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关博物馆中
有这样几件珍贵的文物
它们穿越时代的烽烟
带我们走进共和国税收的发展历程
带我们倾听历史述说
追寻红色记忆
文物展示一
皖西北特区苏维埃银行发行的壹元银币券
文物展示二
湘鄂西苏区铜币
文物展示三
新中国首部关税税则
01苏区最早的海关:船舶检查处
1928年,中国工农红军在井冈山建立根据地,成立苏维埃中央政府。苏维埃中央政府认为,在根据地稳定后,为了打破经济封锁,缓解物资供应上的紧张局面,中央财政不能完全依靠打土豪和罚款,应以税收来解决问题。
江西瑞金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旧址
1930年,赣东北工农民主政府在各县建立对外贸易处和船舶检查处,管理苏区与非苏区间的贸易。船舶检查处是船舶监管和征税机构,从一定意义上说,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最早海关。苏区的税率很低,粮食交易不交税。船舶检查处每天的税收大约有3000元。
02关税处在苏区的设立
1931年,各县苏维埃政府为解决财政困难,自行设立关税处。据统计,当时江西11个县境内设立了17个关税处,福建4个县境内设立了7个关税处,归财政部税务总局关税征收科管理。1933年2月,中央苏区决定“设立边境税关”,并审议通过了《关税条例》《关税征收细则》,统一了税制,实现局部地区的关税自主。
苏区第一部《关税征收细则》
各关税处人员数量根据业务情况而定,一般配检查员2-3人,核算、会计、出纳、管理、调查统计、伙夫、挑夫各2人。关税处主任由县苏维埃主席团选定,报苏区政府财政部委任。
关税处设在与国统区交界的地方,一般选择在地势险要、水路船运便利、陆路驿运隘口处,因经常受到国民党军队和地方武装的攻击,关税处配备有武装部队。临近白区的关税处,配一个或两个排的兵力;处于较为安全地区的关税处,配一、二个班的兵力。
所有进出船舶,关税处都要派人上船查验。查验后,检查员填一份验货单,核算员根据验货单核算税款,再由会计开出缴纳税款单交出纳员,在收到税款后,出纳员再把税票交纳税人。
货物纳税后,关税处派人在船上用木板标注一个大字作为已纳税的暗号。大字每天更换,如果不同或没有,红军就会知道商船是偷关并鸣枪警告。
苏区运出货物的税率在3%-5%,最高不超过10%。运进根据地的货物,洋货征收5%-10%的税,化妆品征50%,迷信用品征100%,盐、纸张、电器、药品等生活必需品免税。
03苏区关税处设立的意义
据统计,当时大的关税处一个月收税3万元,小的收3000元,税款直接上交财政部。这笔数目不小的税款,为解决中央财政困难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央苏区关税处仅存在了三年,红军长征后,自行撤销。总的来说,苏区海关机构对进出境事务的管理,带有强烈的军事色彩,这与其工作首先是服从革命战争的需要,其次才是经济方面的要求是分不开的。
04新中国首部关税税则
新中国成立初期,各地海关处于分散状态,没有税则,税率也不统一,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定税则开始提上议事日程。鉴于制定关税税则涉及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意义重大,海关总署提请政务院协调其他经济管理部门,组成关税税则委员会。
1950年1月,政务院批准在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领导下成立关税税则委员会,姚依林为主任委员,丁贵堂为副主任委员,委员则分别来自财政部和重工业部等经济管理部门。关税税则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工作地点在海关总署。
关税税则委员会依据《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关税政策和海关工作的决定》规定的基本原则开展工作,基本原则是:
基本原则
1 | 对国内能大量生产的或将来有发展可能的工业品及半制品的进口采用保护税率; |
2 | 对于一切奢侈品和非必需品,订征更高的税率; |
3 | 对国内很少或不能生产的设备器材、工业原料、粮食种子及肥料等,其税率要低或免征关税; |
4 | 一切必需的科学图书,防治病虫害等物品及若干药品、免征或减征关税; |
5 | 对于凡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没有贸易条约或协定的国家,要规定比一般高的税率; |
6 | 为了发展我国的出口货物的生产,出口只订低税或免税。 |
这次订立的海关关税税则,是以当时传统进出口商品为基础,参照国际联盟税则分类目录和苏联关税税则的商品分类办法制定的。按照商品自然属性、用途和加工程度的不同,分为17大类、89组、939个税号,共1700多个税目。
1950年10月24日,关税税则委员会办公室将税则草案上报政务院。1951年5月4日,政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及其实施条例并于当月16日起实施。这标志着一百多年来,中国拥有了第一部独立自主、有益于国计民生的关税税则。