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有朋最近复出,参加了芒果台的热门综艺《披荆斩棘的哥哥》。
即将49岁的他,一身白色西装,英姿飒爽,比16岁的乖乖虎多了一些风度翩翩。
我其实并没有经历过小虎队最火热的时代,但是苏有朋在《披荆斩棘的哥哥》舞台上过于迷人,于是去考古了一下。
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回望25年,苏有朋简直是完美偶像!
之前苏有朋发过一张图。
“让我们再来看看小虎队的万人签名会,有没有参与过的,可以在下面留下你的脚印?”
那天是三十三年前的四月八日。
苏有朋16岁,吴奇隆19岁,陈志朋18岁。
三人开着一辆敞篷车,朝着签售点赶去,一脸的青涩。
三十三年的时光飞逝,过去的一切都是浮云。
苏有朋现在虽然以演员和导演著称,但那时候的他,却是以偶像的身份出道的。
他与吴奇隆,陈志朋的组成的“小虎队”,在90年代初期是最红的组合,是当之无愧的“顶流”。
三个帅气的少年,分别对应着“乖乖虎”,“小帅虎”,“霹雳虎”。
现在他们有的成为父亲,有的已经完成了蜕变,有的还在努力。
“小虎队”的歌声飘荡了三十三年,曾经是多少人的青春乐章。
01
台北,一九八八年的初夏,已是炎热。
吴奇隆,18岁,在街上摆摊,出售少女服装配饰。
因为长得帅,所以他的生意一直都很好。
那时候,他在学校里混得风生水起,刚刚获得了跆拳道的冠军,变成学校的风云人物。
他并不知道,他早就被星探给盯上了。
而在台北的另外一处,15岁的苏有朋仍在努力学习。
由于与母亲同生于中秋,家中有“两个月亮”,故名“有朋”。
他是个典型的学霸。
当时,他的近视已达1000度,一心只想着要考进台北最好的高中。
陈志朋16岁,最是逍遥自在,家里经营着连锁美容院,生活富裕。
许多人认为,他和张国荣一样,是个“有星相”的孩子。
陈志朋对学习不感兴趣,但对舞蹈很有兴趣,他最喜欢的就是芭蕾和爵士。
在美容院的熏陶下,他的穿着打扮比同龄人要好很多,甚至会在家中举行一场“变装”表演,请自己的大哥为他拍摄“艺术照片”。
三个素不相识的人,在1988年的夏天,却因为一个节目而相识。
那年七月,台湾开丽公司推出了《青春大对抗》,这是一部面向年轻人的综艺节目。
在3000多人中,3个年轻人被选中成为“小虎队”。
一开始,他们只负责跑腿、发道具、偶尔露面。
不过,这三个年轻帅气的男生,实在是太抢手了。
他们录制的每一首歌都迅速走红,《青春大对抗》也因为他们而成为了收视率第一。
嗅到商机的公司马上改变战略,将“小虎队”包装起来。
第二年,一首单曲《青苹果乐园》在亚洲迅速走红。
在当时,“小虎队”曾经比迈克尔·杰克逊更受欢迎。
从1989年5月至1990年9月,仅仅一年多的时间里,“小虎队”共推出了四张唱片,每一张唱片的销量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3个孩子都还年轻,公司为了不让他们膨胀,将粉丝们寄来的书信隐藏起来,三人并不知道自己有多火。
直到33年前的4月8日,他们去参加签售会。
两万多人参加,人山人海,场面一度失控。
无数粉丝在疯狂呐喊,人潮一眼看不到尽头。
这一瞬间,他们终于发现,自己真的火了。
02
《青苹果乐园》,《爱》,《蝴蝶飞呀》,《为梦想找一个家》……他们的歌火了一曲接一曲。
无数少女在房间里张贴“小虎队”的海报,台湾到处都是“小虎队”的声音。
三个年轻人,在最美好的时光里,享受着自己的荣耀。
但是好景不长。
在1991年发行第六张唱片之后,陈志朋被征召入伍,“小虎队”被迫解散。
三人在一起,已经有了深厚的交情。
吴奇隆和陈志朋年纪差不多,谈得来,关系也比较好。
在告别的时候,吴奇隆为陈志朋写了一首歌词《祝你一路顺风》。
环亚酒店举办的音乐会,原本只有2000人的规模,但现场却聚集了数万名观众,他们都在为小虎队的离别表演而哭泣。
苏有朋的嗓音带着哭腔:
“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陪着你再跳青苹果乐园。”
吴奇隆一把将他抱在怀里,眼泪哗啦啦地往下流。
陈志朋于一九九三年服役回来后,“小虎队”重组。
然而,这个圈子可不是这么温和的,一批又一批的新偶像,“小虎队”的运气好像用光了。
他们的新专辑没有什么水花,受欢迎程度也不高。
因为情况不妙,两年之后团队名义的活动就停止了,“虎啸龙腾”也成了他们三个人最后的舞台。
03
如果说人生是起起落落,陈志朋在小虎队的时候,似乎已经走上了人生的巅峰,之后一直都在降落。
在表演上没有进展,他也想学“霹雳虎”的经商之道。
但都没有成功。
近年来,以时尚icon的身份,陈志朋又回到了公众的视线中。
穿着怪异的衣服,浓妆艳抹的发型,让人很难把他和以前的“小帅虎”联系在一起。
“小帅虎”还在苦苦支撑,而“乖乖虎”、“霹雳虎”早就从低谷中爬了出来。
吴奇隆在2011年因《步步惊心》而再次走红。
甚至,他还做了一家公司的老板,投资影视,做餐饮,这些年来赚得盆满钵满。
吴奇隆在2016年娶到了刘诗诗,不久他就晋升为三人中的第一个父亲,可以说是事业和家庭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但是如此成功的吴奇隆,在作为偶像方面,还是“败”给了苏有朋。
04
一九九七年,小虎队解散。
苏有朋那时就认识到自己不能做一辈子的“乖乖虎”。
苏有朋瞬间从一个明星变成了一个普通人,四处找工作,最惨的时候,他的银行账户里就剩下了不到两万块钱。
四年来,他尝试了很多次,包括录制、主持、上综艺,但都没有成功。
直到《还珠格格》出现之后,他终于找到了转变的道路
苏有朋拍摄《还珠》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他以前没学过演戏,每次拍戏都会被导演给骂。
为了让自己的表演更好,他常常坐在屏幕前,仔细地观察着其他演员的表现。
苏有朋也不太适应北京的拍摄。
他当明星的时候身边都有助理,现在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做。
因为水土不服,他的脸上全是小包。
每天回家的路上,他都在自言自语:“啊,我到底在做什么?”
