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氮化镓领域发生的一个事件值得大家关注——台达、中美晶、罗姆和力智等企业“抱团”,联手布局氮化镓。
在这个“联盟中”,他们各自的角色是什么?有哪些技术特点?今天,“行家说三代半”给大家展开讲讲。
台达子公司
融资超1亿元
9月14日,台达官网宣布,其子公司碇基半导体(Ancora)已完成新一轮4.56亿新台币(约1.02亿元人民币)的融资,投资方包括中晶美(SAS)、罗姆(Rohm)、台达电子和力智电子(uPI),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GaN的研发工作。
碇基半导体创始于2022年7月,由台达电子斥资3.2亿元新台币(约7200万人民币)成立。该公司专注于提供GaN解决方案。其产品线包括 GaN 分立器件、系统级封装和片上系统,且均已通过应用于母公司电源系统的严格检验。
对于此次融资,碇基半导体总经理邢泰刚博士表示,与中晶美、罗姆和力智等业界先进成为战略合作伙伴,有助于他们在衬底材料、IC 设计、应用和系统解决方案领域建立一个生态系统,加速打造出具有更高竞争力的GaN 技术应用。
而中晶美表示,希望借此与碇基策略联盟,发挥上下游材料供应互补的综效,扩大氮化镓领域布局。
那么具体来说,这些企业各自的角色是什么?他们在氮化镓领域有哪些技术和布局?
台达电子角色:
在电源中采用氮化镓
据说,台达电子是全球第一大“电源供应器厂商”,全球每2台服务器和每3台PC电脑就有一台使用台达电源。
根据公告,2022年前8个月,台达电的累计营收为2418.58亿新台币(约541亿人民币),较去年同期成长19%。三大业务范畴来看,电源及零组件约占60%,基础设施约占27%,自动化约占13%。台达电将营运重心瞄准电动车、储能两大趋势,全球前20大车厂已有14~15家是台达电客户;储能方面,在台湾市场市占率更高达6成。
可以说,对于氮化镓器件企业来说,台达电是体量非常大的电源客户,而且台达电很早就采用了氮化镓技术,尤其是在数据中心、服务器等新型领域。在成立碇基半导体前,跟台达电合作的氮化镓企业包括:德州仪器、Transphorm、英飞凌和罗姆等。
此外,在2017年底,台达电与BMW i Ventures共同对GaN Systems发起策略投资,借此扩大其氮化镓领域的布局。
罗姆角色:
GaN器件设计及制造
在氮化镓领域,罗姆在2018年就宣布跟GaN Systems达成合作;2021年,罗姆开发150V GaN HEMT,将额定栅源电压从典型的6V提高到了8V,既改善设计裕量,又提高可靠性。
今年,罗姆才开始发力氮化镓。3月,罗姆宣布确立了150V耐压GaN HEMT的量产体系;4月,罗姆宣布跟台达共同开发600V耐压GaN功率器件。
对于跟台达的合作,罗姆表示,他们将大量生产有助于配置更高效电源系统的 GaN 功率器件,并在早期开发集成模拟 IC的 GaN IPM,进一步扩大的产品阵容。
中美晶角色
提供硅衬底+外延
中美晶是目前中国台湾最大的硅晶圆材料供应商,拥有完整的晶圆生产线及半导体、太阳能及蓝宝石三大产品线。
中美晶旗下的环球晶是全球第三大硅晶圆供应商,根据Statista统计,2019年前3大硅晶圆供应商分别是日本信越市占率33%,日本胜高(SUMCO)市占约25%,环球晶市占17%。
除了硅衬底外,环球晶还提供氮化镓外延片,2020年的产能大约为600片/月,当时他们表示未来产能会追加到4000片/月。
此外,中美晶还投资了2家氮化镓企业。2021年11月,中美晶宣布斥资1500万美元(约1亿人民币)参与Transphorm私募,取得5.84%股权。2020年8月,中美晶宣布斥资34.965亿新台币(约8.28亿人民币)参与台湾砷化镓/氮化镓射频器件代工厂宏捷科私募案,持有宏捷科22.53%股权。
力智电子角色:
提供氮化镓驱动
力智电子成立于2005 年,是电脑企业华硕投资的子公司,是中国台湾少数可同时提供氮化镓驱动和分立功率器件的设计公司。今年3月,力智电子已经实现上市,2020年营收41.99亿新台币,税后净利4.38亿元。
根据官网信息,力智电子uPI 系列高速 GaN 驱动器产品包含3种不同的器件,专为需要5V栅极驱动的 GaN 场效应晶体管 (FET) 而设计。
大家怎么看待这个氮化镓”联盟“?欢迎在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