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容沃野出贡品 芥菜处处尽朝晖

2022年09月15日02:52:28 热门 1457

华容沃野出贡品 芥菜处处尽朝晖 - 天天要闻

华容芥菜者,乾隆御膳贡品也。

据《龙行天空•乾隆与江南》传,帝与日清自武陵华容道鄂州至华容县歇驾岭,偶见农妇提罐过。帝询之,岭庄梅嫂为夫送午食。帝试察民食,妇揭罐,阵香扑;品之,味美,胜珍肴也。帝问:“何食?”妇曰:“水萦梅梗菜,农家小食也。”帝归廷闻太后小疾厌食,谕湘布政使,传华容水萦梅梗菜,食之疾愈,遂为御膳之贡品。

《华容县志》记载,该县从魏晋时期种植芥菜,至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华容滨江临湖,史上水灾多发,百姓农作物常遭灾欠收。勤劳的华容人民发现芥菜可鲜食、可腌制储存,是很好的度灾度荒蔬菜,于是芥菜在该县沃土上生生不息。

华容是“中国芥菜之乡”。近年来,该县坚持优势优先,依托“华容芥菜”国家地理标志品牌,按照“政府主导、市场主推和企业(合作社、大户)主体”的原则,着力把“华容芥菜”作为富民强县的农业特色产业来打造,成效显著。2020年,全县芥菜种植面积达到24万亩,芥菜加工企业42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3家,市级龙头企业12家,芥菜产业从业人员超过13万人,芥菜系列产品远销东南亚和欧美部分国家,综合产值达到80亿元,有效实现了生产、加工、销售的融合发展,芥菜也越来越成为该县发家致富奔小康的惠民产业。

华容沃野出贡品 芥菜处处尽朝晖 - 天天要闻

绿色食品也能创造幸福生活

金秋时节,艳阳高照,秋风送爽,金浪翻滚,稻香四溢,沁人心脾。可置身该县三封寺镇泰和村,则是一番不同的景象。这里沃野千畴绿意盎然,田间地头皆是长着肥硕的蒲扇般大小叶片的“贡品巨无霸”——芥菜。

在湖南宏绿芥菜特色产业园首创的“一季水稻两季芥菜”模式种植基地,不时有职业农民在水雾帘下检查洒水装置,严格控制本地芥菜的种植温度和湿度。“如今,我家12亩地每亩流转费500元,再加上每年工资3万多元,我的年收入翻了一番,妻子总算可以在家安心带孙子了!”每天都要检查洒水装置的村民周友义黝黑的脸上洋溢着满满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凭借多年种芥菜的经验,他3年前当上了该园的管理员,不仅精心呵护着800余亩芥菜地,农忙时还要为300多村民员工派工计酬。周友义告诉记者, 3年来,他的薪酬记账本已经记了厚厚的3本,账本里的数字全是产业园发展壮大和村民们幸福生活的真实写照。

“八月播种引进的漳州芥菜,九月播种本地芥菜,十月漳州芥菜收割时,本地芥菜也完成了育苗工作。”尝到甜头的该园负责人介绍说,漳州芥菜生产周期短、耐高温,与华容本地芥菜秋播冬生春收、生长期在低温寒冬正好实现无缝对连,有力提升了产业园的生产效益。目前,该园流转土地830亩,全力推广“一稻两芥”生产模式,已实现年亩产水稻600公斤、芥菜10000公斤,亩均产值近8000元,纯利远超3000元。

芥菜作为华容特产,盛产于长江与洞庭湖交汇的淤积平原。这里土壤肥沃、耕作性好、原生态无污染,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温差大,再加上芥菜在低温寒冬时节生长无需农药的特点,因此芥菜才得以成为该县最适宜种植和发展的绿色食品。目前,该县芥菜种植面积中,有18万亩通过了无公害产地认证,6万亩通过了绿色食品认证

芥菜质地脆嫩,略带辛味,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和硒、钙等微量元素。腌制后色泽淡黄,微酸爽口,生津开胃。采用与中国农科院共同研发的乳酸菌发酵技术,激发芥菜自身丰富的活性乳酸菌,每毫克芥菜乳酸菌达到六亿个以上。该县独创的二次发酵工艺有效保证芥菜营养,严谨的三次腌制方法更是延长了芥菜系列产品保质期,最后经过严格的三大检测体系确保芥菜系列产品的质量安全。如今,该县超过13万人从事芥菜产业,这个绿色食品产业已为该县老百姓创造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生活。

华容沃野出贡品 芥菜处处尽朝晖 - 天天要闻

田间地头也能“结”出累累硕果

随着芥菜产业的发展,种植芥菜的大户越来越多,种植的面积更是越来越大,那么如何保障芥菜的种植收益?如何研发生产更多更好的芥菜系列产品?如何开发更广更大的芥菜系列产品市场?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在该县芥菜工业园找到了答案。

“我们已建立28000余亩、辐射8000余农户的标准化蔬菜种植基地,现已开发出健康调料小菜和健康蔬菜零食两大类系列产品,线上线下销售额已达1.1亿元。”湖南开口爽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单萍自豪地说,依托当地生产、加工、运输、营销等全链条产业化体系,华容芥菜实行“基地+企业+合作社+农户”订单式生产模式。插旗菜业、宏绿食品、湘满天、开口爽等7家省、市龙头企业与各合作社、种植大户均签订了芥菜保底收购协议。这才让大家吃下了全力种好芥菜的“定心丸”,有力保障了该县芥菜产业科学发展的原材料供应。

