术支持,既有强大的服务器端荷载压力、虚幻引擎、实时渲染能力,也有精细的动作捕捉技术、3D 人像打磨和全息人物投影。
堡垒之夜演唱会被誉为“游戏对元宇宙的惊鸿一瞥”,摆在玩家面前的还只是电脑、XBox 设备和 2D 屏幕,这也意味着虚拟演唱会的未来要在元宇宙里找寻。
当人人都是头号玩家,有了 VR 头显、体感服装、赛博义肢、脑机接口,低延时、高沉浸只是基础要求,一场虚拟音乐会可能令人浑身战栗,前提是技术能够到达那里。
至于当下,怀旧风靡,我们相信经典永流传,但也需要破釜沉舟,开拓新道路,拒绝审美疲劳。
作者:魏嘉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