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这是继2005年的股市点评之后,吕平波的又一次出圈。
6月9日晚,恒丰银行原董事长蔡国华接受审理,被控贪污受贿挪用公款五宗罪,涉案金额高达近103亿元。
但是,真正引发热议的,并不是巨贪蔡国华种种令人瞠目结舌的违法违纪情节,而是《财经》杂志披露的一个小小细节。
应蔡国华要求,彼时从恒丰银行贷款的云南实力集团董事长彭宇兴,向《华夏时报》总编辑吕平波支付了1000万元撤稿费。
2016年5月至2016年7月,《华夏时报》分两次刊登蔡国华私分巨额公款等负面报道。
为了消除影响,蔡国华下了血本。
正文68字的撤稿公函,平摊到每个字147058元。
不愧为财经领域的吹水专家,水皮大总编定价比物价局还狠。
1000万的糖衣炮弹下,自己打自己脸又如何?
《华夏时报》删了稿,同时,还向转载报道的其他媒体出具了撤稿公函。
可怜辛辛苦苦跑新闻追真相的小记者了,被大总编转身就出卖,也不知道有没有分到毫厘。
根据司法材料披露,1000万元撤稿费并没有进水皮的个人腰包,也没有流进《华夏时报》的账户,而是打进了华夏沃伦传媒公司账户。
成立于2013年01月22日的华夏沃伦传媒公司,法定代表人是袁怡,投资方中还有熟悉的万达文化集团。
同时,华夏沃伦传媒还对外投资了北京华夏时报传媒广告有限公司。
而知情人还说,华夏沃伦传媒实际由水皮和其相好袁怡控制。
原来兜来转去,肥水也没有流到外人田。
作为知名财经评论家,坐拥750万粉丝,水皮一夕之间跌落神坛。
以往热热闹闹探讨经济和股价的评论区,已经被网友攻陷。
说说你那一千万的故事吧。
很显然,身为一报之总编,水皮是懒得与网友打口仗的。
以往可以和和美美吹水扯淡,现在紧急关头,得先灭火。
于是,网络上关于1000万撤稿费的文章,陆续进入了空白的荒野。
四处疏通,拜码头自然也不能错过信息源头 ——《财经》杂志。
水皮的小九九,显然是打错了算盘。
《财经》杂志副主编罗昌平在微博放出水皮的自述,水皮这样诉苦,
1、撤稿是因为有大人物的能量在,并非一千万之功;
2、一千万确实收了,还进了公司账户;
3、不认识蔡国华,只联系彭宇兴,办案机关不认这种说法;
4、一千万已经被查扣,配合办案机关工作;
水皮大总编文笔了得,区区百字,将自己撇得一干二净。
大人物是谁?有多大?都是秘密。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02
从事新闻业的人,都要有个笔名。
波字拆开为“水皮”,水皮也是吕平波的皮。
1982年,吕平波以“苏州高考状元”考入了复旦大学新闻系,研究生就读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
那个年代毕业的新闻人,内心都有一股对新闻的热血。
怀揣着“一枝秃笔写春秋”的信念,1989年毕业后,吕平波就与中国知名报人丁望一起创办《中华工商时报》,同为元老的还有胡舒立和何力。
在这里,他度过了一个新闻工作者的黄金时期。
18年,吕平波终于升迁为副主编,此时,他已经43岁了。
顶着“副”字头衔,而纸媒又日益衰微,吕平波暗自担心去路。
事情的转折点,发生在2007年。
2007年5月,水皮突然从《中华工商时报》卸任,去了《华夏时报》。
而这一切,和万达的王总,脱不开关系。
彼时,《华夏时报》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报社。
2007年被王健林入资时,亏损六七千万元,外加欠员工一年的工资,濒临倒闭。
而在那年年初的中华慈善晚会,王健林和水皮在后台碰面,王总发出了邀约,
合资成立广告公司,我们能否控股?
能不能办一张财经类报纸?
能不能改为周报?
水皮也很干脆,
去,多少钱?
王健林为何会看重吕平波?
