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1780年约翰·亚当斯等美国建国先贤于独立战争期间创立人文与科学院以来,当选为其院士一直被认为是美国的最高荣誉之一。目前共有约4000位院士,包括超过250位诺贝尔奖得主及超过60位普利策奖得主。此前,胡适、钱学森、李政道、丁肇中、施一公等著名华人学者都曾当选该院院士。

4月17日,大洋彼岸传来振奋人心的好消息。美国人文与科学院公布了2019年包含200多名新当选院士的大名单,其中百度总裁张亚勤当选为该院数学和物理科学学科院士。他也成为工程学和计算机科学今年当选的唯一的华人科学家。


从天才少年到科技巨擘,张亚勤的精彩人生
天才少年张亚勤12岁考入中科大少年班,成为那一届中国年纪最小的大学生。7年之后,他从中科大电子工程专业硕士毕业,赴美求学。23岁获得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博士学位,后来又在哈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深造。

张亚勤当时的学生证
张亚勤是数字视频和人工智能领域的世界级科学家和企业家,拥有60多项美国专利,发表500多篇学术论文,并出版11本专著。他在国际上获得过诸多专业奖项和荣誉,2017年荣膺澳洲国家工程院(ATSE)院士,也是该年度授予的唯一外籍院士;1997年他被授予IEEE院士,成为历史上获得这一荣誉最年轻的科学家。他还在十余所世界顶尖高校担任校董、荣誉或客座教授。2014年9月,张亚勤加盟百度公司,并担任总裁。

今年3月,张亚勤申请加入百度退休计划,并将于10月从百度公司退休。对于“退休”后的生活,张亚勤曾表示将开启人生的“3.0”,把更多的精力投入教学、科研、中美澳学术交流,联合国慈善项目,当然最重要的是给家人更多的陪伴。
百度对推出的高管退休计划给到的解释是,对于为公司倾注心血、陪伴公司成长的高级管理者,如因个人意愿或家庭需要选择新的生活,都将纳入高管退休计划给予关怀和照顾。张亚勤成为首位通过该计划退休的高管。百度方面表示,以期通过这样的方式加速干部年轻化的进程,选拔更多的8090后年轻人进入管理层。

