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流融媒全媒体记者 梁娟 吴浩彦 文/图
丰收啦!丰收啦!走进丰收节特色农产品展区,葡萄、蔬菜、二荆条、老腊肉等特色农产品一一呈现在眼前......9月26日上午,在黄水镇空港创意都市现代农业产业园金黄的稻田间,"迎丰收盛会 展双流雅韵"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双流庆祝活动在此举行。活动以载歌载舞的形式迎丰收,展示农产品、体验非遗文化、呈现乡村新场景。
开发地方农产品 带动村民兴业致富
"今天我带来了永安的红提葡萄,还有玫瑰葡萄。"温中虎是永安镇白果村人, 他说,今年他的葡萄产量不错,收入在12万元左右,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一笔不小的收入,"非常开心,这是乡村振兴带来的变化,让大家的腰包越来越鼓。"
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双流永安葡萄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不仅品种丰富、技术成熟,种植面积也发展到了3000多亩。随着葡萄文化的沉淀和产业融合的成熟,如今的永安已成为成都远近闻名的"葡萄之乡",而永安葡萄也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致富果"。近几年,永安葡萄一直保持着稳定的产量。300多户农民种植着3000多亩葡萄,每年产量保持在3000吨以上,能够直接为群众创造收入7000多万元,加上葡萄种植拉动的经济收入,则能够为群众带来1亿元左右的收入。
除了永安葡萄,二荆条也是我区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二荆条辣椒、二荆条豆瓣酱也摆在了现场,"我们村种植了400亩二荆条辣椒,每亩收入在3000元以上,总体收入非常可观。"黄水镇花龙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以二荆条辣椒豆瓣为立足点,黄水镇鼓励社会资本打造了一批农旅互动新消费场景。在空港花田内及周边,黄水镇政府培育了以二荆条辣椒、牧马山脆桃、牧马山香梨、牧马山薯芋、扯旗玫瑰、文武小龙虾等为产业支撑的特色农产品产业基地6000余亩。有了豆瓣和一大批特色农产品"打底",依托"成渝潮流新地标"空港花田,黄水镇先后建起了天府桃园、樱桃部落、印象荷花、板坡良舍、文武小龙虾、蚕丛故里等消费场景,形成了黄水镇特有的"赏鲜花、品美食、看飞机、享运动"的旅游产业链条,带动当地1200余名群众就业,人均增收超2000元。
在非遗展示区,展示了农民生产用的工具、还有双流农民陈世云及其学生创作的剪纸。据了解,陈世云在40年间,创作剪纸作品上千件,具有认知、教化、抒情等多重社会价值。他的剪纸艺术在2007年9月经申报,列入双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这是一个农民对地方文化作出的贡献。
打造乡村新场景 拓展村民增收渠道
除了农产品展示区、非遗展示区之外,记者也在金黄的稻田间,看到沿线的乡村道路旁的咖啡流动车、乡村观景台、乡村驿站......这些元素融合的乡村新场景,在黄水镇杨公社区铺开。
杨公社区美丽新村口子上的集装箱既是云下驿站,也是田园游客接待中心。在稻田里、田坎上,还设置有观景平台、步游道、帐篷天幕、休闲座椅、咖啡车和骑游观光车,供游客前来体味农耕风情,邀约家人好友开展露营、烧烤、喝田坎咖啡等。在这里,你可以闻到稻香,听到蛙声,沉浸式地感受现代都市农业的魅力。
据介绍,杨公社区计划每周开展一个主题活动,吸引户外、机车、房车、骑行等团队周末节假日到这里来游玩、消费,带动周边的新村村民增收致富。
近年来,双流强化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统筹,加快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迄今为止,已建成幸福美丽新村农民聚居点25个,惠及群众26000余人。深入实施农业产业建圈强链,以提升产品品质为抓手,塑造特色品牌为核心,畅通销售渠道为重点,持续提升双流冬草莓、二荆条辣椒、永安红提、黄甲麻羊4个地标产品品牌影响力。同时,持续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引导农民盘活闲置资产资源,持续壮大农村集体经济,2022年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9320元,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50万元以上的村(社区)42个。
发布项目清单 高质量打造新业态新模式
据了解,双流区乡村区域面积246.8平方公里,占比53%,主要分布在成新蒲以西、锦江流域、牧马山3个片区,农业基础扎实,乡村旅游蓬勃发展。近年来,我区大力推动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涌现出黄龙溪·欢乐田园、空港花田、海蒂的花园等一批农旅新地标和网红打卡点。成功创建"美丽四川·宜居乡村"达标村79个、市级以上乡村振兴示范村40个;黄甲街道八角水寨,黄龙溪镇十新林盘、周家粉房、温家山,黄龙溪镇王家祠堂等5个川西林盘纳入全市高品质精品林盘。成功入选天府旅游名县候选县,2021年,全区乡村旅游共接待100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2亿元,增长33%。
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打造空港公园城市城乡融合发展典范。在丰收节活动上,还发布了双流区乡村振兴项目清单,向社会各界推介双流区2022年18个乡村振兴项目招商点位,包括4个市级精品林盘、4个旅游型林盘、8个村(社区)、1个乡村旅游景区以及1个现代农业园区。以项目为引领,加快培育"农业+旅游""农业+康养""农业+文创""农业+体育""农业+研学"等新业态新模式,打造高质量农商文旅体空港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
【来源:云上双流 编辑:吴德彦 审核:冯雅琦 曾万娟】
感谢您的阅读,更多本地新闻,请关注微信"双流发布",收听空港之声FM100.9,下载"云上双流"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