早在2005年底,预测“股指 2006 年底冲破 2500 点”,吕平波一举成为“ 中国股市第一牛人”。
从业十余载,兼以财经点评闻名,吕平波是最好的选择。
于是,和王健林的3分钟交谈之后,拿到理想数字的水皮,果断和自己一口一口奶大的《中华工商时报》解除关系。
去了《华夏时报》的水皮,新官上任三把火。
第一把火,就是在两个月内完成《华夏时报》的改版。
2007年6月30日,《华夏时报》结束了最后一期都市日报。
2007年7月2日,《华夏时报》刊发了第一期财经周报。
对于已过不惑之年的水皮,他要拼,要赢得“身前身后名”。
在股市上,水皮是文风犀利幽默、评论入木三分的“股市第一牛人”,还被广大股友誉为“股市鲁迅”。
在新闻业,在财大气粗的万达注资下,水皮一步步将《华夏时报》拖出了泥淖之中,2009年实现了首次盈利,100万元。
同时,2009年媒体排行中,水皮还和摩根大通的龚方雄并列第一,被誉为分析最准的预言家。
更风光无限的是,在2014年万达地产上市后,持有万达地产0.02%原始股份的吕平波,身价暴涨至数千万。
从一名报社编辑,到成为真正的商人,水皮真的等了太久了。
50岁,已经知天命的水皮,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2012年,王健林出席了《华夏时报》五周年庆典,这是他们的又一次公开交集。
庆典中,王健林讲话,
希望《华夏时报》永不满足、勇攀高峰,与万达集团所从事的其他产业一样,在中国乃至世界同行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此时,在台下的水皮,亦在摩拳擦掌。
二十载磨剑霍霍,新的征程,就在眼前熠熠生辉。
03
资本和金钱撬动新闻,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更何况,报社还是老板出钱开的呢?
感恩王总的知遇之恩,虽然时常在文章中看衰万达“流年不利”,还调侃太子爷的债务,但是,到了万达关键时刻,水皮从来不马虎。
各种吹彩虹皮,就差急吼吼上场。
但是,相比对东家的“心慈手软”,《华夏时报》对其他企业却是相当强硬。
2007年12月10日,《华夏时报》发表了一篇题为《传惠而浦并购帅康》的报道,被帅康集团认为严重侵犯品牌形象而告上法庭,要求赔偿经济损失和个人名誉损失共计400万元,并在各大网站、报纸上公开道歉,后双方和解。
2015年1月9日,《华夏时报》所办华夏网,刊发了《退休机务副总落马南航三大重要部门全部沦陷》,被警告并罚款2万的行政处罚。
2016年5月23日,《华夏时报》还刊发报道《负债4万亿 铁总亏损扩大》,报道称中国承建的委内瑞拉铁路目前处于烂尾中,得罪了铁老大,被通报处罚。
2016年,《华夏时报》刊载报道《科大讯飞上市8年依靠政府供血再融资43亿仍缺血》,被科大讯飞怒斥,“不要曲解我们的财报!”
但是,闹得最大的,还是2019年《华夏时报》对正邦科技以新闻之名的敲诈勒索。
6月24日,《华夏时报》刊发了文章《正邦科技屡遭环保罚单 环保部督查组曾点名批评其旗下子公司》。
7月8日,正邦科技披露了与《华夏时报》江西办事处主任刘欢一,交涉2小时44分钟的录音实据。
录音证实,《华夏时报》炮制“新闻”,存在瑕疵失误,但是,撤稿前提是正邦科技需要和华夏时报社建立 “战略合作关系”,并支付“合作费用”。
刘欢一主任说,
最少得30万元,这个是保底的。
这个事情你给你们老板汇报下,不会扩散的,看明年可不可以做下其他报道。
只要签了合作合同,钱都可以晚一点(支付),哪怕在年底给了都没问题,只要你这个合同过来了,稿子马上就可以撤。以后有什么事情,就给我打电话。
你们要是到华夏时报北京总社(谈合作),得一两百万才能行。
活生生将报社编采室,变成了商务洽谈中心。
因为报社记者和员工借新闻采访工作从事经营活动,2020年1月15日,华夏时报社被国家新闻出版署警告,并处3万元罚款。
你在凝视深渊,深渊也在凝视你。
浮沉新闻业近三十年,吕平波看到了太多黑暗,最后,自己却变成了其中的一抹黑色。
坐拥数千万身家,却依旧不知足,张着血盆大口。
或许,早在《中华工商时报》坐冷板凳的那些年,水皮早就已经不相信,真正的新闻了。
一个没有信念的新闻总编,带着一帮持有相同理念的从业者,还能走到哪里去呢。
参考来源:
100万:《华夏时报》逆势增长的奇迹
http://jingji.cntv.cn/20100316/103667.shtml
震惊!2小时44分钟的录音记录 华夏时报敲诈勒索正邦科技实据
http://www.xumurc.com/main/ShowNews_65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