尽管初入片场的日子很难熬,但苏有朋依然挺过来了
他说,他唯一能坚持下来的办法,就是每天都要写日记,不断地给自己打气,让自己重新开始。
“我告诉自己,你现在不是偶像了,你还差得远呢。”
于是苏有朋卸下了“乖乖虎”的形象,扮演起了一位真诚而又充满感情的五阿哥。
这一次,他的人气又回来了。
苏有朋说,最让他感动的,是香港与林心如的新闻发布会。
“那时候,大概有八千多人。”
“我有一种感觉,我曾经失去的,可以用自己的努力,重新获得。”
苏有朋重新火了,自然是非常珍惜这个机会。
之后,他又出演了几部偶像剧,口碑都很好。
比如《情深深雨潇潆》中的杜飞。
比如《绝代双骄》中的花无缺。
比如《倚天屠龙记》中的张无忌。
苏有朋再这么演下去,绝对能成为偶像剧演员中的天花板。
不过,这名学霸还是很不服气的。
因为“小虎队”的事情让他明白,当一个明星只靠颜值,是不可能永远活下去的。
所以,他拒绝了十多个偶像剧,希望能成为一个有实力的演员。
在此期间,他参加了《菊花香》的话剧演出。
还拍了主旋律电影《康定情歌》。
其中,《风声》是苏有朋最满意、最有成就感的一部作品。
《风声》中,他饰演的是白小年,是伪军总指挥的男宠。
讲话“不阴不阳”,还会唱昆曲。
因此,苏有朋特意在北京昆曲剧团学习了一年。
“兰花指,吊嗓子,样样精通。”
当时苏有朋为陈国富导演演唱了一首《游园惊心》,导演被这一幕深深震住了。
苏有朋因为“白小年”这个角色,拿到了百花奖的最佳男二号。
在业内的认可下,所有人都相信苏有朋是一个演技很好的演员了。
可是,苏有朋得到了肯定,却并不满意。
最近的一次转型,他开始走上幕后,成为一名导演了。
05
干嘛要当导演?
苏有朋说,一开始是《左耳》制作公司找他随便试试的。
这此经历却给了他别样的体验,他发现当上了导演,可以用电影的来表现自己,所以他就有了进一步的想法。
苏有朋是个很严肃的导演。
他说,他是处女座有洁癖,只要是不完美的地方,他都要改一改。
张鲁一"吐槽"了一句,说他是最严厉的一个,一整天都在改戏。
每天大家都下班后,苏有朋还在剧组里研究一些细节。
至于结果,《左耳》虽然口碑一般,但广为流传。
不过,我个人认为,第二部《嫌疑人 X的献身》,已经很成熟了。
除此之外,苏有朋还拍摄了一部名为《住在幸福大街的王大妈》的短片。
这是一部关于广场舞大妈的短片,里面全是素人,苏有朋以一种纪录片的方式,将北京大妈的生活记录下来。
我认为这部短片和苏有朋的风格最像。
苏有朋表示,他想要打破偏见,给所有人一个说话的机会。
“其实,那些阿姨也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古怪。”
“我要拍摄的是平凡的人生,只有了解了人生的真实,我们才能在其中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苏有朋说了一句电影,又说了一句自己的故事。
在苏有朋的职业生涯中,他一直在与“偶像”的标签竞争。
33年前,他可是当之无愧的顶流明星。
于是,当光环消失了,他的偶像身份就成了一种负担,一种成见,让他喘不过气来。
有一次彩排结束后,苏有朋在晚上十点左右打车回家。
路过的人看见他,走上前来,说:“你不是乖乖虎?十点多了,你还在外面干嘛?”
“你说,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是不是很压抑?”
不过好在苏有朋没有在压力和偏见面前认输。
他放弃了曾经的偶像身份,放弃了那个标签,重新去体验人生,去寻找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
我很欣赏苏有朋的勇气和自我。
苏有朋是一个完美的偶像。
一开始,我们都是因为他的长相、性格、天赋而喜欢他。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发现,那些都是无关紧要的。
你最终会被他所吸引,并为他的爱而开心,是被他的不断努力所感染。
你也要像他一样,成为一个不断变化、不断前进的人。
这些,就是所有关于追星的美好元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