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应台致母亲:我生命中最特殊的女朋友

2022年09月29日04:02:23 热门 1935

关注 中国诗歌网,让诗歌点亮生活!

(文末赠书福利)

很多年以来,当被问到“你的人生有没有一件后悔的事”,我多半自以为豪情万丈地回说:“没有。决定就是承担,不言悔。”但是现在,如果你问我是否后悔过什么,有的,美君,我有两件事。

龙应台致母亲:我生命中最特殊的女朋友 - 天天要闻

龙应台的母亲应美君

龙应台致母亲:我生命中最特殊的女朋友 - 天天要闻

黄昏玉兰

第一件事发生的时候,你在场。

阳台上的玉兰初绽,细细的香气随风游进屋里。他坐在沙发上。

他爱开车带着你四处游山玩水,可是不断地出车祸。这一回为了闪躲,紧急刹车让坐在一旁的你撞断了手臂。于是就有了这一幕:我们三人坐在那个黄昏的客厅里,你的手臂包扎着白色纱布,凄惨地吊在胸前。你是人证,我是法官,面前坐着这个低着头的八十岁小男孩,我伸手,说:“钥匙给我。”他顺从地把钥匙放在我手心,然后,把准备好的行车执照放在茶几上。完全没有抵抗。

我是个多么明白事理又有决断的女儿啊。他哪天撞死了人怎么办。交出钥匙,以后想出去玩就叫出租车,儿女出钱。

后来才知道,我是个多么自以为是、粗暴无知的下一代。你和他这一代人,一生由两个经验铸成:战争的创伤和贫困的折磨。那幸存的,即使在平安静好的岁月里,多半还带着不安全感和心灵深处幽微的伤口,对生活小心翼翼。一篮水果总是先吃烂的,吃到连好的也变成烂的;冰箱里永远存着舍不得丢弃的剩菜。我若是用心去设想一下你那一代人的情境,就应该知道,给他再多的钱,他也不可能愿意让出租车带着你们去四处游逛。他会斩钉截铁地说,浪费。

从玉兰花绽放的那一个黄昏开始,他基本上就不再出门。从钥匙被没收的那一个决断的下午开始,他就直线下坠,疾速衰老,奔向死亡。

上一代不会倾吐,下一代无心体会,生命,就像黄昏最后的余光,瞬间没入黑暗。

龙应台致母亲:我生命中最特殊的女朋友 - 天天要闻

龙应台与母亲

龙应台致母亲:我生命中最特殊的女朋友 - 天天要闻

只是母亲

第二件后悔的事,和你有关。

我真的可以看见好多个你。

我看见一个扎着两条粗辫子的女孩,跟着大人到山上去收租,一路上蹦蹦跳跳,时不时停下来采田边野花,又滔滔不绝地跟大人说话,清脆的童音和满山嘹亮的鸟鸣交错。

我看见一个穿阴丹士林旗袍的姑娘,在绸缎铺里手脚利落地剪布卖布,仪态大方地把客人送走,然后叉腰跟几个蛮横耍赖的士兵当街大声理论,寸步不让。

我看见一个神情焦虑的妇人手里紧紧抱着婴儿,在人潮汹涌的码头上盯着每一个下船的男人,寻找她失散的丈夫;天黑时,她蹲在一条水沟边,拎起铁锤钉钉子,搭建一个为孩子遮雨的棚屋。

我看见一个在寒冬的清晨蹑手蹑脚进厨房做四盒热便当的女人。我看见一个姿态委屈、语调谦卑,为了孩子的学费向邻居朋友开口借钱的女人。我看见一个赤脚坐在水泥地上编织渔网的女人,一个穿长筒雨靴涉进溪水割草喂猪的女人。我看见一个对丈夫坚定宣布“我的女儿一样要上大学”的女人。我看见一个身若飘絮、发如白芒的女人,在丈夫的告别式上不胜负荷地把头垂下……

我清清楚楚看见现在的你。

你坐在轮椅中,外籍看护正在一口一口喂你流质的食物。我坐在你面前,握着你满布黑斑的瘦弱的手,我的体温一定透过这一握传进你的心里,但同时我知道你不认得我。

我后悔,为什么在你认得我的那么长的岁月里,没有知觉到:我可以,我应该,把你当一个女朋友看待?

女朋友们彼此之间做些什么?

