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宁波容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容百科技,证券代码:688005)发布最新公告,再度将其与比克动力(深圳市比克动力电池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郑州比克电池有限公司)之间牵扯不清的应收账款问题展示于世人面前。而更令其无语的是,另有两家公司雪上加霜,令容百科技逾期应收账款进一步提增,终于招致监管部门“过问”。
深陷比克动力“泥沼”
作为一家从事锂电池正极材料专业化研发与经营的跨国型集团公司,容百科技旗下产品包括NCM523、NCM622、NCM811、NCA等系列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前驱体,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储能设备及电子产品等领域。
(图片来源于摄图网)
据容百科技6月15日公告,去年11月公司与比克动力签署应收款项付款协议,约定至本公告日,对方分八期向公司还款总计2.09亿元,但公司累计只收到其电汇76.13万元、银行承兑汇票1113.21万元、融信凭证350万元,并通过等额货款互抵减少应收账款5600万元。看来,容百科技又被比克动力“耍了”。
此前,还款协议约定至2019年12月15日,比克动力应向容百科技支付一期及二期还款额7020.75万元,实则仅1150万元;约定至2020年2月15日,比克动力应向公司支付第四期还款额累计1.4亿元,实际仅有银行承兑汇票815万元、融信凭证350万元。可见,容百科技遇到“爽约老手”。而自从摊上这个“冤家”,公司业绩自上市以来急转直下,与上市前形成鲜明对比。
遥想2019年7月登陆科创板前,容百科技是名“优等生”。据其招股书披露,2016年至2018年分别营收8.85亿元、18.79亿元、30.41亿元;归母净利润687.70万元、3112.78万元、2.13亿元。但上市后,好景不再,公司的坏账比例越调越高,始作俑者正是比克动力。具体来看,截至2019年11月15日,容百科技对比克动力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余额达21324.19万元,公司拟按35%比例计提坏账准备,减少当年净利润4826.60万元。至2020年1月15日,公司对比克动力应收账款20063.61万元、银行承兑汇票610万元、融信凭证350万元,按40%比例计提坏账准备,减少2019年净利润5744.06万元。
4月29日,容百科技2019年年报出炉,在营收41.89亿元,同比增加37.76%的情况下,归母净利润8741.7万元,同比大跌58.94%。对于上市首年交出如此不堪的成绩单,容百科技称,主要原因就是对比克动力的应收账款计提较大金额坏账准备。
从6月15日的公告看,容百科技因比克动力而起的“噩梦”仍在持续,不仅实际还款额与协议约定的2.09亿元相去甚远,且350万元融信凭证分别于4月30日、5月26日付款期限届满,出具方到期却未付款,公司只得将对应金额转为对比克动力应收账款,且2019年年报将对比克动力应收账款及350万元融信凭证按80%比例计提坏账准备1.16亿元。
其实,为脱离比克动力“泥沼”,容百科技动了脑筋,却也为此被监管“卯牢”。2月17日,因披露将子公司容百贸易对比克动力应付采购款5600万元,与公司对比克动力等额应收账款相互抵销,上交所火速发函,要求公司说明采购5600万元产品的协议内容、比克动力未自行销售该批产品形成现金流后归还公司欠款的原因。直到5月12日,上交所疑窦不减,追问公司该批产品售价与市场价格差异、对其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金额及合理性。
除了“以物抵债”的不得已之策,为保障回款,容百科技还拿起了法律武器。2019年11月20日,其全资子公司湖北容百分别向深圳市比克动力电池有限公司及郑州比克动力有限公司提起诉讼,事由为两被告分别拖欠剩余货款1455万元、1.82亿元。目前,两案均处于一审程序中,容百科技也已向法院提起1.94亿元的诉讼保全并获裁定支持。不过,因公司可能并非第一顺位保全人,存在财产保全价值无法覆盖诉讼金额的风险。
两家公司“雪上加霜”
虽然又被比克动力“摆了一道”,但从当下看,似乎容百科技对其还保有希望。
“目前比克动力未出现停产歇业、资不抵债、破产清算等重大不利情况,重点发展回款相对较好的电动自行车、平衡车、电动工具、储能等业务,并已获得一定规模订单,正积极筹措资金保障交付。”5月20日,容百科技回复上交所年报问询函时称,公司在严控应收账款风险敞口的前提下,保持与比克动力业务合作,预期后续存在陆续收回部分货款的可能性。
话虽如此,但需注意的是,这边尚未脱离比克动力“苦海”,那边两位新入局者已添乱。据容百科技2019年年报披露,去年新增对宁波奉化德朗能动力电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波德朗能”)应收账款5293.10万元、对江西远东电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远东电池”)应收账款3391.50万元。公司为此共单项计提1.69亿元坏账准备,较期初增长1.68亿元。此事令上交所“动容”,要求公司说明上述应收账款是否存在逾期、有无法全额收回的风险。
事实上,截至2019年末,容百科技对两个新搅局者的应收账款由1年以内与1至2年账龄构成,且采取“月结60天”信用期政策,均已出现逾期的情况。为保障回款,公司耗费不小精力,可惜结果未如人意。
公开资料显示,宁波德朗能系上海德朗能动力电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德朗能”)全资子公司。2018年、2019年,上海德朗能扣非净利润分别亏损1.2亿元、7595万元。这种情况下,宁波德朗能又会“好到哪里”?
回溯2019年7月,容百科技子公司容百贸易与宁波德朗能签订《质押合同》,后者以其持有5208.18万元锂离子电池存货对公司债权提供质押担保,9月却将上述部分质押锂电池出售给母公司上海德朗能,再被转售予浙江伊卡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江伊卡”)。经容百贸易与该三方主体签署四方协议约定,由浙江伊卡直接支付货款。但对方爽约,容百贸易诉诸法庭,要求上诉三方支付拖欠货款1696.50万元及逾期付款违约金,该案尚在审理过程中。考虑到宁波德朗能经营现况、对公司所质押锂电池及销售情况、通过诉讼追回货款的可能性、剩余质押电池可变现价值等因素,容百科技认为这笔应收账款有无法全部收回的风险,最终按50%比例单项计提坏账准备。
至于远东电池,湖北容百于2020年1月因回款事由向其提起诉讼。4月21日,双方达成调解协议,远东电池应归还湖北容百3356.52万元,4月30日前支付500万元,剩余5月起每月支付300万元至付清。考虑到远东电池系智慧能源(证券代码:600869.SH)全资子公司,后者2019年归母净利润4490万元,同比69.71%,作为子公司的远东电池也未独善其身,去年净利润亏损3.41亿元,再结合调解协议后续履行的不确定性,容百科技认为远东电池应收账款亦有无法全部收回的风险,最终按30%比例单项计提坏账准备。
如此看来,容百科技目前的窘境还将持续。正如公司坦言,其产品用户主要是国内外较大规模的动力电池制造厂商,交易金额较大,受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付款周期较长影响,普遍存在超过信用期付款情况,致使期末应收账款余额较高。若发生无法全部或部分收回,会对公司业绩造成较大不利影响。此外,今年1月以来,受疫情影响,公司下游客户经营及偿付能力不确定性加大。虽已对客户应收账款分情况按账龄或单项计提坏账准备,但未来若客户经营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公司相应增加计提坏账准备金额,将对当期经营业绩产生较大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