为促进芥菜产业集群发展,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早在4年前,当地政府就投资10.8亿元,在三封寺镇开始兴建华容芥菜加工产业园。园区总占地面积1000亩,规划设计有生产功能区、物联功能区、科技研发区、污染治理区等多个功能区。截至2020年全县芥菜种植面积达到24万亩,芥菜加工企业42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3家,市级龙头企业12家,芥菜产业从业人员超过13万人,芥菜产品远销东南亚和欧美部分国家,综合产值达到80亿元。

2019年,华容芥菜被全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中心评估19.06亿元的品牌价值,市场影响力指数达74.255%。近年来,芥菜系列产品多次在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中部农博会、港交会、上海进口商品博览会等展会参展,2019年在长沙国际会展中心还成功举办推介会。

目前,“华容芥菜”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6年成功入选“湖南十大农业品牌”。2017年,“华容芥菜”获评国家农业农村部全国区域农产品“百强”公共品牌。华容芥菜深加工产品中,有39个注册商标,其中“插旗”为中国驰名商标,“开口爽”“华容道”等9个为湖南省著名商标。三封寺镇获评“湖南省首批十大农业特色小镇”,插旗镇获评“首批全国示范农业强镇”。2021年,该县芥菜产业入选国家级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和省级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另外,该县不断加大与中国农科院、湖南农大的合作力度,现有多项科研成果获奖或受上级表彰。

小芥菜也能做出富民大产业

为把小芥菜做成富民强县的大产业,该县创新设立县蔬菜产业服务中心的正科级事业单位,专职专责狠抓芥菜产业发展和服务,并以有基地、有园区、有品牌、有龙头企业的“四有”发展思路,“四位一体”全力推进芥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推进芥菜种植区域化。逐步形成芥菜三大优势产业带:即沿湖(洞庭湖)10万亩、沿河(藕池河华容河)面积10万亩、沿江(长江)面积4万亩,共计24万亩的芥菜优势产业带。过去,由于灌排渠道不畅、田间道路不好等原因,给村民机械耕作带来诸多不便。该县积极争取市里做好“高标准农田+产业发展”文章,将项目建设重点向芥菜产业集中,有力推动了全县芥菜产业发展,有效实现芥菜种植面积24万亩、综合产值80亿元。

推进芥菜种子良种化。该县坚持“科技兴菜”战略,把传统生产和现代科技有机融合,每年投入科研经费100万元,专门对“华容芥菜”品种品质开展优化科研攻关活动。目前,在插旗镇建设芥菜良种繁育基地,对华容芥菜品种展开深入地提纯复壮升级工程,为全县提供优良的芥菜种籽,确保芥菜品质和单产稳步提升。

推进芥菜生产、加工标准化。该县制定了《华容芥菜品种繁育技术规程》《华容芥菜栽培技术规术规程》《华容芥菜腌制技术规程》等标准文件,指导、监督农户、合作社、企业按规程生产,实现生产过程全记录、产品质量可追溯,成为湖南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同时,建设芥菜标准化基地。路成网,因地制宜修建和硬化“网格式”路网,每千亩有一条高标准主干道、每百亩有一条水泥机耕路;沟(渠)相通,确保沟渠硬化达100%,抗旱排渍设施齐全;地培肥,通过增施有机肥,使土壤有机质含量达到35‰以上,实现稳产高产;田连片,即集中连片、绿色种植,按每50亩安装一盏频振式太阳能杀虫灯的要求,完善生物和物理防治病虫害设施。

推进芥菜加工集群化。该县投资10.8亿元在三封工业园规划1000亩地,建设集加工、仓储、交易、物流、展览于一体的芥菜产业园。目前已完成10万㎡厂房、4万㎡综合楼的建设,引进总投资2.7亿元的优质芥菜加工企业洞庭明珠和开口爽食品,今年1月已正式投产。投资4亿元的A、C区于2020年10月采取先招商,然后根据工艺流程设计建设的模式优化建设,预计今年9月底完成土建工程。湖南插旗菜业和海霸食品已签约入驻,年底前完成装修。同时投资近3亿元建设插旗、新河、三封3个集中腌制区,解决分散腌制技术和全程监控欠缺问题。“到2025年,全县芥菜产业总产值达到120亿元,力争1家企业上市、1家企业成为国家级龙头企业;进入芥菜产业园的规模企业达到10家。着力把华容芥菜产业园打造成产业集聚度高、辐射带动力强、经济效益好的食品加工标志性园区,把‘华容芥菜’打造成国内著名、国际知名的强农品牌。”该县对华容芥菜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措施多多、信心满满!

岳阳日报全媒体记者:李美军

热门分类资讯推荐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 - 天天要闻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虽然说《爱情公寓》这部剧在剧情上充满了争议,但是一定程度上,这部剧也是很多人的回忆,是伴随了一代人的青春回忆,而且剧中的很多角色都成为了经典,他们的口头禅也一直被拿来玩儿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没红,被陈赫拉进爱情公寓爆红,如今怎样了 - 天天要闻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没红,被陈赫拉进爱情公寓爆红,如今怎样了

谈到《爱情公寓》这部火爆一时的欢乐喜剧,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爱情公寓》中那个把曾小贤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现实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剧中的形象也判若两人。1981年出生在辽宁沈阳的榕榕,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后来成为了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