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你是否被感染,都将被这场疫情深深影响着。”
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不仅改变了很多人的工作生活安排,也给中国经济发展增加了不确定性。其中,疫情对实体店的冲击尤受关注。
受疫情的影响,大批品牌商纷纷关闭门店,市场预期下调,给零售市场带来巨大冲击。无疑,2019年这个春节是品牌商们最难熬的一年,客流、现金流、库存、供应链,层层重压下的品牌商正在承受巨大的折磨。
作为实体店的老板和工作人员更是关心疫情过后实体店该如何在这波大流中站稳脚跟,线上交易已经大大的减少了实体店的顾客,如果不能采取有效方式,恐怕实体店会损失更严重。更何况,这次疫情会让人们更加认知到线上交易的便捷性,那么,这次疫情究竟给实体经济带来多大的影响呢?未来,靠什么才能稳定赚钱呢?
今天,小编和大家分享一下王昕导师的独家见解!为企业家分析本次疫情给各行业带来的危与机,并做好相关应对方案。
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
01、服务业
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最合适的比照案例是2003年的非典,参照非典当时对经济各方的影响来推演现在。
非典2003年1月爆发,6月基本结束。期间经济增速明显放缓,增速下降为2%左右。疫情影响最严重的为北京和广东,分别下降3%和1%。疫情结束后,马上恢复到正常状态,就全年来看,疫情对中国经济的打击只占5%。2003年正值中国经济的起飞时期,高速增长,因为非典的警示,反而调整了中国经济的产业结构,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变当中。
如今,中国经济没有2003年的高速增长,第三产业占比较大。这说明什么?第三产业占比越大,经济体受影响也就越大,在中国经济增速本来就放缓的情况下,疫情对中国经济的整体打击可想而知。
在经济总量中占比达53%的服务业,不仅受疫情受冲击最大、恢复速度慢,且有些行业的损失不能在下半年弥补。
其中,餐饮住宿业受冲击最大,预计一季度增速-45.7%,全年增速-11%。
02、房地产业
受影响较大的其次是房地产行业,一季度约增长-25%,预计全年增长-1%。
房地产行业当前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较高,更是因为房地产行业上下游产业也较多。由于直接相关行业的居民收入水平出现下降但房贷支出并未下降,由此确实可能出现“断供”现象的发生,从而造成违约,进而影响到金融市场的稳定。
03、交通运输业
交通运输业受冲击也较大,预计一季度增长-1%,但3月份以后货运回补,二季度客运逐步恢复,全年预计增长仍可达6.1%。
04、制造业
实体经济受影响,零售品销售额巨幅下降,轻工业受影响。从需求端来看,纺织服装,电子商品、家具、家电需求量下降,从供给端来看,厂房劳动密集型高,所在地处于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大省,这是制造业都面临的问题。
再加上很多制造业厂商本来现金流就不健康:
①外贸萎缩
②环保政策
③内需不足
④成本上升
05、农业
供给和需求同时下降,偏远地区的农产品因为交通影响无法运输到城市,餐饮业萧条节约成本无需采购,所以市场价格波动不明显。疫情一结束,国民需求瞬间爆发,价格攀升。
06、受疫情影响较小的行业
部分行业受冲击较小,而且还有很多创新性增长。如信息传输、软件信息和技术服务业等。此外,金融业、其他服务业受疫情影响也比较小。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不但受冲击较小,而且还有很多创新性增长。科普教育,信息传递都有巨大贡献,也迎来了高峰期。
机遇
说白了,从古至今,无论是开当铺、钱庄、贩卖丝绸,还是银行、旅游、餐饮,都是生意。做生意,就离不开一个“变”字儿,一定要灵活。
对于实体经济,疫情期间,哪些行业不好过,哪些需求被压抑,疫情过后,都会迎来爆炸式增长,比如餐饮、酒店、旅游。“口罩”效应的买卖疫情期间可以做起来,比如云办公,在线教育,视频网站,娱乐游戏。
未来,必定会被线上工作、线上交易、线上分享等等所替代。那么,未来,怎样才能做到稳定赚钱?