出任百度总裁前,张亚勤曾在微软公司工作16年,历任全球资深副总裁兼微软亚太研发集团主席、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科学家、微软中国董事长、和微软移动全球副总裁。加盟微软之前,他曾在美国Sarnoff公司任多媒体实验室主任(1994-1998)和GTE (Verizon)实验室高级研究员(1990-1993)。
历届人文与科学院院士的华人面孔
这不是人文与科学院第一次评选华人院士。去年,就有6位华人当选2018年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包括2位外籍院士(南开大学校长曹雪涛、北京大学教授袁行霈)和4位院士(麻省理工学院理学院终身教授、基因编辑专家张锋,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讲席教授、纳米技术和能源转换专家陈刚,耶鲁大学尤金—希金斯讲席教授、干细胞专家林海帆,密歇根州立大学讲席教授、生态学专家刘建国)。这6位知名专家除麻省理工学院理学院终身教授、基因编辑专家张锋外,均有中国高校的求学经历。
2017年度也有多位华人当选人文与科学院院士,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上海血液学研究所教授陈竺当选外籍院士,复旦大学校友、斯坦福大学教授沈志勋当选院士。此外,曾给哈佛大学捐款达3.5亿美元的陈乐宗和陈启宗兄弟双双入选院士名单。
2016年,在美国人文与科学院于公布的第236届院士名单种,共有213位入选,其中有十位华人、华裔学者、艺术家当选院士或外籍院士。他们分别为哈佛医学院施扬、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北京大学李零、北京大学俞孔坚、香港科技大学叶玉如、著名指挥家余隆以及台湾师范大学艺术家刘国松。当年新增的213位成员中包括了获得普利策奖、沃尔夫奖、麦克阿瑟和古根海姆奖、菲尔兹奖 、格莱美奖和美国国家图书奖的获得者。
诚然,人文学科的“成功”不能靠“有用”的标准来衡量,相较其他行业和领域而言,人文艺术学科的评价标准更加模糊,除了重大的专业贡献外,国际知名度也是重要指标。恰如该院宗旨“弘扬学术,以增进自由、独立、良善之公民德行”所言,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长期从事广泛的、跨学科政策研究,主要关注科学、技术、全球能源与安全、人文与文化等领域。相信随着其评选和影响在世界范围内的深入,将进一步发挥对科学技术的积极影响。
附:
历史上当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或者外籍院士华人不完全名单
<上下滑动查看>
胡适,哲学家,前中央研究院院长,前北京大学校长,1932年当选为外籍院士。
吴经熊,法学家,前东吴大学法学院院长,前中华民国立法委员,“中华民国宪法第一草案”(吴氏宪草)起草人,1938年当选为外籍院士。
翁文灏,地质学家,首批中央研究院院士,前中华民国行政院院长,1947年当选为外籍院士。
钱学森,中国航天之父,两弹一星元勋,1949年当选为院士。
李政道,物理学家,哥伦比亚大学教授,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1959年当选为院士。
林家翘,数学家,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美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前主席,1962年当选为院士。
王瑞駪,物理学家,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教授,1970年当选为院士。
吴健雄,物理学家,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被誉为“物理学女王”及“中国的居里夫人”,1972年当选为院士。
丁肇中,物理学家,麻省理工学院教授,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1975年当选为院士。
黄克孙,物理学家,翻译家,诗人,麻省理工学院教授,1976年当选为院士。
李远哲,化学家,198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前中央研究院院长,1975年当选为院士。
何炳棣,历史学家,芝加哥大学教授,美国亚洲学会前会长,1979年当选为院士。
韦潜光,化工学家,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工学院前院长,1982年当选为院士。
丘成桐,数学家,哈佛大学教授,1982年菲尔兹奖得主,1982年当选为院士。
王倬,生物化学家,哈佛大学教授,1984年当选为院士。
王义翘,生化工程师,麻省理工学院教授,1985年当选为院士。
朱经武,物理学家,香港科技大学前校长,1989年当选为院士。
项武忠,数学家,斯坦福大学教授,1989年当选为院士。
谢希德,物理学家,复旦大学教授,校长,1989年当选为外籍院士。
徐遐生,天文学家,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美国天文学会前主席,国立清华大学前校长,1992年当选为院士。
朱棣文,物理学家,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美国能源部长,1992年当选为院士。
王赓武,历史学家,澳洲人文科学院前院长,香港大学前校长,1993年当选为外籍院士。
翁启惠,生物化学家,中央研究院院长,1996年当选为院士。
钱泽南,生物化学家,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主席,1997年当选为院士。
廖述宗,生物学家,芝加哥大学教授,1997年当选为院士。
何大一,医学家,洛克菲勒大学教授,1997年当选为院士。
吴以仲,生物学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分子细胞生物学实验室主任,1998年当选为院士。
王佑曾,资讯科学家,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前副主任,香港科技大学前副校长,1999年当选为院士。
李文雄,演化生物学家,芝加哥大学教授,1999年当选为院士。
李太枫,天文学家,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学研究所前所长,1999年当选为外籍院士。
姚期智,计算机科学家,普林斯顿大学与清华大学教授,2000年图灵奖得主,2000年当选为院士。
余国藩,人文学人,芝加哥大学教授,2000年当选为院士。
崔琦,物理学家,普林斯顿大学教授,199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2000年当选为院士。
姚鸿泽,数学家,哈佛大学教授,2001年当选为院士。
林潮,天文学家,加州大学圣克鲁斯分校教授,北京大学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创所所长,2002年当选为院士。
萧荫堂,数学家,哈佛大学教授,2004年当选为院士。
谢宇,社会学家,密歇根大学教授,2004年当选为院士。
林芳华,数学家,纽约大学教授,2004年当选为院士。
田刚,数学家,麻省理工学院教授,2004年当选为院士。
陈怡,音乐家,密苏里大学堪萨斯分校教授,2005年当选为院士。
钱煦,生物医学工程学家,加州大学圣地牙哥分校教授,2011年美国国家科学奖章得主,2006年当选为院士。
哈金,作家,波士顿大学教授,1999年美国国家图书奖得主,2006年当选为院士。
施春风,力学家,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前校长,沙特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创校校长,2006年当选为外籍院士。
詹裕农,生物学家,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教授,2007年当选为院士。
叶公杼,生物学家,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教授,2007年当选为院士。
袁钧英,生物学家,哈佛大学教授,2007年当选为院士。
巫鸿,艺术史学家,芝加哥大学教授,2007年当选为院士。
谢晓亮,化学家,哈佛大学教授,2008年当选为院士。
雷干城,理论物理学家,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2009年当选为院士。
戴宏杰,物理学家,斯坦福大学教授,2009年当选为院士。
胡玲,微电子学家,哈佛大学教授,2010年当选为院士。
陈长谦,化学家,加州理工学院教授,中央研究院前副院长,2010当选为院士。
翁玉林,天文学家,加州理工学院教授,2011年当选为院士。
张首晟,物理学家,斯坦福大学教授,2011年当选为院士。
张寿武,数学家,哥伦比亚大学教授,2011年当选为院士。
王映真,医学家,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2011年当选为院士。
侯一钊,数学家,加州理工学院教授,应用数学系主任,2011年当选为院士。
杨培东,化学家,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2012年当选为院士。
骆利群,生物学家,斯坦福大学教授,2012年当选为院士。
施一公,生物学家,清华大学教授,2013年当选为院士。
郁彬,数学家,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2013年当选为院士。

干货获取方式
Step 1:长按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公众号“AI报道“AI-Reporting””
Step 2:回复【2】免费获取116份重磅AI报告“包括高盛/麦肯锡/IBM/波士顿/罗兰贝格……”,以及完整数据分析资料“包括SPSS\SAS\SQL\EXCEL\Project!”
想更及时获取AI资讯和干货,不妨“星标”我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