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2个全国防灾减灾日,每到这个时候,如何防灾减灾,尤其是地震中如何逃生都会格外被关注,也有很多科普介绍。
灾后,家园重建是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保险会在重建发挥作用。今天我们主要以地震为例,分享相关保险知识,但希望永远都没用处。
人身险,地震可获赔付
一般来说,国内绝大多数人身险公司都将地震纳入了承保范围。
寿险(定期寿险、终身寿险、两全寿险等)、个人意外伤害保险、个人意外医疗保险、旅游意外险、医疗险、重疾险等的保险责任中一般均包含地震责任。
购买这些保险的客户在地震中身故或伤残将获得相关赔偿,受伤以及接受住院治疗也将按照合同约定获得保险金给付。
但是不同的险种的理赔条件不同,寿险、意外险:地震导致的不幸身故(意外险还有全残)都能获得理赔;医疗险可报销医疗费,一般地震后,一些保险公司还会取消医院限制;重疾险需要达到合同约定的重疾程度等。
具体的保障范围、赔偿数额则根据不同产品的合同约定而定。
财产险,地震多为免责
由于地震带来的后果和损失巨大,商业保险公司一般不具备如此大的赔付能力,因而多数财产险将地震列为免除责任。地震险多以附加险的形式出现,投保人可以在购买家财险主险后,自行勾选是否购买地震附加险。不过投保时也会有地区限制。
巨灾保险,支持恢复重建
发生灾害后,对于恢复重建支持比较大的就是保险资金。灾害一旦发生,保险公司随即按照协议流程迅速赔付。对受灾群众既是救助,也是安抚。
不只是地震,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还有台风、泥石流等,给人们的人身、财产造成威胁与损失。
对于这些灾害,人身险理赔的条件大都相似,财产险区别较大。以家财险、车险为例,地震、海啸一般免责,台风、暴雨等是保障范围的。
此外,巨灾保险也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巨灾保险当前有三种购买方式:
一是由政府统一购买政策性保险的基础上,个人可根据自身需要投保巨灾商业保险,提高抵御巨灾风险的能力。发生灾害后,理赔金会赔给个人;
另一种是由政府统一购买,灾害发生后保险金赔付给当地民政局,然后由民政局结合救灾资金,再层层传递到乡镇。乡镇先将每户赔款公示,并根据修复进度分批将赔款打给个体家庭。
第三种便是消费者(个人、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通过保险公司销售网点和网站等进行投保。需要提醒的是,一套住房只能同时投保一次。
以在售的一款城乡居民住宅地震巨灾保险为例,保障期限可选1年、3年、5年、10年,理赔条件如下:
另外,在巨灾保障方面,农险也可以发挥作用。
保险只能是风险的补偿,更多的是学会提前预防灾害,目前已有保险科技运用到防灾减灾中。
内容来源:保险78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