一、人需要社交
春节假期,由于疫情严峻,大多数人都取消了走亲访友的聚会和外出活动,选择宅在家中,为国家做贡献。“疫情宅”的广大网友们,已经被激发出了无限的创造力。
人作为群居动物,社交不仅是天生的能力,还是天生的情感需求。“宅”的前提是有随时出去的自由,当失去这种自由时,大家自然纷纷叫苦。疫情过后,人们都愿意约上三五好友逛街、聚会,打发心中的苦闷。
所以,线下的实体店更具有竞争力,而且这种竞争力是线上无法比拟且一直存在的。
二、专业化、品牌化才是出路
疫情爆发以来,各种各样的信息满天飞。但很快,“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成为共识,大家更关注权威渠道发布的信息,通过新闻媒体和官方渠道了解和掌握疫情动态、防治措施和科普知识。为广大企业带来了深刻的启示,“专业化、品牌化”才是出路。
过去的十几年,国内因为市场的快速繁荣,涌现出大量的中小企业。不过它们发展状态不一,很多在技术、产品或营销服务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陷,导致消费者对品牌没有安全感。所以,如何成为领域内的佼佼者?用专业和品牌打动消费者,牢牢吸引一批忠实的用户极其重要。
三、线上线下一体化
虽然大家早已习惯了网上购物,但疫情期间人们足不出户,这个习惯又被深度发掘。比如买菜,之前还是经常去菜市场,但这次,很多人选择在网上买菜。很多超市、药店、商场、品牌等都推出线上下单、线下即时配送服务,让大家宅家也能 “买买买 ”。
这次疫情就是零售业进化的一个催化剂,可以看到,未来的消费模式一定是线上线下一体化。比如线下体验、线上下单、即时配送到家、线上宣传引流、线下体验购买等。
四、营销将回归本质
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建设,是在全民监督下完成的,开通直播不到3天时间,累计访问量已超过两亿人次。高峰时期,同时在线观看直播的“云监工”已经超过1亿。
随着5G和短视频媒体的发展,“直播时代”已经到来!以前,商家展示产品形象往往靠图片,所以我们买的很多商品都和图文展示的不符。而在直播中,我们可以看到产品最真实的面目,没有美化和夸大。
未来的商业,营销回归本质成为新趋势,产品必须货真价值,舍去多余的包装,经得起考验,有足够的勇气直面你的消费者,你的观众。
五、消费群体更关注品质
这次疫情之前,大多数人只顾埋头赚钱,很少关注自己的健康问题。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明白,“健康地活着”才是最重要的事!尤其是广大青年们,在病毒大军的来临时,表现出了强烈的求生欲,不仅喊起“勤洗手!戴口罩!”的口号,还苦口婆心地劝告身边的长辈们重视起来。
首先是口罩遭到了疯抢,但鉴于信息的透明度,大家知道了,并非所有口罩都符合标准,要购买有生产许可证和产品注册证号的医用外科口罩、N95口罩等。其次,消毒液、洗手液、75%酒精等都一度脱销。
同时,身心的平和坚韧,对抗击疫情具有重要作用。很多媒体都在引导大众,学会给自己的内心戴上“口罩”,保护心理不会随便受到干扰或感染。可以看到,人们不仅注重物质需求,还关注精神需求,追求生活品质。这是行业发展的一个大趋势。
六、体验式场景消费模式普及
我们提到,未来,线上线下的界限会越来越模糊,那么实体店的存在价值在哪里?价值在于“提供体验”而不是“销售产品”!从手机等电子科技产品的体验店,到宜家等家居品牌的展区,可以看到,人们越来越喜欢体验式的消费方式。
在这里,顾客对产品的认知和感受更直观,而且在体验过程中品牌也能提供产品知识、耐心解说等附加服务和价值,客户自然愿意为其买单。同时,体验式消费可以帮助品牌树立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即便当下不买单,日后也会成为客户心中的首选。
消费者的需求,已经从对产品的满意度升级成了精神层面的满足感。所以,未来的实体店不再是以“销售产品”为中心,而是以“提供体验”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