我们常常约会——去看一场特别的电影,去听一次远方的乐团演奏,去欣赏一个难得看到的展览,去吃饭,去散步,去喝咖啡,去医院看一个共同的老友。我曾经和两个同龄女友清晨五点摸黑到寒冷的擎天岗去看日出怎样点亮满山芒草。我曾经和几个年轻的女友在台东海边看满天星斗到凌晨三点。我曾经和四个不同世代的女友在沙漠里看柠檬黄的月亮从天边华丽升起。我曾经和一个长我二十岁的女友在德国莱茵河畔骑脚踏车,在纽约哈得孙河畔看大河结冰。

我有写信的女友,她写的信其实是一首一首美丽的诗,因为她是诗人。我有打电话的女友,因为她不会用任何电子设备沟通。她来电话时只是想说一件事:我很“闷”;她说的“闷”,叫作“寂寞”,只是才气纵横的她太骄傲,绝不说自己寂寞。有一个女友,从不跟我看电影听音乐会,但是一个月约吃一次午饭。她是我的生活家教,每次吃饭,就直截了当问我有没有问题需要指点。令人惊奇的是,她每次的指点,确实都启发了我。她外表冷酷如金属,内心又温润如白玉。

而你,美君,从来就不在我的“女朋友”名单里。

你啊,只是我的母亲而已。

龙应台致母亲:我生命中最特殊的女朋友 - 天天要闻龙应台致母亲:我生命中最特殊的女朋友 - 天天要闻

未读不回

停下脚步,人们不断地从我身边流过,我心里想的是你:当你还健步如飞的时候,为什么我不曾动念带你跟我单独旅行?为什么我没有紧紧牵着你的手去看世界,因而完全错过了亲密注视你从初老走向深邃穹苍的最后一里路?

为什么我把自己从“母亲”那个格子里解放了出来,却没有解放你?为什么我愿意给我的女朋友们那么多真切的关心,和她们挥霍星月游荡的时间,却总是看不见我身后一直站着一个女人,她的头发渐渐白,身体渐渐弱,脚步渐渐迟,一句抱怨也没有地看着我匆忙的背影?

为什么我就是没想到要把你这个女人看作一个也渴望看电影、喝咖啡、清晨爬山看芒草、需要有人打电话说“闷”的女朋友?

我抽出一张湿纸巾,轻轻擦你的嘴角眼角。你忽然抬头看我——是看我吗?你的眼睛里好深的虚无,像一间屋子,门半开,香烟缭绕,茶水犹温,但是人已杳然。我低头吻你的额头,说:“你知道吗?我爱你……”

那是多么迟到的、空洞的、无意义的誓言啊。

所以我决定给你写信,把你当作一个长我二十六岁的女朋友——尽管收信人,未读,不回。

本文选自龙应台阔别十年的新作《天长地久》

作为女儿,龙应台对母亲一片孝心

龙应台身为母亲时又如何度过母亲节?

龙应台致母亲:我生命中最特殊的女朋友 - 天天要闻

母 亲 节

收到安德烈电邮,有点意外。这家伙,不是天打雷劈的大事——譬如急需钱,是不会给他母亲发电邮的。不知怎么回事,有这么一大批十几二十岁左右的人类,在他们广阔的、全球覆盖的交友网络里——这包括电邮、MSN、Facebook、Bebo、Twitter、聊天室、手机简讯等等,“母亲”是被他们归入spam(垃圾)或“资源回收筒”那个类别里去的。

简直毫无道理,但是你一点办法都没有。高科技使你能够“看见”他,譬如三更半夜时,如果你也在通宵工作,突然“叮”一声,你知道他上网了。也就是说,天涯海角,像一个雷达荧幕,他现身在一个定点上。或者说,夜航海上,茫茫中突然浮现一粒渔火,分明无比。虽然也可能是万里之遥,但是那个定点让你放心——亲爱的孩子,他在那里。

可是高科技也给了他一个逃生门——手指按几个键,他可以把你“隔离”掉,让那个“叮”一声,再也不出现,那个小小的点,从你的“爱心”雷达网上彻底消失。

龙应台致母亲:我生命中最特殊的女朋友 - 天天要闻

朋友说,送你一个电脑相机,你就可以在电脑上看见儿子了。我说,你开玩笑吧?哪个儿子愿意在自己电脑上装一个“监视器”,让母亲可以千里追踪啊?这种东西是给情人,不是给母子的。

我问安德烈,你为什么都不跟我写电邮?

他说:妈,因为我很忙。

我说:你很没良心耶。你小时候我花多少时间跟你混啊?

他说:理智一点。

我说:为什么不能跟我多点沟通呢?

他说:因为你每次都写一样的电邮,讲一样的话。

我说:才没有。

他说:有,你每次都问一样的问题,讲一样的话,重复又重复。

我说:怎么可能,你乱讲!我这么聪明的人,怎么可能?

龙应台致母亲:我生命中最特殊的女朋友 - 天天要闻

打开安德烈的电邮,他没有一句话,只是传来一个网址,一则影像——“我很无聊网”,已经有四千个点击,主题是“与母亲的典型对话”。作者用漫画手法,配上语音,速描出一段自己跟妈妈的对话:

我去探望我妈。一起在厨房里混时间,她说:“我烧了鱼。你爱吃鱼吧?”

我说:“妈,我不爱吃鱼。”

她说:“你不爱吃鱼?”

我说:“妈,我不爱吃鱼。”

她说:“是鲔鱼呀。”

我说:“谢谢啦。我不爱吃鱼。”

她说:“我加了芹菜。”

我说:“我不爱吃鱼。”

她说:“可是吃鱼很健康。”

我说:“我知道,可是我不爱吃鱼。”

她说:“健康的人通常吃很多鱼。”

我说:“我知道,可是我不吃鱼。”

她说:“长寿的人吃鱼比吃鸡肉还多。”

我说:“是的,妈妈,可是我不爱吃鱼。”

她说:“我也不是在说,你应该每天吃鱼鱼鱼,因为鱼吃太多了也不好,很多鱼可能含汞。”

我说:“是的,妈妈,可是我不去烦恼这问题,因为我反正不吃鱼。”

她说:“很多文明国家的人,都是以鱼为主食的。”

我说:“我知道,可是我不吃鱼。”

她说:“那你有没有去检查过身体里的含汞量?”

我说:“没有,妈妈,因为我不吃鱼。”

她说:“可是汞不只是在鱼里头。”

我说:“我知道,可是反正我不吃鱼。”

她说:“真的不吃鱼?”

我说:“真的不吃。”

她说:“连鲔鱼也不吃?”

我说:“对,鲔鱼也不吃。”

她说:“那你有没有试过加了芹菜的鲔鱼?”

我说:“没有。”

她说:“没试过,你怎么知道会不喜欢呢?”

我说:“妈,我真的不喜欢吃鱼。”

她说:“你就试试看嘛。”

所以……我就吃了,尝了一点点。之后,她说:“怎么样,好吃吗?”

我说:“不喜欢,妈,我真的不爱吃鱼。”

她说:“那下次试试鲑鱼。你现在不多吃也好,我们反正要去餐厅。”

我说:“好,可以走了。”

她说:“你不多穿点衣服?”

我说:“外面不冷。”

她说:“你加件外套吧。”

我说:“外面不冷。”

她说:“考虑一下吧。我要加件外套呢。”

我说:“你加吧。外面真的不冷。”

她说:“我帮你拿一件?”

我说:“我刚刚出去过,妈妈,外面真的一点也不冷。”

她说:“唉,好吧。等一下就会变冷,你这么坚持,等着瞧吧,待会儿会冻死。”

我们就出发了。到了餐厅,发现客满,要排很长的队。这时,妈妈就说:“我们还是去那家海鲜馆子吧。”

这个电邮,是安德烈给我的母亲节礼物吧?

龙应台致母亲:我生命中最特殊的女朋友 - 天天要闻龙应台致母亲:我生命中最特殊的女朋友 - 天天要闻

龙应台:中国台湾乡下的自来水厂里出生,渔村农村长大。留学美国九年,旅居欧洲十三年,任教于香港九年。两度进入政府,担任公职。是一支独立的笔——可以烧灼如野火,狂放如江海,也可以温润如目送。二○一四年十二月一日辞官,回到“文人安静的书桌”。二○一五年九月担任香港大学“孔梁巧玲杰出人文学者”至今。二○一七年八月移居屏东潮州镇,照顾母亲,开始乡居写作。

龙应台致母亲:我生命中最特殊的女朋友 - 天天要闻

《天长地久》

龙应台 湖南文艺出版社

美君来自浙江。她二十岁爱上的男子,来自湖南。他们走过的路,是万里江山,满目烟尘;怀着“温情与敬意”,我感恩他们的江山、他们的烟尘,给了我天大地大、气象万千的一座教室,上生命的课。人生里有些事,就是不能蹉跎……禁语行禅时龙应台瞬间决定:放下一切,回乡陪伴失智的母亲,开始写信……

转 发 赠 书

转发本文到朋友圈,配上几句对本文的感悟

或者你想对妈妈说的话 ✍️

截图后,发给中国诗歌网微信后台

我们将于下周二中午,抽取5位幸运读者

寄送龙应台新作《天长地久》

龙应台致母亲:我生命中最特殊的女朋友 - 天天要闻

12 首感人的诗献给妈妈 | 母亲节快乐!

一 键 关 注

中国诗歌网

人生里有些事,就是不能蹉跎……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买到这本书

热门分类资讯推荐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 - 天天要闻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虽然说《爱情公寓》这部剧在剧情上充满了争议,但是一定程度上,这部剧也是很多人的回忆,是伴随了一代人的青春回忆,而且剧中的很多角色都成为了经典,他们的口头禅也一直被拿来玩儿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没红,被陈赫拉进爱情公寓爆红,如今怎样了 - 天天要闻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没红,被陈赫拉进爱情公寓爆红,如今怎样了

谈到《爱情公寓》这部火爆一时的欢乐喜剧,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爱情公寓》中那个把曾小贤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现实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剧中的形象也判若两人。1981年出生在辽宁沈阳的榕榕,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后来成为了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